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轮新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探索
——以松江新城统筹城乡创新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例

2023-12-21 21:48王振亮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特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松江区松江新城

文 王振亮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特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

一、上海提出聚焦“五个新城”建设的总体背景

(一)上海市政府提出“五个新城”“六个聚焦”的政策要求

2021年3月,上海市“十四五”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大会召开,要求推进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和南汇新城等“五个新城”建设,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五个新城”、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举措,是上海面向未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杰出案例。

上海市要求“五个新城”建设,对重点任务落实“六个聚焦”:聚焦“产城融合”,统筹产业基地与新城建设;聚焦“功能完备”,完善新城的基本功能,实现基本功能均等化;聚焦“职住平衡”,完善住宅空间布局和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绿色低碳和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聚焦“交通便利”,打造“一城一枢纽”,加快形成与外省市联系直接高效、新城之间网络顺畅、新城内部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聚焦“治理高效”,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精度和效能以及城市的韧性。

二十多年前的2001年,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1〕1号)颁布,曾提出了郊区“一城九镇”试点建设的方略。为什么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又重新提出了郊区重点建设“五个新城”的战略举措?是始于怎样的考虑?

(二)上海的新城建设现状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国务院于2017年12月批准了新一轮规划《上海2035》,上一轮《上海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以下简称《上海2020》)于2001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颁布实施。

在《上海2020》中,提出规划至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1600万人左右。2004年优化完善和确立了“1966”城乡体系:“1”是指一个中心城,以上海外环线(S20)为界限,外环以内是中心城,面积约664平方公里,要求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左右;“9”是指9个新城,分别是南汇新城、奉贤新城、金山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嘉定新城、宝山新城、闵行新城、崇明的城桥新城,9个新城规划总人口控制在540万人左右,其中松江、嘉定和南汇新城3个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至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66”是指60个左右的新市镇和600个左右的中心村。

《上海2020》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导向和上海强中心的综合吸引力,上海中心城及其毗连区发展迅猛,而郊区的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487.09万人,超过了《上海2020》1600万常住人口的控制目标的55.44%。

《上海2020》实施的9个新城,靠近中心城区的宝山新城和闵行新城发展迅速并融入中心城,成为主城的功能区;远郊区的几个新城却与总体目标相差较大,仅有松江新城达到了预期的人口规划目标,其常住人口2020年为81.22万人。嘉定新城常住人口69.65万人,奉贤新城常住人口40.12万人,青浦新城常住人口40.27万人,南汇新城常住人口36.75万人。南汇新城显然与80—100万人口的目标差距巨大。

经济方面,2020年上海市GDP38700.58亿元,人均15.561万元人民币,折合人均2.256万美元;松江区2020年GDP1620亿元,人均8.483万元,是上海市平均值的54.51%;嘉定区GDP2488.4亿元,人均13.566万元,是上海市平均值的87.18%;奉贤区GDP1190.19亿元,人均10.43万元,是上海市平均值的67.03%;青浦区1194.01亿元,人均9.39万元,是上海市平均值的60.34%。

一方面,全市超额实现了总体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差距较大,郊区的9个新城中有6个没有实现新城人口的规划目标。在经济方面,由于汽车城落户嘉定区,只有嘉定区的人均GDP接近上海市的平均值,其他各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仅是全市平均值的50%—70%。出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中心城越来越集聚,郊区则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三)国内外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要求

1.中美贸易争端和国际冲突促使上海加快产业转型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工业总产值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美国占19.4%。美国自1894年起工业总产值就成为世界第一,世界第一的帽子戴了116年后被中国终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美国政客的高度警惕。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亚洲再平衡战略”,至此美国开始加大力度遏制中国的崛起。

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工业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又一突破。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独树一帜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全球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越来越引发欧美政客的激烈打压,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迟滞了中国某些高新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上海作为我国城市GDP总量排名第一的经济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在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全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4267.90亿元,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5505亿元的27.58%,上海口岸进出口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

