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视频使用强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孤独感与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

2023-11-29 03:40吴彩云刘雪婷刘金昕
西部学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错失社交效应

吴彩云 刘雪婷 刘金昕

(1.西南科技大学,绵阳 621000;2.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 157011)

短视频是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媒体,以前的媒体形式是一种静态的,多数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片来传播信息,而短视频则是动态的,能够快速获取信息,能够触发个人更高的唤醒状态,更能带来感官上的刺激。短视频平台是精准推送的,在内容上会有很多同质化、碎片化的特点,人们在刷短视频时会对时间知觉造成影响,即在主观上会认为自己看短视频的时间比实际的要短[1]。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说,观看短视频更容易上瘾。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当个体接收的信息量超过其处理能力时,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压力[2],如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3]。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不足,极其容易出现对短视频沉迷的问题。过度地使用短视频会给大学生群体带来许多负性影响。

短视频使用强度是人们在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使用的活动强度,大学生群体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会经常性地检查社交媒体页面,随时随地保持在线的状态,从而产生“错失焦虑”[4]。这种焦虑是当自己不在场时别人可能经历更加有益的事情,因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的担忧,并且以持续关注他人动态。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当发现自己比他人更差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失落;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比他人更好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豪、自信和乐观。错失焦虑能够显著预测对心理健康有负性影响的的情绪与行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所引起的一些消极体验和对生活的干扰等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过度观看短视频可能会导致社交隔离,人们可能会因此忽略社交和面对面的交流。过度的使用网络媒体除了对负性情绪有影响,还会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焦虑和压力等问题[5]。

短视频使用与错失焦虑、孤独感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短视频提供了了解他人的机会,让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其他人的生活,进而产生社会比较和错失焦虑。另外,错失焦虑水平较高倾向于在夜间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而在夜间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越长,睡眠质量和整体心理健康都存在下降的风险。

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强度、孤独感和错过焦虑之间存在预测关系[6],短视频在社交媒体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无法满足指导实践的需求。此外,错失焦虑是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才被各界学者研究的,到目前为止缺乏对短视频使用的具体情境下错失焦虑研究。且目前尚无研究短视频的使用强度与错失焦虑及孤独感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短视频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补充。

一、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线上调查了844名在校大学生,剔除无效问卷12份,剩余83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8.57%,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状况的描述性统计

(二)研究工具

1.短视频使用强度问卷

采用梁晓燕、郭晓荣和赵桐改编的短视频使用强度量表[7],测量短视频对个体生活融入程度,该量表一共6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短视频使用强度越高,该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5。

2.错失焦虑量表

采用李琦等于2019年修订的错失焦虑量表[8],共8个题项,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包含错失信息恐惧和错失情境恐惧2个因子,得分越高表明错失焦虑水平越高。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2,2个因子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78、0.70。

3.孤独感量表

选自Russll编制的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9]。该量表共20个题目,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孤独感水平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分半信度为0.85,该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4。

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使用PSQI进行测量[10],此量表由7个因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18个条目组成,各因子以0~3等级评分,各因子累计得分为量表总得分。量表总得分越高,则提示个体的睡眠质量较差。PSQI5提示睡眠质量较差。在本研究中的报告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69。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数据采用KS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对正态分布的均值±标准差(x±s)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在SPSS中使用PROCESS3.0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通过抽取5 000个Bootstrap样本估计中介或调节效应的95%置信区间。

二、结果

(一)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以短视频使用强度、错失焦虑、孤独感和睡眠质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各因子上面,女生得分都比男生高。

表2 不同性别在短视频使用强度、错失焦虑、孤独感和睡眠质量的差异

(二)相关分析

表3总结了各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两两变量之间都存在正相关。

表3 量表各维度描述统计与两两相关

(三)孤独感和错失焦虑在短视频使用强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在相关基础上,以短视频使用强度为自变量,睡眠质量为因变量,加入错失焦虑与孤独感两个中间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中介效应数值见表4。

图1 孤独感和错失焦虑在短视频使用强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的中介路径图

表4 孤独感和错失焦虑在短视频使用强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4的结果显示,根据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标准,中介效应2、中介效应3的Bootstrap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中介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短视频使用强度可以通过孤独感和错失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睡眠质量。

三、讨论

视频使用强度、错失焦虑、孤独感在性别上有差异且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男女在性别的分工和被社会赋予的角色有差异,人际交往中女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评价影响。在孤独感上,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且感受更加强烈[11]。在成长过程中,女孩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无论是人际、学习压力还是社会的各种压力都会引起她们的无助感和焦虑感,在性别上的差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对女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增加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来缓解负面情绪。

本研究发现,短视频使用强度、错失焦虑、孤独感与睡眠质量之间都成两两相关关系,短视频使用强度对错失焦虑有影响,即不断查看短视频软件,担心错过许多消息。国外有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组每天有限制地使用社交媒体,在三周内显示出显著减少了孤独和抑郁,错失焦虑水平也随着降低了,这表明增加自我监测有利于缓解焦虑感和孤独感[12],有节制地使用手机是很有必要的。睡眠是人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错失焦虑与失眠引起的负面因素直接影响睡眠质量[13]。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团体辅导对错失焦虑和孤独感进行干预,以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错失焦虑在短视频使用强度和睡眠质量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短视频使用强度不仅可以直接预测睡眠质量,还能够通过孤独感、错失焦虑间接预测睡眠质量,如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睡眠。国外一项研究认为错失焦虑与入睡潜伏期延长和睡眠持续时间缩短有关。同时,观看短视频会加剧晚睡程度、延长上网时间、减少身体锻炼的频率,这些因素显著增加了青年人的抑郁风险[14]。负向情绪调节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可能会采取的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会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15]。从而增加短视频使用强度与焦虑和孤独感之间的联系,导致睡眠质量变差。提示我们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工作坊、宣传材料等来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本研究探究了大学生对短视频的依赖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警示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过度使用短视频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使用网络,避免过渡使用,从而形成对手机的依赖。

猜你喜欢
错失社交效应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错失恐惧症
懒马效应
错失《哪吒》衍生品生意,《姜子牙》还有翻盘机会吗?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小误会错失大商机
滨海湾十年首遇雨战 法拉利遗憾错失夜赛之冠 2017年新加坡大奖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