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监控的农村普通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有效探索

2023-11-17 14:38黄海蓉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7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困生高中化学

黄海蓉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江苏 如皋 226500)

元认知指的是人类对其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个人认知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心理活动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元认知结构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与元认知体验.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核心,指的是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将个人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当作意识对象,不断进行自觉监视、控制与调节.学困生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与困难、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学习能力很难改善的一类学生,但是他们的智力处于正常范围,只是因为问题的不断积累而引发.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困生问题的严重性,以元认知监控为基本导向制定策略,有效转化这部分特殊群体.

1 教师扮演辅助角色,转化农村普通高中学困生

1.1 传授化学学习方法,提升元认知学习监控

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学困生,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不得法、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对此,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基于元认知监控传授给学困生一些常用且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善于整理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着重探讨化学规律,提升元认知学习监控[1].

比如,在实施“电解质”教学时,研究物质属于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时,教师先要求所有学生回忆电离和电解质的概念,以及酸、碱、盐不同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通过复习让他们快速进入到新课学习中,使其由旧及新地开始学习新知识,这是学困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之一.接着,教师设置疑问:电解质不同,导电效果是否一样?引领学困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思考与回答,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新化学知识之前可以使用回顾旧知识的方法,使其了解新旧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习思路变得更为清晰.之后,教师组织学困生在其他层次学生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一起完成实验:测量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盐酸导电性能,用电流表把电流大小测量出来,让他们根据实验现象发现醋酸和盐酸具有不一样的导电性,原因是氢离子的浓度不一样,促使学困生在同伴互助下了解到氢离子是导电的关键.

1.2 制定化学学习计划,改善元认知计划监控

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困生通常没有适宜的学习计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盲目,主要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应当指导学困生学会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将遗忘规律与个人学习时间进行合理整合,并确定长期学习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明确方向与增添动力支持,促使他们更为深刻与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改善元认知计划监控[2].

例如,在开展“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围绕本章内容与学困生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知道化学反应中出现能量转化的原因所在,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哪些;其二,明确在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其三,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具体含义;其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正确地书写出来,知道能量变化情况等.然后把上述学习计划同日常学习目标相整合,将整个学习计划变得更为立体化,同学困生的实际学习产生密切联系,让他们按照计划有序学习化学知识,可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使其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并助推学困生逐步实现多个小目标,增强学习化学课程的自信心,无形间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

2 善于利用问题教学,转化农村普通高中学困生

2.1 发挥问题导向作用,增强元认知反馈监控

高中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与高考压力均比较大,学习任务还较为繁重,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中自主性不强、缺乏自信心,在化学学习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以至于并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需善于利用问题教学法,围绕所授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极力发挥出问题的导向作用,倡导学困生思考后大胆表述个人看法与见解,增强对他们元认知反馈的监控[3].

如在“离子反应”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实验形式指导学困生学习关于离子反应的理论方面知识,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下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科学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使其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通过在比较与概括中加工所学内容,让他们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知道其意义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之后,教师给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如:将偏铝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相混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碳酸钠溶液里面;将氨通入到稀硫酸溶液当中.引出问题:在这些反应中,离子方程式分别是什么?要求学困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随后教师追问: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需注意些什么?引导学困生根据个人反馈总结注意事项,增强元认知反馈监控,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

2.2 鼓励学生自我提问,提升元认知思维监控

针对元认知监控下的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来说,要想更好地转化学困生,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先提出一些导向性问题,激活学困生的思维,引发认知方面的冲突,再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与提出问题,使其思维得以进一步活化,慢慢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先提问:大家在初中时期学过哪些具体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要求全体学生都说出一些学习过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学困生自然也能够说出一些相应的反应,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初始印象,激活元认知思维监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单独进行还是能同步发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别举例说明,让学困生也发现这两种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他们将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哪些?实质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去研究?使其主动提出、思考与解决问题.之后,教师提示学困生罗列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分别从元素化合价与得失氧的角度进行研究,使其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随后继续鼓励学困生自我提问,不断提升他们的元认知思维监控,生活学习效果.

3 深化明确学习主体,转化农村普通高中学困生

3.1 学生表达学习过程,强化元认知意识监控

在元认知监控理念下,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需理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对象,知道学习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过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通常不知道个人学习目标,态度较为消极,很难持之以恒地保持努力状态,不会对个人学习过程进行复盘,这时教师应该指引他们把学习过程准确表达出来,发现遇到的障碍,且为其提供适当的指导,强化元认知意识监控[4].

例如,在“物质的量”教学实践中,本节课从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着手,以宏观定性研究物质为基础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基于定量视角重新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困生将个人学习过程描述出来,有的学生可能这样组织语言:初步了解与认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化学概念及内涵,知道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会对微观粒子的量进行描述,掌握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的换算技巧;从物质的量的视角重新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会结合物质的量、摩尔体积、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关系展开简单计算;知道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物质的量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根据实验或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数据展开研究,会分析与计算物质的量及转化过程中质量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对学困生在描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拨,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使其慢慢构建起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3.2 倡导学生积极反思,提高元认知归纳监控

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为有关认知的知识以及对认知的调节[5].在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反思意识,甚至不会对个人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难点进行深刻反思,没有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以至于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困难重重,短时间很难改善.高中化学教师需倡导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主动反思,一起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原因所在与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元认知归纳监控,有效转化学困生.

比如,在进行“化学键”教学时,教师先以教材及配套资料引导学困生对化学键的相关内容展开学习,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展开反思式互动,使其踊跃交流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解之处.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提示学困生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是否透彻理解什么是化学键;是否能够准确区分出共价键和离子键;理解与掌握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否可以精准判断出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是否掌握结构简式、结构式与电子式等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几种化学用语,书写要点是否掌握;是否可以基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解释等.以此为他们指明反思的方向,其实就是回顾各自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其有针对性的强化理解.之后,教师与全体学生一起着重探讨化学键的含义,鼓励他们自由说出各自的看法与见解,且让学困生深入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表现,帮助他们找到薄弱之处并加以强化.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困生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