由于国际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等原因,中国进出口增长幅度减缓,上海关区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全年上海关区(2022年改口岸为关区,范围不变)货物进出口总额77152.32亿元,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的18.3%,比2019年下降了9.28个百分点。

202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59714.46亿美元,占全世界工业增加值的28.3%,占全球比重比上年增加0.5%;美国工业增加值37173.5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7.6%,占全球比重比上年增加2.2%;日本9157.12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4.3%,比上年下降了1.3%;德国8603.44亿美元,占全球比重4.1%,比上年下降了0.3%;俄罗斯6297.4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3.0%。中国不可能无限期地成为不断扩张的世界工厂,上海同样也不能无限期地成为不断扩张的国际贸易“货栈”,上海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2.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是落实国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总体形势的变化,2020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提出“五个新城”建设,是落实经济“双循环战略”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和上海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阶段性总纲领。

二、松江新城的“先发效应”和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设现代化,毫无经验可循。先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其先行试点和“先发效应”带来的各行业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五个新城中,松江新城是“十五”计划期间启动的“一城九镇”试点建设中的唯一新城,自2001年启动建设至今整二十余年。期间发展与上海同步,诸多方面领先于郊区,充分体现了“先发效应”。

(一)松江新城试点建设的“先发效应”

2010年5月12日,在松江新城南部高铁片区规划建设座谈会上,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说:“松江新城建设十年了,回顾起来,当时松江向市委、市政府请战,实际上无论是城区的基础条件还是产业发展情况,嘉定当年都明显好于松江。但为什么“一城九镇”新城试点选在松江?因为嘉定是在老城里面进行调整发展,而松江既有区位优势,又是在沪杭高速以北建新城核心区,是不动老城建新城,另外,很重要的是,当时松江规划做得最深、最细,工作做得最扎实。所以选择松江作为试点。”

“松江十年磨一剑,领先两个‘五年计划’,就要始终起到一个表率、领头羊作用。松江新城十年试点是成功的,可以总结。一是规划基本不走样,建设和规划保持了一致性,这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说明当时的规划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规划是科学的;第二个方面我们建设者有科学态度,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如果规划不好,实践中间你就不得不调整。二是松江新城,从规划到建设的中间环节,即城市设计、项目设计是成功的,而往往是在这些环节上容易出问题。三是松江新城在建设过程中间,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先行,这是一个亮点,值得总结推广的。四是松江新城总体功能的多元化,特别是有了一个大学城,就带来了很多的功能,这是非常成功的。”①

松江新城建设的成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特征。

松江是上海的西南门户,历史悠久,有“上海之根”“文化之源”“沪上之巅”的美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县。1998年松江县撤县建区,开启了大都市功能区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2000年,松江辖区有20个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松江区有常住人口64.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9.55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约18.01万,农业人口约31.54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30.89亿元,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7亿元;农民纯收入6262元/人。

2000年的松江城区人口约10万人,“十里长街”,10平方公里,是上海郊区最大的县城。

2022年,松江有6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3个国家级功能区(国家级佘山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松江综合保税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750.12亿元,可比下降4.3%,财政总收入533.13亿元,下降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31亿元,下降11.5%;常住人口195.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84.66万人。

(二)松江新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松江新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跨越

松江曾经是传统农业大县,是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1992年自主建设上海市第一个工业区,工业化建设获得较大的发展。

从2000年到2022年,松江区经济与全国一样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30.89亿元增加到2022年1750.12亿元,增长了13.37倍,同期全国100280.1亿元增加到1210207亿元,增长了12.068倍;

财政收入由2000年21.2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533.13亿元,地方财政由12.07亿元,增长到221.31亿元,分别增长了25.053倍和18.335倍。

外贸出口总额由2000年10.75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352.656亿美元,占上海出口额2547.42亿美元的13.8%。增长了32.81倍。

