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置结合镜像训练对股骨干骨折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2023-12-09 02:35于海艳李双秋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22期
关键词:镜像骨干患肢

于海艳 李双秋

(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23 )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会使患者产生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还会致使患者肢体畸形、丧失肢体功能。 目前临床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从而使患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加速后续康复质量。 但在后续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会存在排斥心理,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所以在这时接受正确的康复干预,对后续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镜像疗法属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这种训练方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以平面镜作为治疗设备针对康复训练人员的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行走功能。 随着镜像训练的普遍,一些骨折患者恢复后为了避免跛行也可以采取这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激活患者大脑皮层,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恢复阶段患侧肢体长期没有得到运动,这也使其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减弱,无法实现有效的感觉反馈,为了更好的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可以借助错觉方式让患者运动输出和视觉反馈,更好地提升患者行走功能。 目标设置理论可以正确引导患者使其朝着预定方向进行,从而加速目标实现,该理论在医学康复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合并镜像训练能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使患者通过视觉反馈模仿平面镜中健侧肢体的运动,从而促使患肢功能恢复[2]。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目标设置结合进行训练在股骨干骨折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0 例,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1∶14;年龄23 ~65 岁,平均年龄为(44.02 ±7.65)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0∶15,年龄24 ~66 岁,平均年龄为(45.01 ±7.03)岁。 观察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纳入标准:选择经X 线检查确诊为股骨干骨折;知晓本次研究同意参与研究;个人资料完善的患者。 (2)排除标准:排除具有精神障碍;存在其他骨组织损伤;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 主要分为饮食康复、肢体功能训练、健康宣教、以及后续药物治疗等。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设置结合镜像训练。 (1)康复人员需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掌握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后续康复训练内容,了解康复训练重要性。评估患者患肢术后存在的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结合患者术后情况为其制定短期康复目标以及长期康复目标。 短期目标能够促使患者尽快实现,从而加速康复治疗,对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 镜像训练则是在桌面中央放置平面镜,使患者保持平卧位,下肢放置于平面镜两侧,患肢应朝向镜子正面,健肢朝向镜子反面,保证患者能够观察到镜中健侧下肢的成像。 患者需要在康复人员的辅助下展开下肢功能训练,主要包括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屈伸等。 术后需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难度和训练时间。 患者可以通过观察镜子中监测肢体的运动成像来想象患侧肢体的动作,从而进行动作循环训练,每天2 次,每次20 分钟,每周需训练5 次。 患者在接受镜下训练后,康复人员需对其进行训练功能分析,观察患者训练后与训练前存在的差异,对训练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使康复训练方案更为完善。 (2)借助目标设置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了解每天训练任务,始终按照训练标准进行。恢复阶段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被动训练,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初期接受镜像训练能够使患者患侧肢体肌肉得到拉伸,可以正常行走之后,患者就可以进行被动训练,主要包括屈膝、直腿抬高、腘绳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及脚趾训练,刚开始训练时应始终保持轻柔训练。 患者在训练中不应感觉到疼痛,从而更好的对肌肉进行舒缓,加速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肿胀和静脉血栓。 训练一段时间后即可提升训练强度,主动训练内容包括主动伸直,膝关节屈曲、脚掌着地行走、平衡练习等。 而后即可在前者训练方案上增加单腿站立、靠墙下蹲、上下楼梯、弓步及负重行走等。 患者在不同阶段完成训练目标任务后应给予其肯定,提升患者康复自信。 (3)关节运动的主要支撑来源就是肌肉,为了更好的维持关节稳定,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起到改善作用,使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 但如果接受不正规的康复训练指导则会影响股骨干愈合情况,使患者感到疼痛,延长痊愈时间。 术后几天患者有概率产生深静脉血栓,因此接受被动功能性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身体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血栓形成。 同时进行目标设置干预可以制定康复训练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升患者训练依从性和积极性,强化康复效果。 患者在早期接受多种轻度运动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加速血液循环,随后借助镜像疗法进行行走训练,改善行走功能,强化对股四头肌的锻炼,提升关节稳定性。 接受正确的目标设置干预可以让患者在不同阶段都能完成康复训练目标,不断提升患肢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2 组患者康复前后关节活动度。 观察2 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屈曲、外展、内外旋。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康复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康复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关节屈曲度、关节外展度、关节内外旋度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屈曲度、关节外展度、关节内外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康复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s,°,n=35)

