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也有一支铁道游击队

2023-11-12 12:11刘以顺
铁军 2023年11期
关键词:罗炳辉过路伪军

■刘以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刘知侠创作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和后来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曾经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观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东微山湖一带有一支铁道游击队因而闻名遐迩,享誉中外。可是华中新四军第二师也有一支神出鬼没、屡建奇功的铁道游击队,这就鲜为人知了。

设伏袭击日伪军

津浦铁路蚌(埠)宁(南京)段,是日军运送军火给养的要道,将淮南抗日根据地分隔为路东、路西两大块。日军在铁路沿线驻重兵设防,严密封锁,其两侧布满了日伪军的岗楼和碉堡,严重阻碍着路东、路西新四军的灵活调动和对敌斗争的统一指挥,威胁着人员往来和军用物资运送的安全。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在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的领导下,于1943 年1 月4 日成立了中共津浦铁路南段工作委员会和铁路便衣大队,由程明任铁路工委书记兼铁路便衣大队政委,张宜爱任铁路便衣大队大队长,胡彬甫任副大队长。铁路工委由程明、张宜爱、胡彬甫等人组成,下辖3 个区。铁路便衣大队下辖3个中队和1 个直属分队。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部驻扎在嘉山县自来桥镇,主要任务是:“打破敌人对我的封锁,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保证路东和路西的交通,护送首长和作战物资安全过路。”主要活动在明光到浦口的铁路两侧各15 公里的地区。铁路工委第一区和便衣一中队主要在明光至小五郢段活动;第二区和便衣二中队主要在小五郢至滁县段活动;第三区和便衣三中队主要在滁县至浦口段活动。他们按照党的指示,在津浦铁路两侧的抗日根据地边缘地区,抓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很快新建了十几个乡级抗日民主政府,迅速打开了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局面。

1943 年麦收时的一天早晨,铁路便衣大队获悉,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出来抢掠,中午返回时要路过程家集。铁路便衣大队第三中队决定设伏,打击这些敌人。

当第三中队和参战的地方武装隐蔽地开到程家集埋伏好不久,敌人就来了,走在前面的是伪军,日军紧跟其后。在敌人进入包围圈后,第三中队的神枪手(原罗炳辉师长的警卫班长)“叭叭叭”3枪,首先击毙了日军小队长和扛机枪的两个日本兵,接着,手榴弹、地雷就在敌群中炸开。在敌人乱作一团之时,埋伏的便衣队员和地方武装一阵喊杀,冲向敌人。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一时也搞不清有多少新四军,吓得四处乱窜,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喊声中纷纷缴械投降。战斗结束后,第三中队把俘虏的日本兵押送到淮南军区。为分化瓦解伪军,他们对被俘的30多名伪军予以教育释放,并给他们交代政策:“这次放掉你们,回去以后还可以当伪军,但不许再残害老百姓,不准与铁路便衣大队为敌,谁要是再做坏事,就不再宽恕。今后谁为我们通风报信,掩护我们过路,也算是对抗日有功,还要给予奖赏。”伪军中队长连声称是,叩头请罪,满口答应日后立功赎罪。

严惩汉奸卖国贼

明光镇新来的日军翻译官刘赐胜,是个死心塌地的汉奸、卖国贼。他一到这里就查封了和新四军二师有来往的几家关系户商店,对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造成严重威胁。1943 年8 月的一天上午,铁路便衣大队第一中队队长蒋本星、教导员植品山决定,派张士根、徐征发两人将他除掉。张士根是第一分队分队长,徐征发是有名的侦察员。他俩智勇双全,连日军驻明光警备司令井上都知道他俩的名字,也要一天三祈祷,唯恐哪天撞上这两个“活阎王”。因此,蒋本星、植品山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俩完成,限三至五天除掉这个汉奸。

当天,张士根、徐征发两人每人腰插一支20 响快慢机驳壳枪就出发了。张士根身穿银灰色长袍,头戴银灰色礼帽,架着一副墨色眼镜,嘴里叼着烟;徐征发一身短打,脚蹬力士鞋,行动快捷,有一身武功。他们边走边哼着“杨柳青小调”,路上行人都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这两个“二流子”。傍晚,他俩在明光镇附近住下,研究第二天的具体行动方案。

