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3-11-01 11:44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资产实训思政

冯 婵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新时代的工匠要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既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又具备精益求精、执着专注、追求卓越、技能报国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立体育人模式。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育人和育才相融合,专业课程不再仅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通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一、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是实现资产评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该课程使自己的基础理论更扎实,还可以检验理论学习是否实用,从而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方法。该课程旨在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构建真实的企业环境,为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提供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与思政教育往往是相脱离的状态。受课程性质的影响,该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课程内容较为固定,不能很好地穿插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产生脱节。然而,作为现代服务行业,资产评估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价值界定,促进交易各方当事人的合理决策,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觉实现价值塑造。

二、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

资产评估是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手段赋能企业及资产的现时价值,适应于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现实需求的现代化价值计量行为。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主要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估值数据的采集、核验与分析以及运用,旨在让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各项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该课程以往的教学目标设置更着重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较少体现思政目标。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知识目标设置,要在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技能目标设置,要在掌握数据采集、核验与分析以及运用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方案;三是价值目标设置,要在培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方案、中国故事。

三、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1.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价值引领。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式,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作为实践课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行业新技术、新要求进课堂,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新技术手段,通过任务驱动法,借助于实训软件平台的线上作业、线上讨论等功能实现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功能。

2.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实现素质提升。职业院校与评估公司、评估师协会等合作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或者行业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社会调研和实践教学的对象,将企业、行业的真实工作项目搬进课堂,利用企业真实营商环境,融入国家方针政策、行业准则、企业文化、行业大师等思政元素,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3.通过考取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能力塑造。职业院校应鼓励学生考取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1+X智能估值等证书和参加全国大学生资产评估知识竞赛,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塑造。

(二)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在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要以教学模块为单元,从宏观上构建课程思政元素框架,以知识点为切入角度,结合课程内容在微观知识讲述中融入思政内容。

1.构建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思政元素框架。教师要对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整体规划,以模块—项目—思政元素的方式进行梳理,构建课程思政元素框架,见表1。

表1 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思政元素框架

2.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的具体融合。

(1)数据采集模块。

企业综合数据采集。企业基础数据、财务数据是评估结论形成的基础,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引导学生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状况,采集最真实的企业综合数据资料,以发展、辩证眼光看待企业数据,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具备唯物主义辩证思维。

企业环境数据采集。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所在行业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经世济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流动资产数据采集。对待企业的资金运动要从企业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进行通盘考虑,企业资金运动不是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个人行为也要脱离狭隘视角,树立大局意识。

机器设备类资产数据采集。通过回顾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到制造业大国,现在正迈向制造业强国,深入剖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存在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用劳动精神托起中国梦的信念。

房地产数据采集。通过讲述我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应聚焦绿色发展、存量资产盘活、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国家也出台各项住房保障政策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无形资产数据采集。通过讲述中华老字号品牌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品牌文化和中国品牌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数据核验与分析模块。

企业基础数据核验与分析。通过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优秀的企业及企业家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民族担当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企业家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担社会责任。

流动资产数据核验与分析。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的投资损失,引导学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对流动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验,履行评估师职责,自觉维护评估师职业形象。

机器设备资产数据核验与分析。通过讲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房地产数据核验与分析。通过分析不当市场竞争、恶劣压价抬价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法治思维,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无形资产数据核验与分析。通过介绍我国航天领域、通讯领域、量子领域等尖端科学技术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数据应用模块。

企业价值估值应用。通过讲述评估行业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善于钻研、不畏困难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索精神。

估值数据在企业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恒大破产重组的案例,揭示企业债务资本过高,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破产,引导学生树立风险意识。

估值数据在金融中的应用。通过“校园贷”等案例,警示学生盲目消费带来的后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用支付工具,重视个人征信。

估值数据在资产处置和交易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国有资产处置和交易案例,培养学生国家主人翁意识,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评估作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估值数据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资本市场中泡沫经济、债务危机等金融风险,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树立制度信心。

四、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保障机制

(一)以学生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基础数据、流动资产、机器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讲授流动资产、机器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因此应利用寒、暑假期针对任课教师开展技能培训,更新知识体系,同时开展思政教育培训、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发挥团队合作优势,打破专业壁垒,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集中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磨课,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资源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和学生互动,随时掌握学生传递的信息,适时鼓励学生,建立良性的课堂反馈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后通过微信群、问卷星、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实现心理上的满足和价值观的塑造。

(二)建立激励监督机制,保障课程思政的开展

为使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应注重专业教师政治思想、业务素养的提升。通过现场讲座、集中学习、网络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教师思想觉悟,使教师自觉肩负起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责任,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通过建设动态、多元化激励考核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学校应建立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考核机制,教务处负责课程思政的结果管理,对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思政示范课、思政微课、典型案例的评选、验收工作,建立常态化课程思政考评和监督检查机制;学院由院长带头组成督导小组,负责课程思政的过程管理,对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进行安排、指导、帮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教研室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先锋,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工作制度,负责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研讨、集体备课、听课等工作,整合资源,对教师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反馈机制可以从学生、企业、教师三方面进行。通过1+X证书通过率、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学科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比赛、思政教学成果、企业问卷等形式形成学生、企业、教师反馈机制,从而逐步优化、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融入方式。

(三)依托现代化教学平台,丰富思政融入方式

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赋能企业估值,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时,要重视课堂素材选择、案例更新、课堂组织活动安排,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既能保障专业内容教学时间,又可以丰富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资产实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