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城市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2023-12-10 22:31潘一禾
杭州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京都文人风景

在如何守住中国众多古城之历史风景的问题上,国内的争论一直是激烈和尖锐的。而在这类争论的国外对比案例中,一定会在历史风景保存得很好的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城之外,提到离我们更近的日本旧都京都。

人们赞誉京都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几千年前的动人画面与今天看到的实情实景仍然基本相同。行走在京都的每一个转角,看到的都是大自然赐予与社会风俗的完美融合,跃入眼帘的都是享有悠久历史的人文风景。这本日本学者奈良本辰也的《日本文化论:美意识与历史的风景》经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译后,书名改成《京都流年——日本的美意识与历史风景》,因为作者确实是用诗性散文化的笔调撰写京都的风物审美发展史,强调日本国民普遍具有的美景喜好和生活美学讲究。

奈良本辰也先生认为:日本“固有文学的诞生”是在迁都京都之后的平安时期。为数众多的小说、日记、随笔、短歌等,都“根托于心,而华发于词林”。当时,中国唐宋诗文已经传到日本,读者甚多,但这一时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摆脱“中国式读法”,京都的文学、佛教、绘画、雕刻、书法都渐渐有了“日本的读法”。不懂汉语的作家艺术家,把唐宋诗人学者们格调高妙的文章读成日文,写成不失中国意蕴和格调的好日文,成为学养深厚的本土文人和学者,他们成就了普及高雅文化的事业,也成就了日本文学的高品质,比如“足以矜夸世界的《源氏物语》”。

这本书一开场,其实就从国际视野看日本何以是日本。作者强调京都真正有自己的文化,是从“平安时期”开始呈现与中国“不同的独立姿态”,说明一种逐渐脱离外来影响的本地风光和生活文化,才可能启动日本自己的“历史风景”。作者写道:“京都的风光恬静安详,又在千变万化之间尽显细腻纤柔——就在那里,同样细腻纤柔的文化诞生了。”京都虽然主要是政治中枢,但“京都之外是找寻不到文人的”。京都养育了众多文人,而与权贵相悖的文人更喜爱耽游在风雅的世界。于是,京都的自然风土与文人的探访纪行,就赋予了京都丰富和浪漫的名胜古迹,慕名而来的后人又不断地探访前人的遗迹与往日的时尚,他们的感慨与追寻又激发了新的创作灵感,并发现了京都文化的基本美学特点是含蓄。京都体现的是洗练的艺术,就绘画而言是留白,“隐藏着花的才是真正的花”。

当下,已经行走世界放眼天下的中国人,会感叹全球各地的地质地貌竟然如此大不同:沙漠、北极、赤道、孤岛……但不同的地理环境各有各的不幸,适合人居的条件则有相似的幸运,就是有青山绿水,气候宜人。但日本学界在19世纪末引入西方地理学之后,就用一种与“他国”对照甚至是对抗式的思维,主观上自觉地强调日本山水的独特性和日本风景的举世无双。比如该书译者陈言先生在译后记中介绍说:志贺重昂1894年的《日本风景论》就提出遍布全境的活火山和植物的多样性是日本“勇壮”风景的代表和民族审美力的“原动力”,和辻哲郎1935年的《风土——人类学考查》还认为中国辽阔无边的平原和长江大河是单调、无变化的空洞构图,日本的风土则小巧灵活、富于变化。由此可见,奈良本辰也先生认为京都这个地方是日本真正有自己的文化的开端,也是强调日本式“历史风景”就是日本文人和普通人对身边的自然风貌有了自觉的自爱。这种自爱甚至不惜攻击他者文化之风土民情,有意撇清自己与他国文化的互惠关系。

从今天的角度看,日本旧都京都的文化特点就是随处可见的数不清的古今景点,以及所有居住者都是这些自然风光和社会历史文物遗址的热爱者、建设者和守护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家乡之爱,本身也是仍在延续的历史风景的一部分。这本书写的是京都历史上的各种有趣人物和文化事件,但更集中于那些尽心尽力的开创性、开拓性时刻,作者追述了许多追随者独特的贡献、走心的欣赏与不遗余力的传承。应该说,这种对自己国土的挚爱和悉心维护,同样也会吸引外来游客的强烈好感和真心尊敬,毕竟每个拥有不同自然风光的民族都有着相似相通的家乡情怀。

在这本20 万字的小书里,作者以中国汉字“青朱白玄”命名的四章,写京都的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建筑街道、庭院餐厨、民风民俗、茶道、花道、酒道和武士道等有趣的生活方式,写它的城市文化开创时期、延续进程和维护特有文化的各种方法。作者的行文充满了非凡的个性气质和优雅丰沛的审美情绪,并且对尊重热爱自然、信手建造的庭园尤为赞赏,对各种造物的局部与整体和谐关系尤为重视。在他的笔下,庭院有思想,山水即道行。京都的生活魅力就是将无趣的世界变得有生趣、有乐趣、有美意,让有追求、有梦想的灵魂拥有安居之地。扩散开去,京都对日本其他城市的影响就在于她让国民们更重视“美景”和审美带给人们拥有精神世界的最大意义。所以,作者也强调各种有趣的活法都因载道而美,赏花、品茶、饮酒、绘画、书法、园艺、种植、戏曲、弹唱、表演包括武士、剑客,都必须因为体现出隐藏着的“道”“气魄”或内在价值,才能够打动人们的灵魂,丰富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

总之,虽然这本让城市风景进入历史叙述的专著,对有的读者是文化研究名著,对有的读者是旅行日本前必读,对有的读者是因封面之纯美意境而爱不释手的书。但再换个角度,我们可以通过这位名作家笔下的“京都流年”看看日本旧都的城市自信是怎样建成的,看看日本人的文化自觉是怎样炼成的。

猜你喜欢
京都文人风景
京都湾处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京都好咖啡
宋代文人爱睡觉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文人与石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京都访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