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部分方言副词研究

2023-12-03 19:00陈清林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语气郑州副词

陈清林

郑州地处中原地带,东部与开封相接,西部毗邻洛阳,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将新郑划入河南郡,东汉年间,今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故市县,至公元前112年,管邑被划入中牟县,自此之后,“管城”之名逐渐取代了“管邑”之名,隶属于中牟县,直至北周。隋朝初年,将荥州改为郑州,后又改郑州为管州,公元606年,复称郑州,“郑州”之名,由此得来。

郑州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优美的风景名胜和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黄河穿城而过,母亲河畔是著名的黄河风景游览区,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景色壮观,历史古迹丰厚,文化遗产深厚。

郑州话内部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在蟹止两摄合口三等非组字,在老派方言里读[i]韵,而与老一辈人接触久的年轻人,在说方言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将“飞”读为[fi24],而在普通话里,飞的白读为[fei24]。在郑州方言里面像“墨”“泪”“硬”“横”这些字都有文读和白读两个读音。比如:墨:[mei24]墨水儿,墨镜;[mo24]墨子,石墨。泪:[luei31]掉泪,泪人儿;[lei31]眼泪,泪点。硬:[??31]这饼有点儿硬;[i?31]硬汉,硬盘。横:[xu?31]横住放,横住睡;[x??24]横线;[x??31]说话可横,蛮横。别:[bei31]别给;[bie24]别说了。在这几个文白对比例子中,前者是白读的语音形式,后者是文读的语音形式,而且可以明显感受到前者的口语化和方言化。

一、郑州方言里表示程度低的副词“赖好儿”“不咋”

(一)“赖好儿”[lai31 xaur24]

“赖好儿”是比较具有郑州特色的程度副词,如:

(1)你赖好儿吃点也比不吃强。

(2)你赖好儿整点就行了,家里都有。

(3)那衣裳你赖好儿洗洗就中了,那衣裳又不脏。

(4)你给那菜赖好儿热热就中了,天又不是老冷。

郑州话“赖好儿+可控量VV”后常跟短语“都中了”,强调说话者要求的量不多或程度不高,如“赖好儿热热”即加热的温度不用太高,不凉就行了,“赖好儿洗洗”即洗得不用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

另外,“赖好儿”也可作相对程度副词讲,用于形容词之前:

(1)这几年过嘞比前几年赖好儿强点儿了。

(2)这几年挣嘞比前几年赖好儿多点儿了

“赖好儿”修饰形容词表示事情前后的比较时,用“赖好儿”并非表示日子過得只强了一点儿,挣钱多了一点,可能日子、赚的钱比以前强很多,只是说话人的一种谦虚的说法。

“赖好儿”与否定副词“不”连用时,要放在“不”之后,常用于第三人称,如:

(1)一会儿她们就到了,你不赖好儿给你那屋收拾一下儿。

(2)这一弄就弄一晌午嘞,你不赖好儿吃点儿啥。

(3)马上就该考驾照了,你也不赖好儿去练车。

(二)不咋[pu31 tsA55]

辛永芬(2006)在《竣县方言语法研究》中认为,“不咋”是由”不怎么”合音后的儿化形成的。在郑州方言中,不儿化的“不咋”表示程度较低的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不怎么、不太、不是很”。“不咋”是词汇化在郑州方言程度副词中的体现,常用来修饰一些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等。例如:

(1)这个人确实不咋勤快,成天给家看手机,也不说上班。

(2)先别吃嘞,那肉还不咋熟,再叫煮一会儿。

(3)我也不咋会做饭,你就先凑合着吃点。

以上三例,第一句委婉地表达了说话者对“他”懒的不满;第二句表示食物还不是很熟,说话者提出要再多煮一会儿的建议;第三句的“我”并非真得不太会做饭,可能只是对听话人不会做饭的事实进行附和或是为了给听话人留面子的谦虚说法。

“不咋”修饰心理动词,表示做某事的想法或意愿不是特别强烈,如:

(1)她家离俺家老远,我也不咋想去。

(2)这个妞不咋好给人家玩,昨是见她自己一个人给那玩。

郑州方言的“不咋”后不能跟这些副词连用,而普通话可以,如:

(1)我对他的事情并不怎么太注意。

*我对他的事情并不咋太注意。(郑州方言里咋和太不同时出现)

(2)那时我对音乐还不怎么特别感兴趣。

*那时我对音乐还不咋特别感兴趣。(郑州方言只说不咋感兴趣,不加特别)

(3)这个点不怎么经常来人吧?

*这个点不咋经常来人吧?(郑州方言说不咋来人,不咋和经常不连说)

“不怎么”前还可以和“有点、有些”配合使用,用来强化程度浅的意义,“不咋”则没有这样的用法,如:

(1)这个手机用着不赖,就是电池有点不怎么耐用。

*这个手机用着不赖,就是电池有点不咋耐用。(郑州方言会说有点不老耐用,不说不咋)

(2)虽然有些不怎么情愿,他还是停了下来。

*虽然有些不咋情愿,他还是停了下来。(郑州方言说有些不老情愿)

二、郑州方言里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可”“怪” “通”“老”

(一)可[Kh?31]

郑州方言的“可”与普通话的“很”,和南方许多地区方言中的“蛮”意义相近,是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可”作为程度副词用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感情色彩,常用来修饰性质类的形容词和心理类动词,可以一同在句中作谓、补、状、定语等。例如:

