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防系统生命周期管理探析

2023-12-09 14:57粟家明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监理校园

韦 燕 粟家明

高校安防系统生命周期管理探析

韦 燕 粟家明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太极肯思捷信息系统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高校安防系统的建设过程普遍经历从产生构思到不再使用的生命历程,即系统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文梳理了高校安防系统从规划建设到消亡的全过程,共有7个主要环节:前期规划、咨询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系统运维、系统升级/消亡,以期为高校安防系统高质量建设、保障校园稳定、维护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些许建议。

高校安防;生命周期;管理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安防系统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31068-2014)、《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2021年)等标准规范的印发,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使高校应对校园突发安全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1]高校校园环境大、校区多、人员杂多,各类事故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校安防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进行梳理,以期为校园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技防”方面的建议。

一、高校安防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安防系统是技防和人防结合的系统,利用先进的技防技术和7*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特性,可有效弥补人防和物防的缺陷。但安防行业技术更替较快,很多高校建设的安防系统产品和技术参差不齐,安防效果不佳。

(一)安防厂商的解决方案不符合高校安防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

部分安防厂商在提出高校安防解决方案时,没有站在高校的角度全盘考虑安防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建设重点,不同程度地局限在自家的优势产品,错误引导高校采购使用高精尖设备,未能较好地实现已建和新建系统之间的报警和应用联动,导致信息孤岛,浪费财力、物力而又未能发挥安防系统建设的效果。

(二)高校实际需求不清晰,盲目升级补充设备

一是部分高校在酝酿安防系统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需求,盲目升级、补充高精尖安防设备,使校园安防系统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二是高校安防系统建设主要以高校信息管理部门或保卫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协调,但信息管理部门或保卫部门对产品、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了解不深,容易出现管理环节缺漏、建设效果打折扣等问题。三是一些高校资金有限,未能及时升级、更新必要的新系统、新设备,导致校园安防隐患点较多、隐患较大。

(三)高校安防系统报批经验不足

部分高校由于电子政务项目报审、报批经验不足,出现前期规划了很多应用系统,但因财政评审材料准备时间仓促、材料缺失及不够细致等原因,导致项目投资减少,无法达到预期规划目标。

综上,高校安防系统建设需要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全方位了解安防系统建设的特点,促进系统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发挥最大效能。

二、系统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1966年,美国雷蒙德·维农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美国对某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与美国产品进行竞争的时期、美国开始了进口竞争时期。[2]就产品生产而言,产品的发展也大致经历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即一个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

如果把信息系统看作一个产品,那么系统生命周期就是该系统从产生构思到不再使用的生命历程,即系统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系统的生命周期。高校安防系统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前期规划、咨询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系统运维、系统升级/消亡等阶段。在不同阶段,高校安防系统的管理重心各有不同。

三、高校安防系统生命周期的管理思路

高校安防系统可以根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安防系统在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作用。

(一)前期规划

高校安防系统项目前期规划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合理规划建设内容。

1.成立建设领导小组

在前期规划阶段,一般可成立高校安防系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安防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并通过建立灵活的内部沟通机制(如例会制度),及时掌握项目的开展进度,分析影响项目正常开展的问题并及时纠偏。

2.合理规划建设内容

高校安防系统项目前期规划的主要内容为明确建设目标、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建设需求,为项目建设明确重点、指明方向。高效、合理地规划建设内容的依据或信息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二是行业专家的专业指导意见,三是兄弟高校的建设情况、建设思路、成功经验,四是安防厂商、集成商提供的前沿技术、主流的解决方案、建设细节和不同厂商的技术优势。建设领导小组在全方位收集高校安防系统建设思路后,要召开专项会议进行研究、对比、筛选、论证、优化设计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安防系统建设需求。

(二)咨询设计

咨询设计一般指通过第三方服务单位,借助其专业知识为高校安防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协助高校完成政府审批等程序的过程。根据各级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使用财政性资金且达到一定金额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项目审批制,要求严格按程序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才能开始建设。[3]如广西高校安防系统建设投资超过400万元的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等环节。[3]这些项目前期工作单靠高校直属的相关二级单位并不一定能顺利完成,需要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单位协助完成,即咨询设计。

咨询设计主要体现建设单位的规划意志,并编制符合深度要求的文档,报相关部门审批。咨询设计在高校安防系统项目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用时较少,但如果不重点把控,极易造成后期建设达不到高校的预期。为此,建设单位要关注项目资金落实,还需把关建设目标是否体现、建设内容是否齐全、业务流程是否合适,并注重与其他内外部业务系统的交互对接,督促设计单位不要漏项,软硬件设备参数不能有品牌倾向性等。对需财政投资评审的项目,应在咨询设计合同中约定最终成果物,设计单位需按投资评审文档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尤其做好软硬件设备询价、设备参数深化、开发量清单细化等,最大化争取项目投资。

