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智慧教学环境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3-12-27 16:52王震静
高教学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批判性教学活动智慧

王震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语言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思维之间的不同。语言学习,也伴有思想交流及文化传播。近年来,语言教学强调意义和内容,不再简单地把语言作为工具,而是注重内容融合。高君等[1]认为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Instruction,CLII)是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教学观的重要实践形式。三维度CLII-TBLT 模型基于语言、内容和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然而,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将技能、任务和内容融合于教学实践还有很多问题。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智慧教育平台系列标准,重点围绕平台、数据、资源和素养四个方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因此,亟需结合学科内容展开任务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语言能力,避免学科内容难度与学生语言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面对智慧教学环境,教师们深感[2]:难以将智慧教室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有机融合,学科教学效果提升困难;针对智慧教室诸多新功能,难以充分利用并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其课堂投入程度。

本研究依托学科型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应用,基于新文科创新要求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从认知、知识、应用、评价、数据和培养等层面革新外语教学智慧课堂,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进行外语学科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融合式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满足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空间助力知识结构的个体建构,增强立足学生共探新知的本领,建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智慧教学新范式,设计打造学科型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程案例,构建软件硬件融合,线上线下融通的智能教学场景,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重视问题导向,通过研讨式学习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教师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批判思维养成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任务不是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是要经过思考过程才能完成的活动,如在判断、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完成的活动,学习者需要解决交际问题。批判性思维是以质疑、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高高阶思维活动的比例[3],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强调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使学习者以意义表达为中心,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进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4]。教学任务是指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5]。

批判性思维培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从学习方式来看,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思辨能力可以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思辨能力的表述被微调为“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能力”[6]。

二 智慧教学环境

本研究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精读1》第2 单元《Text A:What is language for?》为例,情境化展示了UNIPUS 学科型智慧教室环境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和课堂创新实践。此次教学在UNIPUS 学科型智慧教室中实施,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时态与结构,但使用英语表述观点有困难,思辨能力相对薄弱。

智慧教学通过电子板书与学生实时互动,多端屏幕实时互通,教师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师生互动形式灵活开放,活跃课堂提质教学;教室互联iWrite 智能评阅引擎,能够对学生作文提供即时、准确的机器智能评阅;语音转写、课堂投票等功能增强课堂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及专注度,实现实时诊断教学与个性化深度学习。研究表明,学科型智慧教室的全流程数据收集功能,助力教师进行实时反馈与延时反馈,促进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形态,高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任务驱动与技术融合

教学活动采用任务驱动与技术融合相结合。以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将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师支架作用,带领学生开展教学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进行指导,启发、示范并及时进行反馈。将语言技能学习融入课堂内容思辨。在教学活动安排上有层次,在开展思辨任务前,帮助学生做好知识背景及相关语言表达所需词汇、语法的准备。

1 课前线上学习

教学任务 课文导读、词汇测验、概要写作。教师通过iWrite 创建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为“What are the main functions of language?”百字以内的概要写作。

参与形式 全班,线上。

教学目标Preview the text and have a whol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技术融合①U 校园作业与测试: 教师借助U 校园“作业与测试”功能,向本班学生发布本单元相关PPT 以及视频材料,引导学生预习,并完成词汇测验;②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基于智能评阅系统,iWrite对学生写作的语言、内容、篇章结构和技术规范四个维度进行机器智能评阅,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写作建议与反馈。

2 课中

课中反馈课前线上学习

教学活动 检查课前学习任务:提问What do we do with language?

参与形式 个人活动。

能力目标Reading skill:learn to organize and interpret information.

技术融合 内置课件:教师直接调取智慧云盒内置课件资源,节省课前准备时间,快速激活课堂。

课中线下反馈线上任务

教学活动 检查课前学习任务:点评写作What are the main functions of language?

参与形式 全班活动。

能力目标Integrated writing skill:summary writing.

技术融合 自动调取iWrite 教学数据:智慧硬件能够自动调取iWrite 教学数据,教师将机评甄选的范文调用至班级屏幕,实现教师随堂点评、佳作共享,促进写作教学深层互动。

3 参与式教学

教学活动1

教学任务 Watch the video clip and discuss language functions。

参与形式 两人活动。

能力目标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llustrate your points with appropriate examples.

技术融合①双屏呈现:双屏分别展示课件与视频,突破单个多媒体演示的局限,增强讲授内容的关联性,促进学生知识建构。②Pair-work 多样化展示: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及学习状态,可自愿选择口语表述讨论结果或在屏幕上写出讨论结果,给予学生多样化展示机会。

教学活动2

教学任务 快速阅读与词汇串烧:Read Paras.1-5 in 40 seconds and identify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language function.

参与形式 个人活动。

能力目标Reading skill:①Skimming and scanning.②Preparing language for further discussion.