表1 2 组患者康复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s,°,n=35)

组别屈曲外展内外旋康复前康复后康复前康复后康复前康复后观察组49.86 ±8.7756.23 ±8.9425.87 ±4.6934.55 ±4.2125.01 ±5.2330.48 ±4.34对照组48.95 ±8.6725.87 ±4.7226.07 ±4.6529.71 ±4.5224.79 ±5.2827.71 ±4.42 t 0.43717.7670.1794.6360.1752.645 P 0.6640.0000.8580.0000.8610.010

3 讨论

目标设置理论属于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表明设置短期目标可以发挥自身激励作用,从而将个体行动方向确定,使个体行为不断朝着完成目标迫近,保证结果与目标设定相一致,加速目标实现。 而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设置目标来辅助患者进行后续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认识到自我需求,通过完成短期目标来激励患者达成长期目标,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 镜像训练属于一种视觉反馈治疗方法,利用镜像神经元系统,对于动作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模仿来提升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引导患肢活动。 患者在观察镜像的时候视觉效应比触觉效应更为强烈,这时机体会出现一定的积极调控产生同一动作的感知,加速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控制信号,进一步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情况[3]。 镜像视觉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因为股骨干骨折产生的疼痛及肢体僵硬等问题,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接受镜像治疗后其下肢疼痛感及不适感均有所缓解。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骨折痊愈最初行走的时候会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一侧肢体出现跛行的情况,同时患侧肢体还会因为长期没有接受运动出现肌肉萎缩,因此为了更好的使患侧肢体得到良好恢复,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 关节功能性训练及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软组织软化,避免肌肉僵硬和萎缩,强化患侧肢体力量,改善跛行的情况。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将平面镜沿着患者身体正中矢状面放置于双侧肢体之间,患肢应朝向镜子正面,健肢朝向镜子反面,患者在接受镜像训练的时候应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辅助,患者可以参照健康一侧肢体做出相应动作,并不断观察健康一侧肢体的运动幅度。 镜像疗法最初开始应用的时候主要应用于上肢训练中,在下肢训练中较为少见,随着相关人员不断研究镜像疗法在下肢功能障碍中的优势,发现股骨干骨折患者在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接受镜像疗法其恢复速度更优,且长期效果较好。 但是在训练过程中镜像训练无法对患者下肢肌张力产生改变,因此为了提升后续康复训练质量,还应辅以力量训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训练目标。 目前镜像训练包括几种类型,观察镜子中健康一侧肢体运动成像的时候患侧肢体会模仿运动;健康一侧肢体运动成像的时候,患者可以想象到患侧肢体与其一样运动,但不存在肢体运动;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肢体运动成像辅助患侧肢体运动并使患侧肢体与健康一侧肢体运动保持同步。股骨干骨折患者在后续接受治疗的时候主要以第1 个和第3 个为主,镜像疗法需要始终保持运动输出和感觉输入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实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再做判断[4-5]。