(三)项目招投标

高校安防系统项目招投标通常分为服务和货物两大类,服务主要包括前期咨询设计、建设、系统测评、等保测评等,货物主要包括软硬件设备采购、软件定制开发、链路租赁等。以下就服务和货物中部分招投标要点进行介绍。

一是前期咨询设计。对于在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内的项目,建设单位可采用询价的方式,选择有资质、有行业成功经验的单位负责前期咨询设计。

二是监理。监理单位是受甲方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第三方,要明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人员资质,并要求相关人员驻点办公,不允许出现无相关资质的驻场人员负责项目,最大化地保护建设单位(高校)的权益。

三是软硬件设备采购。通过货物招标的方式采购市场上主流的成品软硬件设备,在货物需求一览表中,重要硬件设备需明确具备何种功能、性能,是否需额外授权,同时要具备权威检测报告,并能通过标准协议与第三方平台(如公安天网平台)对接;软件产品需明确系统功能、系统性能、授权数量、使用年限,能否提供SDK开发包等细节。

四是软件定制开发。软件定制开发主要解决成品软件无法灵活满足业务需求的问题,在采购中需明确开发的功能,验收完成后提交源码,涉及第三方软件或中间件的,还需明确是否整体买断或还有版权使用费等。

(四)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承建单位按合同要求,建设招标采购范围内的软硬件设备,达到前期设计目标。一是在项目合同签订后,承建单位在落实人员、施工计划等必要前提下,由监理单位下发开工令。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建设领导小组需严格监督进场的监理和承建单位负责人,确保人员按要求到位,避免出现因进场人员经验不足而影响项目质量的情况。同时,建设领导小组还需根据项目计划及总体进度,及时关注重要节点,做好沟通与协调。三是承建单位按规范深化设计方案,细化校园线管路由、IP地址规划等内容。对新建校区,还应与基建部门协调,明确诸如消防风管与弱电桥架位置规划等内容。此外,承建单位需按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文档清单提交各类过程文档。四是监理单位要做好“三控两管一协调”,即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全面地组织协调。涉及隐蔽工程的,监理单位需现场旁站监理,对材料质量进行核查、拍照,形成可追溯的监理文档。

(五)项目验收

项目验收是以项目合同、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标准规范、监理资料等为依据,深入核实、检查项目招标范围内各项工作或活动是否已经全部完成、可交付成果是否令人满意,并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文件中的工作,分为初步验收、竣工验收等。

初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初步验收完成后,承建单位可进行用户培训,并开展系统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由建设单位、用户、承建单位、监理单位等组成验收小组,依据合同,验证设备和系统功能是否达到预期,对项目的各部分出具相关记录并形成整改报告。承建单位根据整改报告进行整改,试运行结束后形成试运行总结报告。对于定制开发和过滤报警类信息的,在试运行期间需充分收集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承建单位统一整改,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予以开展项目竣工验收。结合以往经验,如果系统没有开展试运行或试运行时间较短,潜在问题不容易暴露,一旦项目完成验收,资金拨付后,承建单位往往消极处理建设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

竣工验收一般由本级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或邀请行业专家组成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建设内容进行验收;建设单位要敦促监理单位或聘请第三方做好验收咨询服务工作,按要求归集各类资料,方便审计和后期查阅;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需按要求将验收材料报本级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等相关部门备案。[3]

(六)系统运维

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系统运维。系统运维在安防系统生命周期中用时最长,良好的运维可发挥高校安防系统的最大效能。高校需加强运维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一是由一名固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安防系统的日常管理;二是组建一支3~5人的技术团队,熟练使用安防系统;三是制定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并常态化演练。在日常维护方面,高校要做好故障分级和建立响应处理机制,可依托运维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安防系统故障情况,动态了解故障处理进度,同时避免故障处理过程中存在监管盲区。高校还需加强知识库的建立和使用,将过往的应急事件处置过程和故障处理数字化,既能在人员更替过程中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又能为后续系统扩容和升级提供决策支撑素材。

(七)系统升级/消亡

结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及信息化设备更换周期,安防系统的使用年限通常为5~6年[4],即超过6年的安防系统一般采取逐步升级或直接另立项目建设的方式替换现有设备。在高校安防系统的升级改造过程中,要以维护高校校园安全和稳定为出发点,以智能化为手段,进一步发挥高校安防系统的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1]这些应急管理重点工作的实现,离不开“技防”。本文认为,要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高校校园安全风险,从生命周期角度探析高校安防系统各阶段的管理要点,方便高校在校园安防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所侧重,力求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EB/OL].(2019 -111-30)[2022-05-01]. https://www.ccps.gov.cn /xtt/201911/t20191130_136558.shtml.

[2]张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31-36.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政办发〔2021〕21号)[EB/OL].( 2021-03-30)[2022-05-01]. http: //www.gxzf.gov.cn/html/gxyw/t8405803.shtml?share_token=cde74c03-1279-4203-9160-34d9c02e195a.

[4]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通知[EB/OL].(2017-03-01) [2022-05-01]. http://www.gov.cn/xinwen/2017-03 /01/content_5172016.htm.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监理校园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