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三全育人”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3-11-01 11:38郭贵春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郭贵春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改革要求。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对新时代高校开展育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及 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探索,重塑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重构了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凸显了服务“两个大局”的战略需要,顺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目前,高校“三全育人”创新实践不断涌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为系统全面掌握“三全育人”研究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建构我国“三全育人”研究的知识图谱,有助于对“三全育人”研究现状形成整体性认知,为实施相应改革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设置的检索条件为“主题=三全育人或者关键词=三全育人”,检索范围为期刊文章,来源类别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时间范围截至2022年12月,剔除会议通知、工作简介、书评等弱相关性文献,共得到327篇符合研究需要的有效样本。将检索结果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转码,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文献数量增长趋势:现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本研究对 2011—2022年“三全育人”领域的相关期刊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文献数量随时间增长的普赖斯曲线,如图1所示。普赖斯曲线的增长规律表明科学文献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数量不稳定、难以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萌芽期;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高速发展期;数量呈线性增长的成熟期;数量基本平稳、增长率趋近于零的饱和期。检索结果显示,第一篇以“三全育人”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发表于2011年2月15日,截至2016年,曲线基本符合第一阶段的特征,说明在此期间相关理论研究开始起步,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2017—2022年,曲线基本符合第二阶段的特征,文献增长呈现井喷态势,说明近5年来,关于“三全育人”的理论研究发展迅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图1 “三全育人”文献年份分布

(二)文献发表期刊分布:集中在少数高质量期刊

本研究涉及的327篇期刊文献分布于56份期刊。根据布拉福德的科学文献分布定律,核心期刊区数量计算公式为r0=2ln(eE×Y)。其中,r0为核心区期刊数目;E为欧拉系数0.577 2;Y为发文量最大期刊的文章数量。代入样本数据得到“三全育人”主题学术论文的核心区期刊数量r0=8,即发文量前8位的期刊属于核心区期刊,如图2所示。相关数据表明,“三全育人”主题文献的发表情况较为集中,核心区期刊共刊登185篇,占样本文献总数的56.57%。其中,排名靠前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直接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说明目前相关理论研究涉及领域还较为狭窄,排名较为靠前的《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均与职业教育相关,显示出“三全育人”理论研究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大的关注度。

图2 “三全育人”研究领域期刊发文量统计

(三)作者发文量分析:持续研究与合作研究相对缺乏

根据统计结果,本研究的327个样本文献共涉及471位作者。仅考虑第一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0.749√(nmax)。其中,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文数;N为最低要求的发文量。代入样本数据得到 N≈1.06,即发文量为 2 篇及以上的作者视为“三全育人”研究的核心作者,如表1所示。这11位作者发表了 2篇相关论文,其余313位作者仅发表论文1篇,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比6.73%。这表明我国现阶段有关“三全育人”方面的研究还停留于表面,鲜有学者对相关理论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

表1 “三全育人”文献作者发文量

借助CiteSpace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Network:N=287,E=177,(Density=0.004 3),即节点数为287个,连线数为177条,密度为0.004 3,网络密度较低。说明研究者关于“三全育人”研究还仅停留于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缺乏相互合作,核心作者研究领域也多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缺乏多领域跨学科交叉协作与交流。

图3 “三全育人”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四)关键词频数与中心度

关键词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关键词的频数和中心度能够准确反映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借助CiteSpace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生成“三全育人”研究关键词图谱以及关键词频数中心度排序表,分别如图4和表2所示。

表2 关键词频数中心度排序表

图4 “三全育人”研究关键词图谱

由图4和表2可以看出,在数据库文献中“三全育人”为最高频关键词,占据核心地位,总计出现105次,中心度为0.87,进一步验证了此次文献研究与此主题高度契合。通过关键词图谱中连线密度和关键词中心度分析可知,与“三全育人”理论联系紧密的关键词都在相关文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作为“三全育人”实践主要阵地的“高校”出现频数为35,中心度为0.23;作为根本要求的“立德树人” 频数为30,中心度为0.15;“高职院校”的频数为12,中心度为0.08;“三全育人”的执行主体“全员”的频数为4,中心度为0.06;实践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频数为16,中心度为0.05;“全员育人”的频数为5,中心度为0.04。此外还有其他较为高频的关键词如“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时代”“思政课程”“综合改革”“五育并举”等,表明“三全育人”理论研究与多元化的主题都存在交叉联系,并非孤立存在,也说明“三全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领域、全方位统筹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五)研究热点演进

本文借助CiteSpace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如图5所示,清晰反映了我国“三全育人”理论研究的热点演进情况。图5显示2011—2022年年度高频词主要包括:2011年为全员育人、高职院校,2012年为全方位、三全育人,2018年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2019年为职业教育、心理育人、思政课程,2020年为协同育人机制,2022年为大思政等。

