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

2023-11-15 07:52杨馥宁沈善良英卫峰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施训受训者参训

杨馥宁 沈善良 英卫峰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线上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传统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西部地区,在线培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有效调配多地区的优质师资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工作增效赋能。2019 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线上培训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应时之举,更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有力举措。“PMRT”在线培训模式是基于网络平台基础之上,贴合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培训对象的长期发展目标,将施训者、受训者、管理者三方融入一个共同的学习体中的全新在线培训方式,它包括训前调研预测(Prediction)、训中多元融入式线上培训(Multiple integration online training )、训后的管理者和专家团队的研究(Research)和学员跟踪指导(Track)三大板块四个部分的创新培训模式。“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搭建提升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校线上培训工作的效能,有力推动了教师在线培训方式的改革。

“PMRT”在线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

线下集中面授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培训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场优势,施训者、管理者、受训者三方通过走进一个共同空间建构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彼此影响、相互学习,促进三方尤其是受训者的快速成长。当线下集中面授转化为线上培训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可视、可感、可触的学习共同体变成了虚拟的网络世界,施训者和受训者由于失去了面对面的直观交流和互动,彼此变得疏离陌生,管理者在整个线上学习过程中缺少工作抓手,管理组织职能得不到明显体现,最终导致整个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2020年到2021年,我校组织承办的部分“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受疫情影响转为线上举办,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早期的直播式(腾讯会议、QQ课堂等)在线培训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针对性不强。由于参训教师所在地区和学校规模的不同,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线下培训中,管理者和授课专家可以通过现场沟通进一步了解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从而灵活调整学习内容,在线培训模式下,参训教师和管理者、授课专家的沟通较少,对教师的需求了解不够准确,可能导致部分教师参训热情不高。

2.课堂灵活性不够。学习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但是直播式在线培训方式缺乏互动,专家隔着屏幕的满堂灌很难吸引教师的听讲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受限于网络条件,专家没有机会和参训教师进行课堂交流,因此专家授课缺乏激情,课堂缺少因地教学、因生教学的灵活性。

3.评价单一。直播式在线培训缺乏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教师的学习收获没有办法得到专家或同行及时的评价认可,专家的讲授也得不到学员的肯定,教师的学习热情很难持续。

4.组织管理失位。直播式在线培训给管理者预留的工作空间有限,组织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尤其是管理者不便开展学习沙龙或小组交流等研讨活动帮助参训教师实现学习成果转化,管理者的组织管理作用降低,管理能力提升受限。

“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发挥在线培训优势,在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我们依托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优质资源,利用我校数学学院、信息学院等学科平台,开展了“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PMRT”在线培训模式是一套落实在线培训全过程、可操作性强的培训体系。该模式以训前、训中、训后为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又由不同的环节整合而成,从而形成一个细致丰满的培训流程。

图1 “PMRT”在线培训模式实施全流程

训前调研预测(Prediction):调研预测环节延请专家结合以往的培训经验设计问卷调查表,再通过问卷平台(UMU、问卷星等)或个别访谈的方式获取学员的基础数据,在这些大数据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运算,引入数学建模,改变传统问卷调研中问题设计科学性不足、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性分析的弊端,在经过建模的相关性分析之后,提取数据中的独立性指标,对受训学员需求进行精准的分析画像,与培训专家进行论证后按照学员需求设计培训课程,从而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学员需求,这样一来,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所选择的学习资源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往往能更直击教育教学实践的痛点。

训中多元融合式线上培训(Multiple integration online training ):多元融合式线上培训通过同步线上培训和异步线上培训双线推进,形成参训者、施训者、管理者互通、互补、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同步线上培训中按照直播录播、集中答疑、实时互动、小组专题研讨、形成学习成果、反馈专家的流程建立学、研、馈联动的线上学习机制,保证学员在线上学习时能够利用网络将自己的问题困惑第一时间与专家和同学进行交流总结,提炼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反馈给专家后也可以为专家提供参考,提升专家的课程质量,优化课程资源,激活施训者和受训者的培训热情,确保线上培训的效能。

异步线上培训是落实个性化施训和自主选学的有力举措。我们通过开放网上研修平台的学习端口,给学员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员通过学习之后获取积分,积分达标后可以申请结业考核(课创融合、学习论文、在线测评三种方式可供选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线教学资源制作、在线教学能力提升等成果纳入能力提升工程2.0实践学时,纳入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管理。我们采用的按照积分申请结业的方式将此通知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其中课创融合考核方式是我们的一个创新点,教师可以将学习收获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科研融合,形成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作为结业考核的凭证,我们会聘请专家对这些资源进行评估打分,这种方式一方面鼓励老师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培训中心的优质课程资源,形成我们的参训教师“智库”。

训后研究(Research)与跟踪指导(Track):在线上培训结束后,启动训后研究和跟踪指导两个环节,训后研究是针对单次培训,通过专家论证会和管理者工作例会等方式,将线上培训的学术成果和管理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为后期开展的其他培训进行学科引领和管理保障,确保培训的可持续高位发展。返岗后的线上跟踪指导则是通过组织区域内学员互助沙龙和个别问题专家指导等方式在集体培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强个性化指导,以此助推参训教师返岗后的学习成果转化和持续成长。可以看出,在“PMRT”在线培训模式下,施训者、受训者、管理者三方几乎全程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形成了三位一体、快速成长的培训学习共同体。

“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优势和创新点

“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全流程运转,建构起一个人人参与、人人成长的全新学习平台,增强了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改变了传统线上培训只是学员这个群体参与学习的单线模式,使受训者、施训者、管理者都能够获得成长和提升。

凸显高校优势,用科技赋能在线培训。赋能的英文是Enable 或Empower,通俗的解释是“你本来不能,但使你能”。“PMRT”在线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了高校的学科优势,合理调配在线资源,弥补了线下学习的短板。调研预测环节,我校在大数据、云平台基础上,依托西北大学数学学院创新性地引入数据建模方法,实现了对参训学员的精准画像,保证了培训课程设置的精准性;在线授课环节,通过和信息学院的合作,设置了多样的互动方式,使学员和教师能随时就自己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利用个人学习积分制和多元评价制度实现了学员自主选学和多元评价的融合,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效能;在线管理环节,利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和心理中心的优质资源,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通过专题会议、讨论交流等方式快速提升管理者的在线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做好在线学习期间学员的心理疏导工作。

全流程的成果转化和“智库”搭建创新开辟了研究和实践环节,通过管理者研究和专家团队研究大大提高了单次培训成果的转化率,为搭建“智库”提供了有力支持。

表1 “PMRT”在线培训模式三方全过程参与环节列表

思考与展望

面对教育培训模式的深刻变革,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构建的“PMRT”在线培训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在2021 年举办的“国培计划”(2021)-陕西省初中历史县级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我们通过两个阶段培训的实践,充分发挥“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在线培训的效能,学员反馈良好。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PMRT”在线培训模式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将精准施训与在线培训进行深入融合,在线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等,为此,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线上培训将继续加强在个性化培训、专业化培训、跨区域化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我们相信随着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度分析和研究,线上培训模式最终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位教师,通过教师职业水平的提升助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施训受训者参训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
坚持按纲施训 加强民兵应急队伍建设
按纲施训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