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读抗大

2023-11-13 08:56■邹
铁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彭雪枫师长分校

■邹 人

王用久

小胖,是外号,本名王用久。

称他小胖的时候,未满16 岁,当时是新四军四师拂晓剧团团员。因为白净胖胖的,年龄又小,师长彭雪枫也喊他“小胖子”。

读抗大,是1941 年。这一年5 月,新四军四师奉命转移到津浦铁路以东的苏皖地区。一天,王用久接到通知,拂晓剧团抽部分人员到抗大四分校学习,其中有他。时任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召见了学员,嘱咐好好学习,提高素养。

抗大四分校,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的分校。1940 年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新四军六支队随营学校为基础,创建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任副校长。

小胖读抗大,打起背包去报到时,四分校校部在鲍集,鲍集原名鲍家集,是个镇,在洪泽境内。拂晓剧团几个人,临时调学插班,王用久分在政治队,对外称“二队”。入学报到没多久,小胖觉得庆幸,一下子认识了两位赫赫有名的领导。第一位是邓子恢。学校师生去半城镇参加师里大会,欢迎邓子恢履职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区委书记。会上,邓子恢讲话,提出要认清形势,巩固和扩大淮北抗日根据地。第二位是张云逸。学校已转移到洪泽湖东岸的永丰镇,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来分校视察,碰上稚嫩可爱的小胖,就朝王用久笑笑,问他姓名、年龄、哪里人,又问家里种几亩地、打下的粮食够不够吃、来部队能不能吃得了苦。王用久一一回答。张云逸说,小小年纪参加革命,离开父母,要能吃苦,学会洗衣,锻炼冷水洗澡,防止生病、长疥疮。一席话,王用久听了心里暖暖的。

王用久回忆,学校政治队,以学习政治理论为主,占整个教学时间70%。政治教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重点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理解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30%的时间学军事,要学会进攻中的冲锋、攻击、突破和掩护,防御上的挖战壕、修工事、设障碍,了解和掌握不同条件下如何开展游击战、运动战和攻坚战。入校后的第一次测试,王用久政治理论95 分,军事知识100分。

王用久夫妇合影

有一次,王用久跟着学校炊事班长去半城买菜。他想顺便转到拂晓报社去看战友,途中遇见师长彭雪枫。彭师长问王用久:“小胖子,在抗大怎么样,我有段时间没去抗大了。”王用久滔滔不绝告诉师长,二队队长叫周子平,指导员王威,抓管理也教学,晚上查铺查哨,队里很团结,没有闹纠纷、吵架的。学校组织去洪泽湖割芦苇解决柴禾,走进湖荡踩在水里割芦苇,蚊虫多。挑运芦苇分量重,这样的力气活,队里不让我们年纪小的学员干。师长还问小胖的学习能不能跟上,王用久答“还能跟上。”见师长和蔼可亲,王用久的话多了起来,他问师长:“教员林连章给我们上课,讲猴子变成人,和我们抗战有什么关系?”彭雪枫笑了,对小胖说道:猴子变人,这是社会发展史的常识,人类怎么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剥削和掠夺,形成了阶级,地主、资本家剥削穷人和工人。日本军队侵略中国,要掠夺我们国家财富。中国共产党替穷人撑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是为了救国救民。师长鼓励小胖好好学习,充分理解“劳动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创造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做无产阶级革命的忠诚战士。和师长聊天,王用久敞开心怀,最后,愉快地和师长道别。

论年龄,小胖是学员中的“小鬼”。年少志坚,在抗大熔炉里淬火打磨。一开始,王用久对哲学、经济学有关名词,似懂非懂,他请教其他学员。教员讲课快,笔记来不及记全,课后借阅别人笔记补上。队里有位班长王维善,对小胖的学习尤为关心,引导他学政治、学文化,还点评他的练字。王维善,后来成为王用久的入党介绍人。小胖来自拂晓剧团,有艺术特长,在队里负责教唱歌,指挥全队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比赛。抗大提倡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小胖踊跃投入劳动,在水沟旁边、路边开荒种菜。在学校,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米不够吃,以粗粮、杂粮补充,窝窝头又硬又难啃,小胖没有怨言。在分校半年多时间,小胖虽说人小,却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环境里,打下了政治、军事素质的底子。

读完抗大,小胖回到了部队。王用久,1925年5月生,安徽萧县人。1938 年8 月,萧县成立抗日宣传队,13岁的王用久成为首批小队员。1944年,从抗大学习回来的第三个年头,小胖已出任新四军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宣传干事。当年夏季,他参加濉溪口战斗时身负重伤,左腿股骨粉碎性骨折,在师部后方医院治疗八九个月,20岁的王用久,鉴定为战伤6级伤残。

作家魏巍写给王用久的书法

1952 年,王用久和山东姑娘陈珍章,走进婚姻殿堂。陈珍章不嫌弃王用久伤残,两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生育了4个子女。离休前,王用久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白城子办事处军马局副局长。赴北京走访王用久那年,他和老伴相依已经62 年。陈珍章疾病在身,卧床不起,大小便无法自理。王用久的一条腿残疾,要借助拐棍艰难行走。他为老伴请了专门的护工。王用久说:“我们两人感情很好,相互依靠几十年,我现在最担心我死在她前头,没人照顾好她。”这番话说出口,我们流泪了。

王用久居室墙上挂着作家魏巍赠送他的书法作品,上面是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词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悬崖已结百丈冰了,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我们疏忽了询问两人渊源情长,但看出了魏巍很敬佩王用久,这位青春年华落下终身残疾的新四军小战士,意志坚强,不争名利,如高洁的梅花不和桃李争艳,为人民军队事业奋斗不止。

晚年,王用久写过《半城杂忆》,数次回忆在抗大四分校学习、生活的场景,点点滴滴,刻骨铭心。1944 年9 月,彭雪枫牺牲,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决定,把抗大四分校改名“雪枫军政大学”。1946年,继而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20世纪50 年代初,华东军政大学主要部分改建为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接着,参与组建总高级步兵学校。历经南京军事学院、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南京高级陆军学校、陆军指挥学院,1999 年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时光飞逝,小胖早已不“小”了。从这些军校名字里,王用久都能找到抗大四分校根脉,找回小胖当年的无悔芳华……

猜你喜欢
彭雪枫师长分校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师长卖马
省实验分校简介
师长卖马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彭雪枫智斗韩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