2.实现分散的乡镇建设向“产城融合”集约式发展的跨越

松江原有农业大县的产业结构,其城镇建设形态就是以适合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乡镇和县城的服务职能。撤县建区新城试点建设以后,要接纳市中心的工业产业转移和大学园区的疏解,成为上海的重要功能区。松江有上海市唯一的佘山等丘陵山水资源,并因此拥有国家级佘山旅游度假区,有第一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松江新城的产业布局和居住生活等配套功能,区域布局较为合理,市民居住生活在区域中间,产业园区在城区两翼,形成了“一城两翼”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3.实现配套功能不全向“功能完备”方面的跨越

2000年前的松江,是一个10万人口居住的县城,仅是满足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本配套功能;到2022年,成为大都市的有机功能区: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上海第一条郊区轨道交通9号线,上海第一条城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以及立体化的高速公路和地面公路网络,完善的电力、能源、水务、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网络;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有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等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有十二所大学和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初级教育等完善的教育体系,有体育场、文化中心、博物馆、科技馆等一系列人文和社会活动场所,文化事业、民政事业、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2018年,松江区成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4.实现“三废污染”向“生态宜居”和国际花园城市的跨越

20世纪90年代,松江区的工业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几乎没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置能力,新世纪初,某些台资企业的工业废气污染还时常困扰着市民。自2003年起实施多轮“环保行动三年计划”,彻底清除了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污染”和实现了“污水纳管,雨污分流”,松江区已经打造了绿色低碳和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2006年,松江新城获得联合国相关组织颁发的“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称号,是国家级文明城区、国家级优秀园林城市、国家级水利生态示范城市等,松江新城居住区的绿化率达到46%,水面率达到10%,是老百姓引以为自豪的环境优美的城市。

5.实现出入困难到出行“交通便利”的跨越

松江地处上海西南,2000年之前,仅有城南的沪杭铁路和城北的沪杭高速公路,进入市中心城区的仅有三条道路,而且道路等级比较低,交通出行困难。到2022年,松江区具有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直达每个乡镇,村村通公交,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是郊区新城最早建成通车的。

松江新一轮规划中,市级松江南站铁路枢纽开工建设,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加快建设松江区与上海市主城区的多个联系通道,加快建设与其他新城之间的交通网络,加快松江新城内部的南北向交通联系,加快“四网融合”,建立和完善便捷的全方位立体化交通体系。

6.实现多头管理到网格化“治理高效”的跨越

松江新城建设的先发效应,带来外省市务工人员快速增长。2000—2010年期间,常住人口由64.12万人增长到158.24万人,10年增加了94.12万人,每年增加9.4万人。新增人口的快速导入,造成了原有多部门、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系统的混乱,俗称“十七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为强化社会治理,松江在全国和上海率先开启了“大联动”“网格化”的社会综合治理行动。社会综合治理行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先导,公共场所和道路交通系统监控的全覆盖;以多部门联合行动、网格化分片治理、基层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化通信技术手段为保障,建立和完善了定位准确、事实清楚、影像证明、反馈迅速、综合研判、及时处置、治理高效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松江区由社会综合治理向政府部门延伸,比较早地提出了“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以及“多网合一”“多格合一”等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三、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松江新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精心谋划,用规划引领区域发展

总结过去二十年的成功经验,首要的一条是用规划引领区域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根本保证。这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都重视城乡规划工作,用先进的规划理念来引导发展,用先进的规划技术促进发展,用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发展,用规划的行政手段协调发展。

从1996年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采用国际招标方式进行公开的方案征集,法国的公司获得优胜方案,初步奠定了新区12平方公里的规划结构。

2001年松江新城试点启动,市政府要求规划设计方案要进行国际招标,为此邀请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共5家规划设计公司进行公开竞标,经过各国设计师们3个多月的现场调研、规划设计和专家团队的综合论证,选定英国的规划设计公司方案作为新城建设的实施方案。

良好的开端和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使得松江区在历次的区域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中都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用先进的理念引导了地区发展。

