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2-09 02:35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22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郭 鹏

( 盘锦辽油宝石花康复医院康复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

脑卒中疾病属于临床治疗神经系统性疾病中较为常见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以及致残率较高,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发展中,较为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凸显患者临床症状基本为运动功能障碍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是重点以及难点内容。 脑卒中是因为脑部受到突然间血液的中断,导致急性的、缺血性的发作,其中脑卒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就是瘫痪。 常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训练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方法,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效果不佳且作用较缓慢[1]。 早期阶段,进行康复干预措施对患者恢复效果进行优化,提供肢体功能改善支持。 本研究利用的治疗措施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康复措施之一,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 在中医角度中,脑卒中偏瘫隶属于中风范畴中,原因在于在康复干预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主要原则可确定为活血活络。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针灸以及穴位按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康复产生重要作用。 此种治疗方式可为患者提供重要反馈信息,患者治疗过程中获取正确训练措施,同时会有皮肤的经皮电极收集腹直肌、大腿肌肉的收缩力度,患者可以通过屏幕很直观的看到自己肌肉收缩力度和收缩肌肉的部位,还可以再通过反馈信息指导患者正确调节肌力、锻炼肌肉[2]。 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例。 对照组中男患者13 例,女患者7 例;年龄50 ~70 岁,平均年龄为(62.31 ±5.87)岁;病程1—5 个月,平均为(3.12 ±0.89)个月;偏瘫部位:左侧9 例,右侧11 例;卒中类型:脑梗死11 例,脑出血9 例。 观察组中男患者12 例,女患者8 例;年龄51 ~71 岁,平均年龄为(62.43 ±5.98)岁;病程1—6 个月,平均为(3.23 ±0.91)个月;偏瘫部位:左侧8 例,右侧12 例;卒中类型:脑梗死10 例,脑出血10 例。 2 组基础资料经计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相关诊断标准;初次发病者;患者精神处于正常状态,沟通顺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研究事项并签署同意书等相关文件。 (2)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发病前有行动困难者;患者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史。

1.2 方法

对2 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预防脑水肿、改善脑部循环。 在常规治疗工作中,首先是饮食干预以及日常生活措施,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将此作为基础制定符合患者喜好的饮食计划,根据饮食摄取原则,主要食物为高维生素以及低脂低盐等。 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开展口腔清洁工作。 结合相关研究资料,患者出现吞咽异常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7%左右,一般情况下会造成误吸误咽或者是营养不良等,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患者面临死亡威胁。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训练的内容和目的,告知患者训练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事项,全程耐心,护理工作需满足循序渐进原则。 提高进食能力。 脑卒中患者进食过程中,需确保姿势正确性,进食过程中抬高床头,升高侧肩部,在膝关节下方位置垫高,避免食物产生逆流。 心理干预以及睡眠干预措施,脑卒中患者发病较为快速,存在较高病死率和病情危重情况,一些患者家属不了解护理知识,激发焦虑等不良心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主动接触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强化两者之间的交流效果。 患者提出疑问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掌握患者内心活动变化,确保心理疏导针对性。 出院期间,护理人员同样需告知患者注意问题,开展健康宣教指导工作,可利用电话随访或者是上访方式等,掌握患者心理情况以及生活情况,更改错误生活方式。 借助科学化的护理措施,注重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缓解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可协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确保规律性,晚饭后,患者禁止使用刺激性饮料和食物等,针对存在严重睡眠障碍患者,需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使用催眠药。 基于常规治疗基础,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措施。 主要内容有姿势正确,床边坐起训练以及常规性康复训练等。 迟缓期令患者处于双手交叉,通过侧面的肌腱对篮球等物品进行侧抱,以增强患者的肌肉能力。 观察组患者处于痉挛期需借助分指板,改善手指屈肌的畸形情况,实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让患者保持坐姿姿势,将电极片放置在患者瘫痪肢体部分,生物刺激反馈仪器连接后,患者可观察显示屏上的肌肉运动产生的信号,在接收声音信号后,患者需按照医嘱,对上肢以及下肢的各个肌群进行训练,训练制定动作,干预措施完成后,对最高肌电信号进行记录,将其作为下一次干预的标准,患者逐渐突破,训练时间设置为15—20 分钟,每3 分钟休息1 分钟,每天2 次,每周次数需要>5 次。 3 个月为2 组患者的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如下:(1)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4]对比2 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 总分42 分,分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成正比;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5]对比2 组患者机体痉挛程度,总分16 分,分数越高则提示患者机体痉挛情况越严重;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6]评估2 组患者平衡情况,总分46 分,分数越高则提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强。 (2)采用肌电图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阶段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数值,内容分别为正中神经部分、尺神经部分、桡神经。 (3)采用Fugl-Meyer 量表(FMA)[7]对比2 组患者治疗前后阶段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 上肢部分功能总分设置为34 分,下肢部分功能总分设置为66 分,Fugl -Meyer 总评分100 分,数值越高,提示患者运动功能状态越好。 (4)运用秒表计算2 组患者治疗前后起立- 行走测试(TUG) 速度。 采用Barthel 指数(BI)[8]组间对比2 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标,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软件为SPSS 21.0,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 经计算,P<0.05,提示其数据差异在统计学研究中,有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CSI 和BBS 评分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 组患者NHISS、CSI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处于更低水平,BBS 评分则升高,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均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CSI 和BBS 评分比较(±s, 分,n=20)