股骨干骨折患者会因为其自身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升级使大众对于手术治疗的认可度更高,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增加,种类更多便于选择。 早期骨折手术主要为解剖复位、实现内固定、无创操作、术后早期无痛活动,进行解剖关系重建,复位骨折断端,使骨折块之间存在的微动得到清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坚强固定效果。 而随着骨折手术的发展,又提出了生物学内固定的新型理念,主要标准为对远离骨折部位展开复位,从而更好的对骨折周围存在的软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尽量不牺牲骨折周围血液供应来实现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对于内固定物的选择,重点使用弹性模量低且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尽量减少内固定物与骨皮之间的接触;缩短手术时间。 这种骨折手术操作标准不但可以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同时也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后续并发症的产生,对于骨折愈合有着积极影响。 患者在受到股骨干骨折后会接受外固定或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患者会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关节僵硬、患肢肿胀严重影响肢体功能。 因此患者在康复早期需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从而提升关节功能恢复速度。 这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康复服务,能够辅助患者展开术后康复,进一步提升术后康复质量。股骨干骨折属于骨折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及砸伤中。 股骨干骨折主要是小粗隆下至股骨髁上的骨干连续性中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随着近几年我国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发病率提升。 股骨干属于人体的重要负重骨之一,股骨干可以在复杂负荷下实现强力支撑,前倾弧度为13 ° +7 °,从上端圆柱形朝下方逐渐变形,至髁上呈三角形,属于承受轴和弯曲负荷区域。 大部分股骨干骨折主要是因为暴力损伤导致,若患者在骨折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就会导致人体主要承重作用减弱,直接影响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 髓腔内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在股骨干骨折的时候会朝外侧流出,导致大量出血,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而脂肪则会经过内环境进入血液,造成脂肪栓塞,产生一系列后续症状。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其对股骨干骨折认知水平发生了转变,骨折手术逐渐成熟,手术器械更加先进,术后恢复较快都成为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原因。外固定架、内固定手术、髓内钉属于当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其中内固定手术可以对骨折断端轴向加压,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髓内钉手术属于中央夹板式固定,应力遮挡作用可以消除且抗扭转力较好,较高的轴向负荷,稳定性更强,可以加速骨折断端早期愈合。 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来说,绝大部分均选择手术治疗,但在术后会存在较长的恢复期,在这一时间段患者无法下床走动,因此这也影响了患者患肢运动功能。 长期卧床虽然能够保证患侧肢体骨折断端不会错位,但后续仍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例如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降低等。因此在术后早期需要尽快实现患侧肢体的康复训练,进而有效避免患肢出现关节周围黏连和关节僵硬等问题[6-7]。 股骨干骨折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治疗和石膏外固定。 牵引治疗这一手段曾经用于股骨干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该治疗方式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 常见的牵引治疗方式主要依靠皮肤和牵引带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牵引力,对于股骨干骨折的骨牵引治疗是胫骨结节牵引和股骨髁上牵引,这种牵引可以始终保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在牵引后期需要定期进行X 线检查,从而更好的确定骨折断端情况,了解牵引效果。 接受骨牵引治疗后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断端周围组织在肌肉收缩力作用下产生相互挤压的情况,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复位难度,避免出现切口皮缘坏死,但是使用牵引治疗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 石膏外固定治疗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其塑性较好,更加轻便,优点较多。 外固定支具主要适合股骨中、股骨远端2/3 骨折,对于近端骨折效果较差。 牵引治疗法和石膏治疗法还可以联合使用,从而对骨折断端进行复位,提供多重稳定性,但非手术治疗复位时间较长,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大众对于并发症的深入认识使其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更为科学合理,非手术方式目前已经淡出大众视野,但其治疗理念仍存在于后续治疗中[8-9]。 股骨干手术治疗中的外固定架治疗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重度污染的开放性骨折、存在广泛软组织损伤和挤压伤的骨折有着较好的效果。 该治疗手段采取半针固定方式,能够减少固定针穿过肌肉组织的次数。 该方式对于股骨干的支撑仅限于平面稳定,而无法提供股骨干足够稳定。 因此该治疗方式可以配合牵拉成骨技术使用,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稳定性保护,加速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 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属于骨折手术标准的体现,在微创内固定系统和微创经皮内固定不断发展后,钢板内固定技术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但其治疗方式仍占据较高地位。 钢板内固定主要固定产品有桥接钢板、锁定加压钢板、解剖钢板等,上述钢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在以钢板为主展开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时候,锁定加压钢板使用次数较多。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属于中央夹板式固定方式,经由股骨解剖轴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分摊负荷,具有一定的抗轴向应力。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目标为患者在术后可负重行走,尽量缩短卧床时间。 基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钉中心固定强度更强,遮挡和弯曲应力更小,对于长骨干骨折更为适合。 交锁髓内钉属于髓内钉的发展产物,可以解决偏心固定、手术中对内侧皮质的损伤的问题成为了又一主流手段。 交锁髓内钉外翻角及弧度较为特殊,符合生物学骨干形状,能够提供完整股骨3/4 的弯曲刚度,更为贴合,完整度更好,使其可以在轴向上承担超出体质量4 倍重的力。 交锁髓内钉为了使股骨干重新连接,需要在骨折远端和近端分别设置2 枚锁钉,用以减少扭力臂长度,提升旋转稳定性[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康复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关节屈曲度、关节外展度、关节内外旋度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屈曲度、关节外展度、关节内外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目标设置结合镜像训练能够加速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改善关节活动度。

猜你喜欢
镜像骨干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镜像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镜像
骨干风采展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镜像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