技术融合①内置教材:智慧硬件能够自动调取课程教材。教师将内置教材直接调用至班级屏幕,方便师生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与标注。②双屏呈现:双屏分别展示课件与教材,突破单个多媒体演示的局限,增强讲授内容的关联性,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与建构。

4 批判思维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学任务 深度理解与赏析:Read Paras.1-3 carefully and evaluate the logical strengths of the author's evidence and support.

参与形式 小组活动。

能力目标 Critical reading:Identify and critique assumptions behind statements.

技术融合①分组研讨:智能桌椅与学生屏为每个小组提供开放独立的研讨空间,支持小组内即时开展互动交流和成果展示,以便学生针对教师发布的课文理解任务进行充分研讨。②计时器:教师根据小组研讨时间设置计时器,计时结束时需完成小组研讨,方便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活动2

教学活动 Critical thinking:Revisit the logical strengths and share your understanding of strong argument。

参与形式 小组活动。

能力目标 Critical thinking:Evaluate the logical strengths of the evidence and support.

技术融合 语音转写:在小组成果汇报过程中,智慧云盒将学生口述内容进行语音转写,转写的文本内容及音频文件实时在班级屏幕上展示。根据文本内容,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思维逻辑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5 语言技能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学任务 长难句情境解读:Paraphrase.

参与形式 个人活动。

能力目标Read carefully in details to interpret information.

技术融合①语音转写:智慧云盒将学生口述内容进行语音转写,转写的文本内容及音频文件实时在班级屏幕上展示。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文本内容进行反馈,提高教学效率。②双屏呈现:双屏分别展示课件中的推荐答案与学生作答内容,突破单个多媒体演示的局限,方便学生对比学习,促进知识理解。

教学活动2

教学任务 词句情境解读:Quiz for vocabulary.

参与形式 全班活动。

能力目标 Read carefully to understand contextual meaning.

技术融合①U 校园作业与测试:基于学生在U 校园平台课前完成的词汇测验,教师通过数据反馈发现多数学生对于“coincide”较为陌生,错误率较高,因此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使教学有的放矢。②主题投票:教师在课堂上发布选择题,学生完成投票后,屏幕即时显示投票结果,帮助教师进行实时诊断教学。

6 批判思维进阶

教学任务 Evaluate the examples and explore beyond the text.

参与形式 小组活动。

能力目标Critical thinking:Organize and present your statement using specific examples.

技术融合①多屏互动:师生大屏联通互动,教师将小组研讨内容发放至小组屏幕,学生可利用画笔功能直接在小组屏幕进行书写与研讨,促进参与式学习发生,最大化调动学生能动性。②多屏对比:教师将各小组讨论结果调至班级大屏,形成小组讨论结果对比,促进组间学习与互动。

以上教学视频相关内容详见UNIPUS 智慧教学与研究。

(二)智慧教学新生态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精读1》第2 单元的教学,将批判性思维和外语教学有机融合,助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体现高阶认知技能的课堂提问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7],在外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及相关议题的评论、评价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外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外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多聚焦通过外语教学手段改革或语言表达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特质倾向。其中,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外语课程改革的研究面向提高批判性思维,英语专业技能课[8]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可行性。不论是外语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还是外语课程改革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探索,能够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产生正向的影响。

三 讨论:智慧教学新范式

在智慧教室开展外语学科智慧教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开展智慧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感,激发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同伴以及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深度互动;更好地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水平,锻炼和提升批判性思维。

(一)智慧教学培养思辨能力

智慧教学环境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和智慧教室的特点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增加深度学习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通过小组活动不断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外语智慧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质在于从语言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外语课程教学中要从认知、思维品质和公民教育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9]。对于外语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有成果面向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论辩和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10]。也有研究成果面向提高涵盖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的批判性思维,从学科教学视角下,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实践,使其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及有效性[11]。

(二)智慧教学互动与反馈

教师反馈能够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12];同时,外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批判性思维测评提供的诊断信息,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养,将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这或许值得引起研究者更多关注。

四 结束语

本研究中的课例分享,可以进一步推广。进一步拓展线上资源开发,融合产业应用,将知识进行重构,充分实现基于本体的语言教学知识,加工内容适合线上资源开发,数字化理念的教学模式创新。课例培育也可以推广,教师可在智慧教室中,基于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量身打造外语学科智慧教学设计,同时开发适合思辨训练的课堂活动,并通过技术手段拍摄成为示范课例,通过企业平台进一步推广,开展跨院校、跨区域、跨时空交流。借力外研在线的学科型智慧教室,构建教学双空间,助力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实施,积累教学数据,依托于iTest、iWrite、iTranslate 实现教师教学评价改革,实现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外语课堂创新与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未来,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外语智慧教学变革。

猜你喜欢
批判性教学活动智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