(二)通过制度创新加快项目的实施建设

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灵魂。松江新城规划建设,作为“十五”计划期间的试点,市有关部门与区政府提前做好了顶层设计。按照批准的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十五”计划期间要求基本建成36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规模。而2000年松江城区约有10万人口、10平方公里,可见5年内建设的压力有多大,困难有多大。

为加快实现五年基本建成松江新城的要求,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达不到要求,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首先是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松江新城采取了“四个街道六大公司”的制度创新。街道办事处管理社会与公共事业,国有六大公司管项目建设,其中四家公司分片开发管理,两家专业公司分别负责城区主要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的扩建,以及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设和站点开发。其他的各类开发建设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松江新城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所有的建筑安装、市政基础设施、环卫绿化等建设等事项。

松江新城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行业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制度创新。不仅仅是关于建设方面,在投融资领域、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动迁安置政策、农民户籍转市民的社会保障领域、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城市基础设施运营领域、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建设领域、引进人才和社会保障等多多行业多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创新成为松江新城发展的灵魂,松江新城成为创新之城。

(三)通过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发展促进新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工业现代化。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是工业化,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没有地区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同样的,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强力支撑,就不会有松江新城今天的成就。

2001年实施的60平方公里的松江新城,仅是居住型的新城,紧邻松江新城两翼,还有新城东部40平方公里的松江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西部20平方公里的松江科技园区,这属于市级的产业功能区,2013年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上海实施“173产业工程”。规划了嘉定、青浦、松江共三区17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并要求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2年的基础上三年翻一番。

2005年底,松江如期超额完成GDP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由2002年的180.08亿元增长到456.38亿元,工业GDP由114.51亿元增长到307.26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000多亿元增长到2000多亿元,出口额由22.97亿美元增长到157.86亿美元。

202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90.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496.9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逆势增加至1619家,超过浦东位居全市第一。外向型经济逆势增长。全区引进合同外资22.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实现到位资金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9%。

四、统筹协调、城乡一体是松江新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14亿人口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三大产业统筹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中的短板,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就解决了农民长期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问题。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非农就业的农民逐步转移到城镇居住,原有的村落逐步归并、平移,多数拆除并搬迁到新城镇。因此,“三农问题”将逐步得到全面解决。

(一)加快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松江区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工业化建设。松江区的工业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镇镇冒烟,离土不离乡”的粗放式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松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周边的苏南地区。随着浦东开放和“南巡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松江于1992设立了上海市第一个工业区——松江工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随后的几年里,20个乡镇分别设立了1—2平方公里的松江工业区分区,到1998年撤县建区时,松江20个镇共有22个工业分区。

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个工业分区,各个乡镇大力招商引资,工业企业逐步在产业园区内建立起来,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工业企业就业,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初步实现了就业转移。

2.中级阶段——“优商选商,重点建设”的集约式发展

2000年初,国务院批准设立松江出口加工区,当年批准,当年封关运行,当年有出口产品,成为全国各地出口加工区的标杆,2001—2005年,松江出口加工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的50%以上。松江新城全面启动建设,松江大学城七所大学正式开学,地铁9号线开工建设,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南院、五星级酒店开工等一系列有利于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使得松江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世界知名企业、世界500强的企业等,纷纷落户松江工业区。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不可能满足所有投资商的落户要求,因此就要“优商选商”,通过反复比选,选定符合总体产业导向和技术先进以及资本雄厚的知名企业落户。同时,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工业三废处理要求更高,而新城两翼的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所以招商的重点区域都集中在国家级园区。

3.较高级阶段——“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转型升级发展

“十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在产业发展上,确定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在工业布局上,撤销了“两镇合一”后未保留镇的工业分区和部分镇级园区。松江保留了12个园区,撤销了12个园区,建设用地减量达2789公顷,占全区现状工业用地的33.6%。这些工业用地,承载着近5000家各类企业,理论上需要全部拆除,做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

2014—2017年,松江区共减量化建设用地1305公顷。仅2017年,松江区全年整治拆除违法建筑708万平方米,关停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1033家,建设用地减量495.6公顷,生态用地增加295.5公顷。