次日上午9时,张士根、徐征发两人进了明光镇,直奔井梧巷铁路便衣大队一个秘密联络点——惠宾园菜馆。张士根进门后叫道:“店家快给咱们找个座位。”

只见一个30多岁、相貌堂堂的跑堂师傅在里里外外忙碌着,他拉开嗓门高喊一声:“来啦!”将白毛巾往肩上一搭,点头相迎:“二位,请,里面有雅座。”

刚坐定,跑堂师傅右手提一壶水,左手拿两个茶杯,一扭身闪了进来。张士根试探地小声问道:“请问老大,你这壶里泡的是什么茶?”

跑堂师傅满脸带笑说:“我这壶中泡的是江南九华毛峰。”

“你用的是哪里水?”

“我用的是通往五湖四海的淮河水。”紧接着,跑堂师傅反问道:“二位兄弟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徐征发答道:“我们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跑堂师傅见对上了暗号,机灵地轻声说:“同志!你们辛苦了,请稍等片刻。”

不一会,他送来半斤洋河大曲和一盘小炒。徐征发向他说明来意,并询问刘赐胜的相貌特征和活动规律。跑堂师傅气愤地说:“刘赐胜那个狗东西,每天总是穿一身日军服装,脚蹬长筒皮靴,腰插小手枪,挎着一把东洋战刀,喜欢在大街上一走三摇,耀武扬威。明天逢集,你俩到十字街北街省中巷日军队部门前不远的茶馆里坐着,刘赐胜一出来,你们准会看见他。开茶馆的大嫂是自己人,你们可以对暗号。”

次日早晨8时左右,张士根、徐征发两人混在赶集的人群中上街,并与茶馆大嫂接上了头。他俩正和大嫂说话间,只见从日军队部大门里走出一个人来,相貌装束和昨天跑堂师傅说的一模一样,大嫂撅嘴示意:这个就是刘赐胜。

当刘赐胜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走过茶馆门口时,张士根和徐征发便走出茶馆,紧跟在他后面。离十字街口市中心越来越近,人群越来越拥挤,张士根贴着徐征发的耳朵说:“准备动手。”

徐征发点头会意,解开夹衣,敞着怀,掏出夹在腋下的“快慢机”,并用胳膊捣捣张士根,重复一句他们早已商量好的开枪分工:“你上我下。”说罢,他俩向前跨了一步,张士根的枪对准刘赐胜的后脑门,徐征发的枪口顶住他的后腰,只听“叭叭”几枪,这个民族败类便应声倒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枪声惊动了赶集的人群,乱作一团,徐征发和张士根又趁势高喊:“新四军铁路便衣大队打进来啦,快跑哇!”

赶集的老乡们都拼命地往外挤,徐征发和张士根也随着纷乱的人群跑出了明光镇。

开辟地下交通线

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在狠狠打击和惩治日军和汉奸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做好铁路沿线伪军的争取工作。明光镇以南有5 个伪军据点岗楼,铁路便衣大队大队长张宜爱根据罗炳辉的指示,决定让第一中队派人夜间“登门拜访”,把伪军拉过来,为新四军办事。第一中队中队长蒋本星和教导员植品山,把两个长短枪分队编成5 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负责争取一个伪军据点岗楼。

一天夜晚,张士根带领第一战斗小组3 人悄悄地摸到破山口岗楼跟前。他们在解决了一个哨兵之后,冲进岗楼,举起手榴弹大喝一声:“举起手来!”七八个正在推牌九赌钱的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和高举的手榴弹吓呆了,乖乖地缴械投降。之后,张士根面对浑身发抖的伪军,开始对他们训话:“你们都坐好!听着!我们这次来是想请你们帮忙的,你们不用怕,我们不会杀你们的。我们是新四军二师铁路便衣大队的,你们听明白没有?”伪军们哆嗦着连连点头。张士根接着又说:“从今天起,我们每天都活动在这条铁路线上,识时务者咱们可以交个朋友。你们要明白,日本鬼子在中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你们是中国人,也该好好想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你们不听劝告,不愿帮我们的忙,甚至胆敢与我们作对,一切后果由你们自负。”最后,张士根警告他们说:“从今以后要保证我们部队安全过路。如果发现我军过路,只有等部队安全过路走远了,你们才可以朝空中放几枪向日军报警。日本鬼子来了,你们也好有个交代,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你们如果报警报早了,给我们过路部队造成麻烦和损失,后果你们去想……”话虽不多,却字字句句斩钉截铁、铿锵有力。

