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2023-12-23 08:19宁,崔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数字

李 宁,崔 铂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现代化蓬勃发展,而数字化转型则是高职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新坐标。在数字化技术对高职教育现代化进行赋能的过程中,各个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承担着各自的责任。面临多种价值的矛盾与碰撞,职业院校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成主流价值观的共识,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共同的“力场”,从而提高现代教育应对数字化变化的能力,让高职教育能更好地与数字生产力相匹配,并推动数字生产力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发挥出技术的推动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最终提升高职教育“德才兼备”的育人价值。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价值

(一)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的数字转型对提高高职教育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到新的阶段,高职院校要实现“数字化”,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重视数字化改造,促进“智慧校园”发展。高职院校要实现“数字转型”,就离不开“智慧校园”的建设。在学生管理中,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全天候、可视化的智能管理平台,对全校教学、学生考勤等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在校园生活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校园生活监测和管理的智慧平台,以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建设为基础,实现以数字凭证进行多渠道支付、校园认证等,从而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构建便捷、智慧化的校园生活场景,大大提高其管理的水平与效率,进而为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二)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向“互联网+”方向发展,有利于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与传统信息化相比,数字化具有多端联动、跨部门整合、数据互通的特征。通过引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构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数字化平台,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以互联网为基础,对网络课堂进行开发,构建出视频、音频、图片及PPT 等多种呈现形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出智慧学习环境。同时,通过校际间、校企间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数字化水平和覆盖范围,构建适合于“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从而使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产教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充分利用各类数字技术,推进产教融合的每一个环节均实现数字化,这将会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彻底变革,从而提高产教融合的现代化程度[2]。例如,在市场营销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收集到市场销售数据以及企业日常经营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职业教育的供给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精确匹配,从而可以消除在校企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信息错误,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性[3]。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

在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时,必须持科学的态度,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有科学的认知,这是高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4]。然而,就当前形势而言,有关各方对于高职教育的数字化改革还未形成科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误解。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部分高职院校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性知识及相关政策精神,认为数字化转型很遥远。第二,学校把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同于高职教育信息化,将其看成是在新发展时期的“新称谓”“新口号”。第三,部分高职院校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针对少数地区的重点院校、示范校、名校的事情,只是在较小规模上进行,与其他的一般、薄弱的学校无关[5]。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有所增加

在数字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必然会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成本、学生学习成本。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有关工作,高职院校会对学校基础设施、数字技术设备、配套软件资料、在线教育平台、教材、专业教师培训等进行全面改革和更新,而这些会大大增加学院的资金投入;学生方面,学生个人要为电脑、智能手机、网络及收费的线上教育服务等支付更多的费用[6]。不难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基础与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而这些资本投入和消费支出为学校、学生带来了较大压力。

三、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重视防范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风险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巨大的风险与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人”在教育领域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步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人”正逐步被数字化技术所控制。第二,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持下,各类隐私在数字化技术“窗口”中更容易被曝光,隐私安全和数据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第三,人文内涵、情感教育和生活教育正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教育空间”。第四,对于学习者来讲,主体性越来越弱,自主思维能力并不高,个性精神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7]。为此,这就要求在有序推动高职院校数字转型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其中的风险与危机。想要准确理解、掌握和防范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与危机,就必须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遵循教育发展、学校办学、数字化转型的客观规律,强化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制度建设,构建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提升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应对能力,以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来化解这一系统的数字化转型风险,避免因这一风险而为其他领域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多方协作,加速构建高职院校数字转型环境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是高职教育数字化育人的主阵地与实践场所。加速构建高职院校数字转型环境:一要根据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再生成、交互、共享等特性,将学习资源在数字化共享平台上发布,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8]。二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突破高职教育的时空局限,创新高职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加速构建“第三个虚拟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约束地在这一虚拟学习空间或虚拟社会网络中进行同步学习、互动学习和适应性成长。三要开发和应用面向生产岗位的数字体系平台,将传统学徒制、学校教育等模式转化为面向生产岗位的数字能力开发平台,使企业技能大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指导学员学习,掌握生产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四要创建具有自我反省功能的数字个性化学习体系,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并且可以与其他的人分享和交流,还可以对此进行持续的总结和反思。五要积极投入充足的资金和设备,为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中的数字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保障相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得到提高,全方位支持高职院校做好数字化转型工作,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目标。

在数字化技术引导与支持下,高职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数字化共享平台都将会有较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的数字转型环境必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后期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效果奠定基础。

(三)持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标准将高职院校教师的数字能力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其评价依据是线上与混合教学能力、数字技术对教育管理的赋能能力、数字技术与转型发展产业前沿知识与能力[9]。据此,笔者提出构建高职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与能力提高的基础架构,并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方向。需要明确或者说清楚的是,这些都在动态发展,学校将会处于一个阶段运行或者多个阶段并行状态。即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通过政府与高职院校的系统、全员、定期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力。二是政府、学校、教育研究部门要科学地制定教师质量胜任力的衡量标准,将数字能力融入教师职业标准与教师评估体系中,使评估杠杆更好地起到引导、激励与诊断的作用。三是在适应数字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加速对高职院校教师组织与管理体制进行颠覆式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等都会随着新的变化而发生系统改变,甚至对其进行重新的设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从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尽量消除数字化技术对教师发展所造成的异化倾向。

(四)应用数字化技术调节数据生态

数字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生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大数据与本校教育教学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对数字化教育教学各类平台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构建和完善育人平台的过程中,始终将可持续性和可共生性原则贯穿其中。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种数字设备,收集汇总学生行为数据、学习成绩数据、网络行为数据及社会互动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和转化,形成专业的“数据库”,用来分析学生思想动向、个人行为和思维状态,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在宏观上调控数字化的教育生态[10]。除此之外,在数字变革背景下,科技与人文的博弈也需要共同进行,不能一味追求“技术至上”。在构建全校范围内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及时赋予学校党委、团委、宣传、教务、学工等部门适当的权限,以大数据作为思想引领、教学实践、生活服务的载体,稳步推进“互联网+思政”。此外, 智慧服务赋能教育信息化管理,以专业思政课教师指导和媒体思政操作的规范为一体,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思政中的渗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深度,促进思想政治安全潜移默化发展,为各类思政情景创造更为优良的数字化环境。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只有注重数字化转型,才能推动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持续发展。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得到国家的支持,高职院校在相关教育及管理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不断提高教师数字化创新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数字化改革以及学校现代化、数字化治理目标,真正打造全新的数字化职业教育新生态,为高职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数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