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领导力的内涵、障碍与培养

2023-12-01 20:14魏洁莹
文教资料 2023年13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领导

魏洁莹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教师领导力被认为是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1],有效的领导被广泛认为是实现学校改进的关键要素。教师领导力的概念提出已有三十多年,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分散式”“分布式”和“教师领导”的概念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这种领导模式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组织内权力的重新调整,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把权力交给教师,让教师有能力去领导。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复杂以及新的管理理念的产生发展,引发了对教师角色的重新思考,也推动着教育领域的持续变革。

在我国,受传统官僚主义和等级结构的影响,传统的领导观念倾向于强调处于组织顶层的领导者的领导。教师领导力往往与教师角色或教师责任相联系,被视为一种单一的而非集体的努力。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教师领导力?哪些因素阻碍了教师领导力发展?如何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等问题展开研究论述。本文的研究借鉴参考了大部分外国学者早期比较成熟的论述以及国内一些学者基于我国国情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他们都基于中国环境的特点(权力集中和等级制度),批判了基于西方的教师领导力概念与中国环境不相容,提出要适应亚洲环境的教师领导力构想。

一、何为教师领导力

关于教师领导力,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教师领导力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单一或个人领导力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早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教师领导力。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学者对教师领导力的界定,将相关的教师领导力概念更为广泛地定义为两大类:其一是作为一种角色和责任的教师领导力,其二是强调合作与共同掌权的教师领导力。

(一)作为一种角色和责任的教师领导力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力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和责任。一些学者为教师领导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角色,用来进一步解释教师领导活动的独特性质。卡森梅尔和默勒(Katzenmeyer and Moller)认为,教师的领导力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这三个主要方面又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教师角色,分别是对学生或其他教师的领导,对业务工作的领导和通过决策或合作的领导。对应的不同教师角色分别是:实施者、教练、导师、培训师、课程专业人员创造新方法,领导学习小组;系主任、行动研究者、工作组成员等维护学校组织并朝着其目标迈进;学校改进小组成员、委员会成员与企业和家长教师协会开展合作的发起人。[2]格尔克(Gehrke)指出,教师领导的职能非常相似,可以概括为: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和领导对学校实践的审查,提供课程开发知识,参与学校的决策,为同事提供在职培训,以及参与教师的绩效评估。其他研究者也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教师领导角色的进一步维度,如开展行动研究、鼓励同伴课堂观察和在学校建立协作文化等。在这些角色维度中,对同事的指导、引导和持续的专业发展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即教师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发展与同事的合作关系,也要使新的想法和领导力得以传播并影响整个学校。

总之,教师的领导角色被认为是课程开发者、投标书撰写者、学校改进小组的领导者、新员工或经验不足的员工的导师和行动研究者,并始终与课堂保持紧密联系。换句话说,教师领导首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但在不同的时间里承担着不同的领导角色。巴斯(Barth)对教师领导力的看法不仅仅局限于开展合作或参与决策。他认为,教师的领导力可以履行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可能承担的职能。例如选择教科书和教材、开发课程、制定学生行为准则、设计工作人员的发展方案、设定晋升和保留政策、决定学校的预算、评估教师的表现、挑选新教师,以及挑选新的行政人员。在他的观点中,教师领导在管理学校和做出重大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他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制定学校政策方面,教师仍然是高层管理者的合作者,而不是取代者。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角色和责任的教师领导力不仅指向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和责任,而且强调教师应该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在课堂内外共同做出决定,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决策者。总之,只有教师能够充分参与活动,成为不同事件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教师的领导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实现。[3]

(二)强调合作与共同掌权的教师领导力

这类观点认为教师领导力不仅仅是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其核心是鼓励同伴互助,共同发挥教师领导力。学者利特尔(Little)认为,同伴互动为发展共同的想法和产生领导形式奠定了基础。罗森霍尔兹(Rosenholtz)更加坚定地认为,教师的同事关系和合作是在学校中产生积极变化的手段。合作共享是教师领导力的核心。教师领导力的前提是学校内部的权力重新分配,从等级控制转向同伴控制。在这种领导模式中,权力分散在教师群体中,强调同事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哈里斯(Harris)探讨了领导力、组织学习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教师在合作中的重要性,教师领导力的发挥有利于学校改进和促进学生发展。莱斯伍德(Leithwood)和简特斯(Jantzi)强调应将领导的责任和权力广泛分配给学校工作人员和教师,允许教师管理自己的决策委员会,保障教师的自主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为教师提供可以领导的机会。