图5 “三全育人”高频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

2011年,关于“三全育人”的相关研究较少,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文献着重强调全员育人方式,对于全过程和全方位提及较少,研究相对片面,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适用范围也较为狭窄。从2012年开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项关键词逐渐被提升至相同重要位置,“三全育人”关键词研究呈现出井喷式爆发,研究对象也从高职院校学生扩大涵盖了高等教育领域,并很快与德育等论题产生了紧密联系。2018年以后,相关研究出现了新高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新时代”等关键词高频显现,说明在这段时间,“三全育人”理论开始与更多学科产生联系,并且进入了探索实践阶段,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也被研究者广泛提及,进一步说明其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此,“综合改革”“思政课程”“心理育人”“协同机制”等关键词热度随之持续攀升,反映出教育部文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动对于该领域研究的影响。自此“三全育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彼此相互融合促进,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也为“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指明了方向。

通过 CiteSpace 分析软件的系统运算,对“三全育人”研究领域关键词形成聚类,共凸显出6个聚类,包括“三全育人”“高校”“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全员”“实践路径”。聚类关键词都具有相同属性,聚类有助于反映细分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最终将聚类关键词以时序图形式呈现,如图6所示,时序图有助于观察关键词聚类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从而对“三全育人”的主要研究内容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关键词聚类时序图也进一步印证了上文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所反映的内容。

图6 “三全育人”关键词聚类时序图

(六)关键词突现的趋势:研究重点分布不均,从理论到实践转变

本文借助CiteSpace对数据库文献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突现强度排前十位的关键词列表,如表3所示。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2年,“三全育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在逐步发生变化和更迭。突现时间最早的关键词为“全员育人”,开始于2011年,持续时间为3年,具有最高的突现强度2.30,说明这段时间学术界对于“三全育人”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实践主体,更注重全员参与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突现词转变为“全程”,突现强度为0.95,较“全员育人”的突现强度减弱很多,但持续时间更长,约为2014—2019年。而“全方位”同样作为“三全育人”的内涵概念甚至未进入到突现前十列表中,说明学者对于“三全育人”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全员育人方面的研究较早且较为深入,全程育人方面的研究持续时间最长但不够深入,全方位育人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关键词“研究生”突现于2021—2022年,突现强度为1.38,是近几年关键词中强度最高的,说明“三全育人”已不再局限于高等职业院校范围,覆盖面正逐步扩大,具有向更高层次教育主体转移的趋势。“协同育人”突现时间较近,突现强度0.88,说明“协同育人”有可能成为未来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近三年的突现词逐渐从理论角度转向实践角度,如“协同机制”“路径”“改革”等,突现强度基本在0.80左右,说明在教育部办公厅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公布后,“三全育人”在高校落地的过程不断推进,也出现了关于实践的新的研究重点。

三、结语

本文数据库来源于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1—2022年我国“三全育人”领域的327篇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对发文年份分布、发文期刊、核心作者、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及中心度、研究热点演进、关键词突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最终生成可视化图像,并得出相关结论。

我国“三全育人”领域相关研究起步于2011年。直至2016年,该领域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较为缓慢。自2017年起,文献数量迅速增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该领域研究进展与国家政策精神相关性极高,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多项会议精神都明确了“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对相关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因此,对相关学术文献和政策性文件开展关联性分析研究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向,进一步掌握两者之间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建议,为我国“三全育人”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全新思路。

目前,我国“三全育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核心区期刊数量较少且方向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集中度极高,已经形成核心发文期刊群。核心作者发文量较低,占比不足一成,仅有11位作者再次以“三全育人”为主题发表论文,说明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至今仍停留于表层探索,缺少长期、深入的钻研和挖掘。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新时代、协同育人、大思政、服务体系等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会议精神等因素呈现出强相关性。

借助CiteSpace分析关键词得到的演进时区图发现,“三全育人”研究从最初针对高职院校逐步扩展至研究生教育,应用范围也从职业教育领域延伸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专业区域。“三全育人”研究领域从前期的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探究发展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研究领域更加完善,但采用的研究方法尚不成熟,多数学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定性、归纳、思辨等理论解释,还未上升到定量、科学、深入的实践论证阶段,因此鲜见持续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未来,研究者应当充分利用多元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挖掘“三全育人”的理论内涵,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分析,开拓“三全育人”落地实施新路径,切实有效帮助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效果。

“三全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针对学校层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三全育人”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三全育人”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针对全方位育人的相关研究缺口尤其严重。现阶段,我国正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突破校园舒适圈,培养真正具备技术能力的职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全方位育人的理论研究更应受到重视,研究者需要将视角转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从时间上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五育并举”衔接起来,从空间上与其他学科和校外教育统筹规划,将我国的教育体系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建设教育强国打好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石。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