(1)你是不是不得劲,你脸看住可红。

(2)这个衣裳看住可好看,我都想买了。

(3)嫩长时间都某见恁了,都可想恁。(某相当于没,河南话没读某)

(4)我不想吃,肚子可撑慌。

(5)俺家楼底下有个可大嘞超市,你过来就管看见。

“可”也常用来修饰动词性短语,如:

(1)这狗可有意思。

(2)这东西搁这儿可占地儿。

(3)他掐嘞可吃劲儿。

“可+V/A”通常是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语意重心所在。郑州话的“可”与普通话“很”相比具有很强的主观评价义。

“可”在河北邢台方言中也是比较通行的程度副词,语义上与郑州方言的“可”相同,但在用法上有所区别,邢台话中“可”所修饰的词后常要加语气词“哩”,如“可热哩、可有劲哩、可快哩”等,郑州话“可”后一般不加语气词,如“可热、可有劲、可快”。

(二)怪[kuai31]

“怪”在郑州方言中附加有惊讶、惊异或者满意的情感色彩义,或带有以前不知道,现在突然发现的评论、感叹语气。如:

(1)今儿天儿怪好,咱出去逛逛吧。(两个都说)

(2)这孩儿怪实在,就是不老会说话。

(3)你看他说话还怪有意思嘞。

(4)你看你说嘞,给人家弄类怪不好意思类。

“怪”在郑州话中通常与语气副词“还”共现,句末常带语气词“嘞”,更能加强说话者的惊讶、感叹等语气。如:

(1)这个衣裳看住不好看,穿上还怪洋气嘞。

(2)这俩小孩儿今天还怪听话,某打架。(河南话没读某)

(3)这西瓜还怪甜嘞。

(4)某想到你这个人还怪能喷嘞。

“怪”表示的程度虽然没有“可”高,但是比“可”表现的附加意义要丰富许多,郑州方言中,“怪”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

如普通话中能受“挺”修饰的“想、坏、支持、愿意”等词不能受“怪”修饰,而在郑州方言中它们都可与“怪”搭配使用。普通话的“怪……”后必须加“的”,如“怪好的、怪脏的、怪担也的”等,郑州方言的“怪……”后可加“嘞”,也可不加,如:

(1)你对他怪好(嘞)。

(2)这个小孩儿长得怪齐整(嘞)。

(3)土豆丝儿妙嘞怪中吃(嘞)。

(4)他这人说话怪有意思(嘞)。

(三)通[thu?24]

“通”在《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中被释为“副词。很;非常”,中原官话、晋语和西南官话中都有使用。“通”在郑州方言中常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前,表示程度高,在口语交际中语音重且长,带有强调的语气,经常出现在“还+通+X+住嘞”结构中,如:

(1)这才八点,还通早住嘞,一会儿再走也不迟。

(2)这鞋还通新住嘞,你咋可不穿了。

(3)这柿子还通青住嘞,他可摘了。

(4)他才镇大一点儿,还通能长住着嘞!(河南话,表明孩子还小

“通”后边修饰的谓词性成分一般是可发展变化的动作或状态,上面例句中的“天早、鞋新、柿子青、能长”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受“通”修饰的成分在感情色彩上多为褒义的或中性的,很少有贬义的,如:

(1)这件儿毛衣还通能穿住嘞,你可想扔嘞?

(2)你还通仔细嘞。

(3)你往后还通得操心嘞。

(4)你懂还通多嘞。

(四)老[lau24]

“老”表示逐渐产生了程度或水平超出一般的意义。同时暗含有“过于”的抱怨、夸张或者评价意义,整个句子表达确定的语气,如:

(1)这个衣裳袖老长,弄啥都可不得劲儿。

(2)他今天老使慌,别叫他去了。

(3)咱俩家离得又不是老远,十分钟就走到了。

受“老”修饰的词语可以是中性词、贬义词或褒义词,感情色彩没有限制,如:

(1)她吃嘞老快,我咋吃都撵不上。

(2)你还老厉害嘞,啥都会做。

(3)你就老笨?

句后常跟语气词“嘞”,相当于普通话的“呢”,前面也可与“还”连用,组成“还+老+AP/VP+嘞”结构,处于这个结构的“AP/VP”一般是褒义的或中性的,“还”表示预料之外,带有赞叹的语气,整个句子的程度会被削弱,语气轻松、随意,如:

(1)你还怪能嘞,啥都會跳。

(2)你还怪会烙油馍嘞。

但郑州方言的“老”没有这种限制,它可以修饰心理类的动词、动宾和状中短语等,如:

(1)天真黑,我一个人回家老害怕,咱俩一块儿回去中不中。

(2)他前几天可跟我说老想恁。

(3)他家老有钱,比不起。

(4)她可是老会说,某几个比得上她那嘴。(某等于没,读音问题)

此外,“老”在郑州方言中还经常用于反话正说的语境中,如:

(1)你脸着是老白,你去呗。(河南话读zhuo)

(2)你老厉害,不也是没弄完。

三、结语

方言内部有文白异读的现象,但是普通话对河南方言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些白读现象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交际之中,大部分只有听老人们交流,或者与老人们对话,才能发现某个字具有文白两读的现象。在普及普通话的影响之下,郑州话也在不断向普通话靠拢。可以大胆推测,郑州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将渐渐消失,逐渐与普通话会合。

猜你喜欢
语气郑州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梦启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