注:*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时间NHISSCSIBBS治疗前 27.13±1.0113.98±0.6824.19±3.18对照组治疗后 20.11±2.09* 10.59±1.06* 33.66±3.89*观察组治疗前 27.26±1.0613.96±0.6224.23±3.29治疗后 14.98±2.65*# 8.77±1.35*# 40.15±2.65*#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 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传导速度均变快,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更快(均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s, m/s,n=20)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比较(±s, m/s,n=20)

注:*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时间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对照组 治疗前 60.08±2.3160.58±1.6160.37±1.41治疗后 64.48±3.51* 64.79±2.13* 64.54±2.87*观察组 治疗前 60.09±2.2760.13±1.5860.29±1.35治疗后 66.89±3.47*# 66.96±2.54*# 66.88±3.01*#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 评分结果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 组患者上肢、下肢及FMA 总评分均升高,且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均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结果比较(±s, 分,n=20)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结果比较(±s, 分,n=20)

注:*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时间上肢评分下肢评分 Fugl-Meyer 总评分治疗前 20.68±1.0930.13±1.4850.68±2.96对照组治疗后 27.95±2.03* 36.98±1.84* 61.55±3.67*观察组治疗前 20.73±1.1530.09±1.5450.77±2.98治疗后 31.69±1.54*# 42.55±2.18*# 72.54±3.85*#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TUG、BI 评分结果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 组患者TUG 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BI 评分则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TUG、BI 评分结果比较(±s,n=20)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TUG、BI 评分结果比较(±s,n=20)

注:*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时间TUG(s)BI(分)对照组治疗前265.78 ±5.8750.23 ±3.47治疗后154.29 ±5.24*61.47 ±3.16*观察组治疗前264.91 ±5.8450.19 ±3.59治疗后126.87 ±4.98*#66.95 ±3.25*#

2.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指标与对照组不显著,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肌力指标为(1.48 ±0.51)分,下肢肌力指标为(1.45 ±0.46)分,对照组上肢肌力指标为(1.16 ±0.47)分,下肢肌力指标为(1.13 ±0.44)分,观察组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见表5。

表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指标比较(±s,分,n=20)

表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指标比较(±s,分,n=20)

组别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1.03 ±0.35 1.48 ±0.51 0.97 ±0.40 1.45 ±0.46对照组 1.07 ±0.38 1.16 ±0.47 1.02 ±0.41 1.13 ±0.44 t0.3462.0630.3902.248 P>0.05<0.05>0.05<0.05

2.6 2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见表6。

表6 2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s,%,n=20)

表6 2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s,%,n=20)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 12(60.00) 7(35.00) 1(5.00) 19(95.00)对照组 10(50.00) 4(20.00) 6(30.00) 14(70.00)χ24.329 P<0.05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可实现自身调节,对环境变化进行适应,在运行过程中,其会发挥神经元轴突侧枝芽再生作用,也可以采用休眠突触激活等措施,这一阶段患者受损神经部分可将重塑信号作为传导,基于神经生理学知识以及形态学等理论知识,恢复患者功能。 在选择康复措施过程中,其基础部分是患者大脑中枢神经,借助可塑性原理,为患者提供适当训练以及科学性的治疗措施,应用在重建大脑皮层反射功能上,患者可恢复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可有效提升。 脑卒中疾病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较高,在脑卒中疾病中,产生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是偏瘫,极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 现代医疗领域中,患者康复治疗工作中的重点是肌力水平提高,完成运动功能恢复。 传统临床治疗工作重视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锻炼措施延续时间长,因此患者训练依从性效果不佳,康复锻炼效果相对较差。