综上所述,强调合作与共同掌权的教师领导力体现了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和领导层权力的分散和下放。教师不能仅关注自己个人的发展,更应该建立与同伴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合作,合作共享是教师领导力的核心。学校领导也要重视下级(教师)的决策观点,将权力广泛分配给共同决策的教师群体。因此,教师唯有与同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合作关系,教师领导力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发展教师领导力的障碍

教师领导力发展对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都是有利的。然而,要想在学校中真正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有学者划分了影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五大类”因素,分别是学校文化、学校结构、校长领导力、同伴关系和个人特定因素。本文在参照该学者描述的这些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等级结构背景下的组织特征,归纳出两种类型的障碍,分别是组织障碍和专业壁垒。

(一)组织障碍

组织上的障碍是指学校的结构性领导模式和学校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制约或阻碍教师领导力发展。受亚洲强调等级、资历文化环境的影响,阻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学校中的官僚主义和等级结构。

1. 学校的结构性领导模式制约教师领导力发展

当前学校采用的主要领导模式是结构性的、自上而下的。[4-5]学者博尔斯(Boles)发现,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中缺乏地位,没有正式的权威,这阻碍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利特尔(Little)进一步指出,在任何学校中,教师领导的可能性都取决于学校内部的高级管理团队是否放弃了对教师的实权,以及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被指定为某一领域领导者的同事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可以认为教师的领导力需要一个更加分散的管理方法,需要共同的决策过程。教师领导力的成功需要学校内部做出一些结构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高层领导就要放弃全部的控制权,相反是要通过引入共同领导,促进教师对学校教学的影响。麦吉(Magee)认为,来自SMT 的支持是教师领导力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这种支持,教师领导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为此,学校必须引入分布式领导,校长要鼓励教师发挥领导力作用,同时信任并激发教师发挥领导力的自主性。

2. 学校的科层制组织形式阻碍教师领导力发展

我国传统的学校组织是受长期官僚主义影响的官僚制度,官僚体制等级结构明显,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在一篇香港学者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描述的研究文献中,谈到了等级结构的科层制形式更强调上级领导者的地位,她描述说:“领导者拥有合法的权力,可以行使权威,影响、命令或指示下属(追随者)执行学校的任务,领导者(如校长、课程协调员、学科小组长)必须设计课程,让下属(教师)遵循和执行。”这就说明,这种等级结构依赖于具有权威的领导对追随者的命令,而追随者在执行课程任务时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这就意味着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即教师作为领导者的发展受限,因为在这种科层制的等级结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因此,在这样的组织中,教师无法担当领导者角色,而只能是参与者或执行者,教师接受“命令”并遵照执行相应的工作,尽管他们在课程实施层面上会有一些参与,但并未参与决策。

(二)专业壁垒

专业壁垒作为发展教师领导力的障碍,在这里主要是指同伴之间关系的不友好或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导致教师领导在团队合作中的壁垒形成,这种专业壁垒的形成往往会导致教师在执行领导力项目时变成追逐个人目标,忽视同伴合作。有学者指出教师担任领导角色有时会受到同事的排斥,这种排斥是教师发挥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障碍。利伯曼(Lieberman)等人在对17 名教师领导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观点,即教师领导的主要障碍之一往往是被同事孤立。研究表明,除非有共同的价值观作为支撑,否则教师领导力是不会发生的。这就说明了教师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对教师同伴合作至关重要,而这些共同的价值观首先是通过共同的(教学)讨论、观察和团队教学来形成的,因此,教师领导在合作团队中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共同为学校变革作出决策。教师领导力不仅要在合作的环境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且教师领导的任务之一应该是鼓励在学校建立合作文化,发展学校的共同学习。

三、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

教师领导力被认为是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有效的领导被认为是实现学校改进的关键要素。前文的研究中也归纳说明了发展教师领导力存在着障碍,这些障碍会制约或阻碍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因此,本文接下来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以及“如何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这两个问题,具体阐释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为什么要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

