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2023-12-10 07:31卞新民
小学生 2023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卞新民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的意识及观念,但是部分教师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导致在教学活动的创新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教师带来一定启发,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并且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容分析

(一)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人们进行交流沟通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语言的灵活运用,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1]。

(二)语言思维能力

什么是语言思维能力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就目前的语文思维能力而言,其主要包括: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等。由于这些能力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为其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语文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围绕各种各样的篇章进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采用语文赏析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并达到教学目标。语言审美能力又被称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受年龄及生活经验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好奇心旺盛,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很感兴趣的情况。低年级学生还会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而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形象有趣,学生置身其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感官刺激,发现学习的魅力及乐趣,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3]。

在进行教学情景创设时,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确保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创设的教学情景也要有新颖性,使学生能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情景教学法,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教授,虽然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生动,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角色表演过程中会严格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表演,而不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所以无法深入理解这篇文章在讲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制约。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将理解这篇文章当作前提,然后实施上述的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形成相应的体验及感悟,对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相关资料聚集在一起,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将其制作为动画视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动画视频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由于动画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快速集中起来,并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感性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根据看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生动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既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也可以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对自主学习进行优化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自我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4]。然而,就目前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思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对自主学习教学进行有效优化。

就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所以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需要适当给予学生引导。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为学生接下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教一些方法,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并按照他们的差异特点进行小组划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留出3 ~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对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自主阅读完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小青蛙,你会觉得天空有多大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进行深入思考,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物利用起来,通过制作一个井看天空,从而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问题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所以学生可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及掌握,可以对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感受。不过,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45 分钟,在这45 分钟的时间里,教师不仅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教授,还需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然而,过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有可能会出现课堂上讲解不够全面、教学进度被拖延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搜集、查阅,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魅力及乐趣,形成辩证思考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对自主学习活动进行优化,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使其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强化实际应用

生活与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且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巧妙解决。只有通过不断应用,才可以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强化,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实际应用进行强化,确保学生能够在全方位得到成长与发展[5]。

例如在教学《端午粽》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进行了解。在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计算机、图书等利用起来,对端午节的来历等资料进行收集,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且有着各自的想法,所以在制作手抄报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在学生绘制完手抄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端午节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及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调查走访活动利用起来,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邻居家走访,询问其是否知晓端午节的一些知识,并进行详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好动的特点,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使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由此可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析及研究,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四)开展高效的游戏教学

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入游戏活动,来确保学生能够在游戏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新颖性,从而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为语文课堂的深层次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选择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以确保所有的游戏活动能够发挥出效用。

例如在教学《比尾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文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并且在课前结合实际情况制作一些动物尾巴的卡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先讲解知识,然后引入该游戏,使学生在明确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对动物的尾巴进行猜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被调动起来,也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对更多动物的尾巴进行了解。同时,由于这样的游戏活动较为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可以对知识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游戏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使其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此可见,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强化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创新教学活动效率及质量的目的。

(五)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

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关。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相对敷衍,甚至未将评价重视起来,使得学生不太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教学活动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a、o、e》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在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机会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进行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时间与空间,使其进行自主的朗读练习。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及鼓励,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应的评价。又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邀请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给予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应的反馈,明确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从而为其及时有效地创新自己的观念及想法提供保障,为其对相关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反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及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创新,并且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上日程。然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如何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成长与发展,是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上述内容就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开展高效的游戏教学、将实际应用重视起来、对自主学习进行优化等,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