(二)加快耕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992年开发建设工业区之后,松江的工业发展非常快,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工厂就业,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抛荒或者粗放式的耕种。地方政府及时应对和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松江区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2012年2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松江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重视”。这是对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牵头所写的《关于上海市松江区农业体制改革建设家庭农场的专题报告》的批示。2022年,松江区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称号。松江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耕地向农业大户的集中

区政府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经过与耕地承包者面谈、摸底和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耕地向农业大户集中”的具体措施,农业大户向耕地承包者以适当租金租用耕地,由农业大户统一经营和管理。

闲置耕地向农业大户集中的做法,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效率。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农业大户旱涝不均,有的规模过大,又转包外省市农民,有的经营不善,出现亏损,要求退还耕地,引出新的矛盾和其他问题,如种子问题、农药化肥问题、农业机械问题等。

2.中级阶段——农业向适度规模家庭农场的集中

2007年,松江区启动新一轮农业改革,松江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时,提出要对标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探索培育和建立松江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松江工业化发展水平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松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基础比较好,综合考虑粮食价格、土地租金、生产能力、规模效益等因素,适合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已经成熟,区政府出台了《松江区关于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意见》。

一是确定了每个家庭农场100—150亩的适度规模。这个规模的确定,首要是考虑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只有2—3人,只限于本村集体组织成员(后期发展到镇级集体合作社成员),完全是自耕农,禁止转租和雇佣人员,以当时的机械化水平,100—150亩家庭农场的规模是合理的。当然也有不少家庭农场主希望扩大规模,有能力可以经营300—1000亩或者更多;但是,家庭农场的主要纯收益来自政府补贴,为体现公平公正和共同富裕,所以政府确定了这个适度规模。二是建立和健全服务规范。针对当时农机服务以个体农机户为主、队伍松散、作业无序、集体农机服务队缺乏动力和活力的情况,制定了《松江区家庭农场(粮食)农业服务规范》,从技术指导、农业作业、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田间管理、信息和气象服务等各个方面建立了明确的规范。

3.高级阶段——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全产业链及其服务体系

农业现代化是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体系和第三产业的供应链体系,核心是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施药、除虫、除菌、除草等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收获加工运输储藏体系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

松江区的农业现代化,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基本是实现了以下九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一是高质量农田耕地生态建设的标准化;二是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的标准化;三是运用新技术,实现生产及加工过程管理的标准化;四是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施有机废弃物与畜禽粪便生态化处置的标准化;五是构建土壤质量改善监测体系,实施农田土壤质量监测的标准化;六是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七是农业种子化肥农药等配套供应体系的标准化;八是职业农民培训与竞争上岗的标准化;九是农业支持政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松江区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加快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县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2022年5月,国家颁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县城不但是新型工业化的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的载体。

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离土离乡农民进入县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并落户县城,安居乐业。同样的,经营规模农场的现代农民,也可以落户县城或者中心镇区,从而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松江区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城镇化率是上海郊区最高的,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87.58%。2000年,松江区有农业人口31.54万,约10万户,村落中的农民宅基地约有12万户。这其中多出的2万户是2000年以前进城或进镇的农民闲置的。到2020年,松江区已经拆除或动迁安置了10万户以上的农民,目前剩余不足2万户宅基地。经全面摸底调查,这2万户农民,超过80%的家庭主动要求政府给予动拆迁安置。要么进镇,要么到中心村,要么货币化安置。

松江区的九亭镇、泗泾镇、新桥镇、洞泾镇、佘山镇、车墩镇、小昆山镇和中山街道、永丰街道、广富林街道等10个街镇全部实现了农民城镇化和中心村居住。其他4个沿黄浦江农业镇,到2025年逐步实现城镇化和中心村居住。

注释:

①以上讲话资料来自松江区委办公室整理的录音资料节选。

猜你喜欢
松江区松江新城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郊外の学生街・松江区で暮らす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
新城
骑马到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