偏瘫是很多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之一,偏瘫患者生活自理有困难,为了患者更快康复,对其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十分有必要,但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但其治疗效果过于缓慢,且患者自我参与感较弱。 在中医学领域中认为,脑卒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较为虚弱,临床干预措施需要将补虚固本以及活血化瘀作为主要治疗方式,针灸措施可有效调畅气血,发挥活血化瘀作用,患者大脑血液得以循环,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改善,穴位按摩措施可有效疏通经络,优化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可松动关节粘连以及缓解肌肉痉挛。 临床实践中,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神经肌肉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其通过仪器的刺激来帮助患者调节身心,在仪器的助力下,患者通过多次练习来改善不适,此外还可在显示屏中观察到自己的肌电信号,增强信心,有助于关节的复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BI、上肢、下肢及FMA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UG 则短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使用此种治疗措施注重患者运动功能改善,包括直立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与贾楠婕[9]等研究结果一致。 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使用过程中通过相应肌电接收设备,对患者产生自主性收缩肌肉过程中的信号进行记录,并以此为源,利用视觉或者是听觉方式提供相应反馈信号,患者以往难以意识的体内功能变化情况,可转化为清晰意识的视听信号,过程中医生指导作用联系自身训练,可对不随意功能进行控制,起到治疗作用。 因为反馈信息的产生是脑细胞活跃,控制肌肉电信号,随意控制骨骼肌部分,极易掌握自身调节,所以患者容易学会得到矫正。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NHISS 评分、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机体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与谢碧灵[10]等研究结果一致。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是将人们难以意识到的肌电信号逐渐放大,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信号,患者经过显示器设备可有效感知信号,通过视觉通路可将信号反馈到中枢,兴奋传导通路以及突触,提高强度。 患者针对此种信号有意识自身调控,调控特定肌群能力得以掌握,此种治疗措施经常被用于改善瘫痪肌肉功能。 常规康复治疗措施是借助被动运动方式,对瘫痪肢体的伸展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进行提升,患者平衡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得以改善,瘫痪程度较重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远期效果难以满足患者的期望。 肌电生物疗法会经过肌电反馈设备对患者肢体运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收集,电信号会转换为强电刺激,借助动态化信号阈值对瘫痪肢体肌肉收缩程度进行控制,反馈系统需提升刺激诱发点,加强患者提高肌肉收缩的意识,患者瘫痪肢体常规难以完成的动作可以逐渐完成。 肌电反馈疗法主要优势是通过设备处理将肌肉细微变化反馈到患者,患者亲身体会肌肉变化,依据医生专业性指导,在不断自我学习以及自我训练过程中,对神经肌肉进行调整,形成相应控制模式。 肌电反馈疗法较为简单,患者极易掌握和接受,临床证实治疗效果,逐渐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生物反馈疗法。 患者肌力不充分,肌张力数值上升,产生异常能动模式,出现协调功能障碍,出于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实施低频电刺激疗法不能保证患者主动参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即使可提高患者感觉以及肌力,但难以恢复患者运动协调性以及稳定性,中枢控制难以恢复,治疗效果评估也缺乏相应标准。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需要患者在反复机体刺激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感觉以及本体感觉输入后,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方式,患者的感觉以及肌力可有效提升,但患者的运动协调性以及稳定性并不容易恢复,经过刺激患者大脑皮层休眠突触以及相应潜在性通路,突触体系得以重建,感觉兴奋痕迹较为强烈,通过重塑运动靶细胞主动闭环通路,中枢神经系统的瘫痪肢体控制作用得以恢复。 此种治疗方式通过生物反馈方式取代本体感觉器,发挥反馈作用,在患者配合条件指令后,同步化刺激动态预制,在体外连接感觉运动反馈环路,大脑可重新进行学习行为,中枢神经系统在控制运动功能过程中可进行激活。 在连续监测EMG 信号后,对患者每块肌肉的活动情况进行准确了解,针对异常运动模式可进行正确矫正,重新固化正常运动程序,产生较好效果。 此种治疗方式的高敏感性,并不可见关节活动瘫痪肌肉功能恢复效果。通过此种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肌力,临床效果显著。 治疗效果提升的重要原因是肌肉产生肌电信号,基于反馈疗法干预,将其及时反映到大脑皮层,处于中枢神经的驱动信号可将信息及时传送到肌肉感觉中枢,逐渐建立反馈环路,患者有效实现正常肢体运动。 经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原因为经过功能性电刺激实现机体生成肌电信号,刺激大脑皮层,在重复刺激作用下可构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患者恢复中枢神经功能,有效改善肢体运动障碍。基于此,利用针灸或者是穴位按摩等措施可恢复患者偏瘫部位的感觉神经功能,运动准确性得以提升,同时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或者是偏瘫部位的血液粘稠性,血流速度提升,关节活动情况有效改善。 除此之外,利用穴位按摩等方式可利用手法等按压相应部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加快,神经兴奋性得以调节,神经细胞营养情况改善后,局部僵硬情况缓解,疏通患者肢体经络,实现功能障碍改善,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机体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直立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研究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