伪军们听后,战战兢兢地说:“四爷(指新四军)请放心,一切照办。”当战斗小组离开这里时,伪军都起身立正,毕恭毕敬地向他们行军礼。在这前后,其他4个战斗小组也都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各种关系,经过艰苦斗争,完成了争取伪军的任务,开辟了连接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路东、路西两个地区的“安全走廊”。伪军被争取过来之后,有的为新四军二师送情报,有的为新四军二师部队调动让路放行,有的为新四军二师过路站岗放哨,还有的为新四军二师部队搞武器弹药,购买短缺的商品。伪军的据点,实际上成了新四军二师的联络点、工作站。

以前,津浦路东、路西的交通联系非常困难,人员、物资过路时,经常被卡被拦,有时还遭到敌人袭击,造成流血牺牲。自从开辟了地下交通线以后,在铁路工委管辖的3 个区范围内都有了安全通道,新四军二师人员、物资通过津浦线,少到几个人,多到整旅整团,有时挑子达几百副,都是畅通无阻,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新四军人员和物资过路时,都是先通过联络站或工作站向伪军打招呼,然后过路。如果遇到日军出来,伪军早就把日本人拉到据点里喝酒去了。有时伪军也放几枪,只不过是等新四军人员通过铁路以后,向日本人报个警罢了。

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在日军的铁路封锁线上,多次护送过罗炳辉和谭震林等党政军首长安全通过。1943年秋的一天,罗炳辉师长把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的程明找去,问道:“为了组织部队反击日伪军对我们的进攻,扩大解放区,我和谭震林政委要穿过津浦铁路去路西,你们看是否有困难?”

程明当即回答说:“没有问题。但最好是夜间通过。”

罗炳辉点了点头,同意这个建议。接着,程明和罗炳辉一起研究了接应地点和行动路线。罗炳辉还提出,过路时要见一见伪军。在罗炳辉师长过路的前一天,程明带人按行动路线先走了一趟,检查沿线联络站或工作站的情况。过路的那天晚上,他们把罗炳辉师长、谭震林政委接到靠近火车站的工作站休息,等到日军夜间的第一列火车通过后,便把在铁路沿线把守的两个中队的伪军集合起来。罗炳辉师长在过路时,和那些伪军见了面,伪军齐喊“首长好”。罗炳辉师长看到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争取了这么多伪军,高兴地说:“中国人是不愿当亡国奴的。”

有一次,谭震林政委夜间通过铁路,当他骑马上了铁路时,突然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要铁路便衣大队的护送人员把护路的伪军叫过来。伪军来了后,向他敬礼。谭震林政委一一问了他们的姓名、家乡以及生活情况,意味深长地告诫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并说:“你们保护我们过路,也是支援抗日嘛,也是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谭震林讲完话,叫警卫员掏出“飞马”牌香烟,赏给伪军每人一包。伪军连连点头道谢。

1944年8月,铁路工委书记程明和大队长张宜爱先后调走,由汪少川接任铁路工委书记兼铁路便衣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同年10月,汪少川调任嘉山县委书记,铁路工委遂奉命撤销,铁路便衣大队移交嘉山县管辖,并以其为基础组建了嘉山县总队。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战斗在津浦路蚌宁段近两年,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样,进出自如,机动灵活,搞得敌人惊慌失措,心神不宁。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艰巨任务,在淮南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罗炳辉过路伪军
罗炳辉:从大山中走出的军事家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沉积过路现象的地震识别特征及控制因素探讨
罗炳辉将军故居
高速公路节能型过路收费系统设计
三月雨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游击专家”罗炳辉的指挥艺术
英勇无畏的优秀指挥员罗炳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