领导力的准备可以为教师的工作和满意度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一项关于香港准教师对教师领导力概念的审查文献中,作者发现,学校缺乏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空间,教师很可能没有为执行教师领导力做好准备,并且缺乏学校的支持。一些国内其他研究也发现,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新手教师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普遍存在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的情况。这意味着新手教师应对课程变革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的根基不稳固。因此,教师必须在入职前的早期阶段为领导力做好准备。当然,以上研究是针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准教师们提出了教师领导力准备的必要性,即在职前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的必要性。本文中主要还是探讨在职教师的教师领导力对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是学校组织中的主体,在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国外学者约克和杜克(York and Duke)对为什么发展教师领导力作出了总结,他们认为:①教师参与学校组织有助于学校的发展,由于学校行政事务的复杂性,校长会寻求教师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学或专业领域;②教师领导力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之间通过合作开展教学实践,实践过程中新手教师可以向老教师学习,并观摩老教师的教学来获得经验的提升,在合作交流中营造更加和谐、信任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③教师领导力对学生学术活动有直接影响,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可以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④关注教师领导力可以招募、留住、激励和奖励有成就的教师,认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贡献。[6-7]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当教师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包括校长和同事的支持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加自信的一面,而这种自信也让教师产生更加强烈的身份认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教师得到认可或支持时,他们的工作会是最有效的,从而有利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准教师们还是对已经在职的职业教师,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都是有必要的。首先,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为学校组织改革不断注入新鲜活力。其次,与传统的强调校长领导力不同,教师发展领导力具有很大的潜能,开发这项潜能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依据复杂性理论,社会矛盾的复杂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表明校长一个人无法决定如此之多的复杂的问题,必须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讨论、决策。也就是说,校长领导力需要下放到教师领导力来获得支撑。

(二)如何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

研究发现,教师领导力成功的因素包括校长的支持、强大的沟通能力和管理技能、对组织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学校系统中传统权力和权威模式的重新审视。因此,培养和支持教师领导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校长的支持

校长或教导主任在培养教师领导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校长领导力直接影响教师的学习,培养教师的领导力已经成为校长们的首要任务。因此,校长们需要鼓励教师发挥更大的领导力。为了培养教师领导力,应该实施包含教师意见的共同决策过程。同样,还有学者指出,校长需要建立支持教师领导力的基础设施,如建立专业学习社区,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

引用学者巴斯(Barth)提出的支持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学校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合作留出时间,因为教师们一旦担任了领导角色,备课和上课时间就会减少,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的。其次,学校需要为教师领导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教师领导任务的准备工作可能会因为缺乏后续行动而受到阻碍,因此,要使教师领导力发挥最大作用,就需要适当形式的专业发展,校长需要为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

2. 正式的领导力培训

在美国,针对教师领导的正式培训项目已经非常普遍,这些课程包括领导技能,领导技能又包括如与同事建立友好关系、进行组织关系诊断、处理变革、寻求并使用资源以及培养其他教师的技能和信心。培养教师领导者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必要的。有研究者指出,教师领导力经常在他们的领导责任和他们对同龄人群体的归属感需求之间出现冲突。要克服这些困难,既需要教师领导者具备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也需要改变学校文化,鼓励教师的变革和领导。

3. 营造协同合作的专业文化

教师领导力发展需要同伴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同伴合作有利于提升教师集体决策的效率。在中国的学校层级中,各种专业文化和不同的校长领导力实践会对学校成就产生影响,这些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校长维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教师同伴间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合作的专业文化关系,有利于集体合作和共同掌权,实现教师领导力的有效发挥。

4. 校长自身可以进一步掌握领导力的内容知识

一方面,通过内容知识和领导力知识的结合,校长可以识别更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并引导教师进行教学,促进教师领导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掌握至少一门学科和相关的教学过程,使校长能够与教师讨论教学,鼓励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

四、结语

教师领导力为合作、专业学习提供了机会,并对学校和课程变革产生积极影响,当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专业决策时,将有利于促进学校改革。关于准教师领导力的培养这个点,就是要让教师在入职前的早期阶段为教师领导力做好准备,这要求大学教育要重新定位教师教育,培养准教师领导力,从而避免新手教师在刚入职时出现迷茫,这是一个很好的重新思考教师领导力的领域,今后可持续关注此方面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领导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