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3-12-23 08:19李超凡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培育现代化农民

李超凡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远程教育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具有灵活、高效、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1]。本文旨在研究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实践效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科技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发挥农业经济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农民。他们要具备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能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如下:一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二是具备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策略[2];三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持力度,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困难[3]。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而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培训还比较薄弱[4]。此外,培训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面授培训为主,缺乏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手段。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还不够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够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如下: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5]。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四是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随着农村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三、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得到保障。远程教育需要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因为教学手段的变化而降低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其次,远程教育需要解决技术和设备的问题。远程教育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和设备,需要保证网络通畅、设备完好,避免因为技术和设备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远程教育需要解决学习者的问题。远程教育需要保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需要加强学习者的学习管理和评估,提高学习者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四、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远程教育逐渐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具有灵活性高、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是远程教育具有灵活性高的优势。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自由选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5]。

二是远程教育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将教育资源传递到全国各地,覆盖面广,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三是远程教育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教育成本。

五、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意义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育课程和组织远程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远程教育可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需求。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比较繁忙,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大,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7]。而远程教育的网络、视频等,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更加灵活、自主。

二是远程教育可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远程教育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涵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等多个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远程教育可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而远程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六、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一)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远程教育平台是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可以建立专门的远程教育平台,通过网络等方式传递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资料,将各种教学资源传递到农民身边,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资源和服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8]。

(二)远程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为了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学习需求,可以开设专业课程,如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社会发展等,涵盖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如虚拟实验、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掌握[9]。另外,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能力进行培养。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传递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知识,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远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可以开展在线交流和个性化辅导。在线交流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点。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在线交流,帮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解决问题,探讨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个性化辅导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远程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如在线答疑、专业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成效。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等方面的培训。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传递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知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七、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果

(一)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而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教学资源传递到农民身边,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的素质。通过远程教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二)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而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创新型课程、组织创新型实践活动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课程,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时,远程教育还可以组织创新型实践活动,如农业科技创新比赛、农产品设计大赛等,促进农民的思维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

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远程教育通过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现代化知识和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课程,如农业信息化、智能农业等方面的课程[10]。同时,远程教育还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代化农业设备、技术和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是促进乡村振兴。远程教育通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八、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加强技术创新和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学习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强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同时,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创新,探索适合农民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一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互动和学习资源的共享;通过在线课程、网络视频会议、虚拟实验室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

二是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三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辅导。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智能评估系统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

(二)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水平

远程教育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是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为远程教育教师提供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是加强教师选拔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教师选拔机制,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选拔优秀的教师。同时,建立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

三是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建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教师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同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三)推动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资源评价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通过考试、作业、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是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四)提供多样化服务支持和资金保障

一是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展实践操作、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加强与农业产业的对接。远程教育应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根据农业产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可以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可加大对远程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参与远程教育。同时,应增加资金投入,提供经济支持,减轻农民的学习负担,推动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解决技术和设备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只有不断完善远程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

猜你喜欢
培育现代化农民
边疆治理现代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