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宽恕水平的干预研究

2023-11-29 03:40郑秋强陈薏悦杨薇薇
西部学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成员

郑秋强 陈薏悦 杨薇薇

(1.惠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惠州 516007;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教育学院,珠海 519087;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珠海 519087)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Worthington等人认为,宽恕是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1],包括对冒犯者报复动机的减弱、与冒犯者疏远动机的减弱以及与冒犯者调解并亲善动机的增加。Enright认为,宽恕是对冒犯者减少消极情感、认知和行为且增加积极情感、认知和行为[2]。依照对象划分,宽恕分为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两个维度,以往的宽恕定义更多指向人际宽恕中对他人的宽恕,即宽恕他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宽恕倾向和态度逐渐增强[3],低自尊的个体会片面考虑冒犯事件的严重性,因而对他人怀有负面情绪,不愿意宽恕他人;高自尊的个体因为全面认识与评价冒犯事件,从而愿意宽恕他人[4],同时高宽恕倾向的个体也会具有较低水平的消极情绪、更少的挫折和冲突应激[5],宽恕倾向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从而获得更高的整体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6]。大学生的宽恕水平高低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7]。宽恕干预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入手角度。

宽恕干预的一般干预模型当中,Enright小组的宽恕干预模型是使用最为普遍的[8]。其中包含了体验伤害阶段、决定宽恕阶段、实施宽恕阶段、深化阶段共四阶段和20个过程。大量研究显示,基于该模型的宽恕干预对促进个体实现对冒犯者的宽恕即提高宽恕他人的宽恕水平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对曾经有过宽恕经历的个体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宽恕者所描述的曾经的宽恕心理过程和以上模型所描述的阶段也非常相似[9]。另外,对临床工作者的调查研究也同样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10]。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指在多种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艺术理论,借助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形式达到改善不良情绪、自我觉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格整合的目的[11]。表达性艺术治疗不仅应用于精神病患的治疗,也常用于一般人群的自我成长与潜能的发掘。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灾后心理干预工作以及特殊儿童教育等领域。研究表明,表达性艺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从温情觉察、主动参与、团体认同和自觉融入等方面培养团体归属感,也能让个体的自尊水平得到一定提升[12]。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治疗因子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表达性艺术治疗使用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在艺术欣赏和创作过程当中可以打开内心世界,释放积聚隐藏的情感和精神压力,其形式避免了语言直白表达的尴尬和难以言说,直击心灵深层的情感,能够无阻碍地释放压抑、调节情绪、疏通心灵。其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被治疗者可以主动地整合自身的情感和体验,专注其中,将情感投射与艺术创作结合呈现在作品中,创作过程便是治疗的过程。其三,由于治疗师与被治疗者之间可以通过艺术作为媒介保持一定的距离,揭露的过程不会过于直接,能使被治疗者感觉更加安全,减少被治疗者的阻抗程度,同时也保护被治疗者在未准备好被揭露之前伤害到自己。其四,音乐、绘画、舞动、戏剧等艺术形式不同于对答、讨论或量表,可以增加治疗过程中被治疗者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内在动机,又因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更好地促进个体自身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研究基于Enright小组宽恕干预模型,设计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其宽恕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广东某高校招募自愿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的大学生被试,通过Hearland宽恕量表及初始访谈,在平衡性别比例基础上选取14名被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被试7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5人,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4周每周2次的团体辅导;对照组7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5人,对照组被试不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只保持常规在校活动,并承诺一个学期后可参与团体辅导活动。对两组被试的前测宽恕水平分数进行同质性检验,确保两组在实验前的宽恕水平并无显著差异。

表1 基于宽恕过程干预模型的表达性艺术治疗辅导方案

(二)研究工具

Hearland宽恕量表。该量表由Hearland编制,包括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两个维度。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宽恕自己和宽恕他人两个维度分别包括了12道题目,采用7级评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此量表的得分越高,则宽恕水平越高,即越容易宽恕他人或宽恕自己。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和0.7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三)干预方法

该团体辅导以Enright小组的宽恕干预模型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表达性艺术治疗进行设计,团体性质为封闭式、结构式、成长性团体。团体辅导持续4周,每周2次,每次120分钟,总共8次。

(四)统计处理

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包括描述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在宽恕他人和宽恕自我两个维度上都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基于Enright小组的宽恕干预模型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宽恕水平是有效的。见表2。

表2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检验(M±SD)

(二)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前后测水平在两个维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进行团体辅导干预的对照组成员宽恕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见表3。

表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检验(M±SD)

三、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干预后,实验组宽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进行单因素差异分析也显示出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基于Enright小组宽恕干预模型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的宽恕水平提高具有显著效果,也说明Enright小组宽恕干预模型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结合创新具有可行性。

Enright小组的宽恕干预模型不仅体现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上,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过程中,也为团体带领者如何根据成员状态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提供指导。Enright小组的宽恕干预模型只需要让团体成员做出宽恕意愿上的承诺,而不需要逼迫成员做出宽恕行为上的改变,不易引起团体成员抗拒的情绪,更容易被团体成员所接受。从成员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体验变化和领悟宽恕的变化可以看到,从理解宽恕整个概念;到慢慢从角色扮演中共情加害者,明白他们加害行为的情境性原因的影响;再到从过去曾经加害过他人的经历中,明白每个人都会有犯错;再到最后通过宽恕选择而看到未来的美好,来再次加深宽恕的意愿。这一步步的变化都紧贴着Enright小组宽恕干预模型所描述的变化过程,印证了干预模型的有效性。以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团体辅导活动的主要形式,令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化,能够增进成员对于活动的投入程度,也能够令宽恕干预模型的各个环节能够更好地被融合应用。通过音乐作为媒介能够更好地触碰成员内心的情感。在活动中,成员们通过音乐的方式介绍自己,让成员间的互动更加生动并更容易找到共鸣,拉进心理距离;而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作为揭露成员们受加害的创伤事件过程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也让成员在自我暴露的过程显得更加柔和易于接受,减少阻抗产生。绘画治疗的形式则能帮助成员们更好地表达隐晦的情绪和想法,不论是前期的“绘制生命线”的活动,或是后期的“六宫格漫画”,以绘画为媒介铺垫后续事件或揭露情感,绘画的过程及相互间的讨论,能够帮助成员把自己的经历和心中的所欲所求进行具象化的表达,让其他的成员能够直观地理解,促进了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互相支持。舞动治疗在调动成员深入活动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优势,“指尖魔法”通过一定肢体接触的方式进一步拉近成员们的距离,并感受自己在团体的当下;“告别圆舞曲”让成员切身体会即将分离并回归自己生活的真实感。而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够帮助成员换位思考问题,更客观全面地分析整个事件,从而关注到加害者本身,了解其行为的情境性原因,推动实现宽恕干预模型中共情加害者情境性因素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在团体辅导活动中,Enright小组宽恕干预模型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相得益彰,对提高大学生宽恕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成员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