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角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3-12-06 04:00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五育专业人才数字

申 倩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具有创新、高效、低碳、低成本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尤其是需要拥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意味着许多行业都需要拥有数字化技能的人才进而适应和驾驭数字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本文以“五育并举”的视角探讨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特点入手,分析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其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

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有非线性关系,数字人才的聚集会加强数字经济对地方绿色技术创新的负面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质量教育[1]。

为了应对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一些文章提出了创新性的跨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开发区块链技术、制定课程学习地图等,以加速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培养[2,3]。

数字化背景下人才供求关系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了解决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一些文章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商业智能技术建立人才数据池,开展升级和再培训计划等[3-5]。Yin等人2018年的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数字经济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政策导向视角:朱翠玲,方明[6]从建设“数字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实际操作手段,试图解决欠发达省区IT人才缺失的问题。例如,政府可以提供IT培训课程,鼓励大学生参与相关实践项目,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以便创业者可以更轻松地创立自己的IT企业,从而促进IT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旨在提高IT人才和IT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为数字经济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产学研融通视角:王雅楠[7]从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核心能力和技能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雅楠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议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企业需求导向:李居英[8]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其对策,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还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因为学生毕业后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其他角度:吴画斌等人[9]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核”驱动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及王思霓[10]从青年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年人才培养的“三维驱动”模式,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此外,孙忠悦和张壮[11]探讨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孙宝军和赵俊岚[12]则围绕数据科学课程范围,以课程链视角,探讨地方财经类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数据科学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建议。这些观点都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表1表明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表2显示我国位居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速前列。表3反映我国对数字经济专业人才仍有较大缺口。因此,研究如何建立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解决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五育并举”视角强调从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角度,使数码技术和创新思维、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协作能力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

表1 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比重

表2 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2018—2020年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速

表3 中国企业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差距

二、世界各国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特点

(一)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从表4可见,各个大学课程设置都非常注重数字技术、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领域。一些大学还关注数字经济与社会创新、商业策略、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文化等社会科学的结合。数字经济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美国大学更注重数字经济的商业策略和技术,而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更注重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和社会影响。中国大学则更注重数字经济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

表4 世界各大学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部分)

(二)数字经济专业特点

国际化特点: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为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作出贡献。同时需要具备国际化战略理论,能够制定出适合数字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包括市场开拓、商业模式、国际合作等方面。

创新力特点: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型思维,能够发现和把握数字经济领域的商业机会,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开放式创新: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开放式创新的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技术驱动型创新: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技术驱动型创新的能力,能够深入了解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社会责任特点:数字经济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能够了解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了解伦理道德理论,能够在数字经济领域中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知识共享特点: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知识共享能力,能够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积极地分享和传递知识和经验,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共赢。需要具备知识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地管理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知识资源,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和质量。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理论,能够把握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三、基于五育并举思想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以德为先”“五育并举”的理念出发,人才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数字经济行业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字经济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数字经济业务流程及运营方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发展、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在培养方式上,强调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从“以德为先”理念出发,人才培养方式应建立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及学校三方协同育人作用。在智育方面提到新华三集团和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其中对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进行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和排名。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字经济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差异,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字经济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首先,要构建数字经济专业核心课程群,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资源。同时,要构建“课程群-课程模块-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其次,在专业方向课、选修课设置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以“知识-技能-素养”为目标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第三,构建数字经济专业核心技能模块,按照专业领域和岗位群设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第四,结合数字经济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兴趣爱好来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强调“五育”融合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主要阵地。课程建设强调“五育”融合,首先需要我们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实现“五育”的融合。学生成长过程中“五育”的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课程内容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五育”融合理念,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五育”融合教育。同时要做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关系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五育”融合理念,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劳育方面,提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其中发布了2022年数字化转型百项优秀案例,涵盖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字经济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创新,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字经济的参与意识和贡献意识。

(四)在教学方法改革上,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

开展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入新媒体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实践能力;开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竞赛项目等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评价改革上,健全多元化考核机制。目前数字经济专业人才评价还存在以考试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不全面、不系统等问题。因此需要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作为综合评价内容,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五)在考核方式上,关注学习过程,提高综合素质

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中,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如专业基础课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采取考试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在实践课程中,采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如“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践类比赛,以及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均应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过程记录。

(六)在教学成果评价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学习的主体变为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对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实践活动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促进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改变以往统一化、格式化、定量化、表面化、一元化等传统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强调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七)在师生关系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三师”团队

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打造一个以“双师”为核心的“三师”团队,包括高校教师、行业企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行业企业教师主要负责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制度、监督教学过程。“三师”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互补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从五育并举的视角出发,探索和实践新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数字技术创新驱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应用,需要数字经济专业人才有更高层次的数字技术素养。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科技素养需要通过更多类似互联网+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实验、人工智能实践等方式的教育手段,更好地推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二)注重实际落地应用

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技能和知识的落地应用,需要学校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针对未来社会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和产业需要进行专业化和实战化的培训,为学生提供实际落地项目,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互联网思维。

(三)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

数字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领域,国际化的视野和拓展渠道是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学校要搭建起与国际著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提供海外教育的机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

(四)强化公共服务链条建设

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公共服务链条的建设和完善,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和保障,包括学生创业、继续教育、职业咨询和就业服务等。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高需求和更大挑战。本文从技能育人、人文育人、创新育人、协作育人和领导育人五个方面完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多维发展需求。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也需要围绕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注重实际落地应用、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和强化公共服务链条建设等方面展开。未来的数字经济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技能、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这是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五育专业人才数字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答数字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数字看G20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