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知思想的强化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探究

2024-01-01 04:39苏国生
成才之路 2023年3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地理思路

苏国生

摘要: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地理知识中包含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对此,教师可基于行知思想,找到地理教学与劳动素养培养的衔接点,挖掘地理知识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从行知思想的内涵入手,探究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以此为地理教学与劳动素养的融合培养提供教学方法的借鉴。

关键词:行知思想;初中地理;劳动教育;内涵;思路;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5-0125-04

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属性和社会学科属性,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任务。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要求,挖掘课程中包含的劳动教育素材,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与劳动素养养成之间的关系,积极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1]。行知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其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对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行知思想践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资源、人口、环境以及发展等问题,并学以致用,以此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基于行知思想强化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策略。

1.行知思想内涵

行知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伴而生,且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做合为一体,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汲取知识的大课堂,引导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验证知识,实现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和谐统一,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3]。

2.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思路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来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要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另外,教育起到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作用,其通过引导、启发和创新,改变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以培养人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可见,教育和生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资源,生活也可借助教育进行知识的转化,教育与生活的良性互动,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4]。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应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有效解决生活问题。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

(1)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通过实验、调研、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并深度理解知识。(3)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验证知识和技能。(4)注重实用性和应用价值。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行知思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具体运用原则如下。(1)实践探索原则。可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环保宣传、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地理知识,并学会应用,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2)互动交流原则。可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教学案例的讨论交流活动,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相应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渗透原则。可将行知思想渗透到地理教学中的劳动素养培养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了解行知思想的核心并认识到其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4)拓展学习原则。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料,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原则,教师以实践的方式将地理知识教学与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建立链接,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5]。例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下面方式遵循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原则。第一,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有关经济发展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第二,结合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企业调研、农村经济研究、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使其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第三,结合行知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个人劳动素养提升中的作用和意义,如让学生以查阅资料、实践探索等方式,了解行知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念,并分析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应用该思想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以上行知思想运用的基本原则不仅可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方面的作用,还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教学做合一[6]。

生活即教育是行知思想的核心,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从与生活脱离的弊端中走出来,尤其要克服与生活对立的弊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思想,从地理教材中挖掘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元素,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以此为初中地理教学践行劳动教育提供支撑。

1.有助于体现生活的教育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科实践中形成相应劳动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劳动实践项目,搭建学科教学与劳动素养培养的桥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教育意义,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劳动教育实效[7]。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多变的天气”旨在用生活中的问题和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厘清“天气”“气候”两个概念,再借助天气符号、卫星云图等,帮助学生掌握天气预报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在提升读图识图能力的基础上,理解天气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晴、雨、阴、多云是学生熟悉的天气、气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天气类型及其特点以及天气图标和实景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指导生产、生活。

2.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行知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借助行知思想提升劳动素养培养的有效性。以“天气与气候”中的“多变的天气”教学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结合天气知识,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二,结合生活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例如,可让学生了解城市布局、交通流量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优化城市规划等。第三,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例如,可组织学生参加气象观测、水文测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气象、水文等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第四,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理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等过程。例如,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测、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数据,并运用数据解决问题。可见,行知思想融入地理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劳动素养的培养效果[8]。

1.挖掘地理知识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劳动实践中

劳动素养的提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积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地理知识,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如鼓励学生参加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调查、气象观测、环境监测等实践活动,了解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的影响,同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9]。例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涉及多个不同行业,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社会即学校”的行知思想,挖掘知识中包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个人的劳动素养。第一,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经济发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就业情况等。第二,邀请社会人士参与教学。可邀请企业家、产业代表等到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形成相应的决策能力。第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特色产业基地、新兴企业等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企業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氛围,并形成相应的思考能力。第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等方式,了解经济发展方面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

2.在知识传授与生活之间建立链接,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教学做合一”是行知思想的内涵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传授与生活之间建立链接,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思想,落实劳动素养培养任务[10]。例如,天气与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天气与气候”中的“多变的天气”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落实劳动素养的培养任务,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第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劳动的关系。例如,可让学生观察天气与日常活动(上学、上班、农事活动等)的关系,了解天气对交通安全、农业生产、旅游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第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天气的变化。例如,可组织学生参加户外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观察风雨、温度、湿度等变化,亲身体验天气对劳动的影响。第三,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例如,可结合地理、物理等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气象观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天气预报等过程和原理,掌握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11]。第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例如,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天气对交通安全、灾害防范等方面的影响,掌握应对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风雨防范等。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做”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思想为理论基础,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形成劳动精神[12]。(1)地图制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地图和地理信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图,并标注出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等信息,以此提升实践能力。(2)社会调查。教师可安排一些社会调查任务,如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情况,以此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3)实验操作。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操作任务,如测量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参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互动交流。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思想,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形成劳动精神。第一,课前做好实践准备。教师可提前布置一些实践任务,如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同时准备一些实物或模型,如塔里木盆地的地图、沙盘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第二,强化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和资源状况。第三,在课后的实践操作中发挥课程的劳动素养培养作用。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安排一些实践操作任务,如让学生自行制作塔里木盆地的地图、沙盘,并标上地理特征和资源状况,从而正确认识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第四,优化评价总结。在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口头汇报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优化“做”的内容及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再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等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农村调研等项目,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行知思想。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行知思想为理论支撑开展劳动教育。具体而言,教师要积极挖掘地理知识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与生活之间建立链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此依托地理知识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践行行知思想,并在行知思想的引领下,促使学生实现地理核心素养与劳动素养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永清,张文革,李晴.传承行知思想践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學的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20): 23-25+31.

[2]孙铭艳.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J].中学政史地,2022(06):75-76.

[3]冯蕊.STEAM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4]周欣.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J].天津教育, 2023(08):91-94.

[5]刘科灑,杨显明.初中地理教学中劳育元素的挖掘及融入策略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3(07):85-87+92.

[6]郑钰,杨娅娜.劳动教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J].地理教学,2022(24):42-47.

[7]姜永清,张和松.课程思政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23):47-48+54.

[8]常珊珊,钱斯琪.中学地理学科素养的演进与启示———基于百年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分析[J].地理教学,2022(18):21-26.

[9]曾筱玮,徐星,陈樱敏等.大思政背景下乡土地理课程设计策略与实践———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地理教学,2022(09):27-31.

[10]罗守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的探讨[J].山西教育, 2022(01):73-74.

[11]利志勤.劳动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2):74-75.

[12]罗静.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2.

Exploration of Strengthen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Labor Literacy Based on the Xingzhi Thought

Su Guosheng

(Wuwei No.9 Middle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knowledge contains rich labor education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teachers can find the connection point between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abor literacy cultivation, explore the labor education elements in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labor literacy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geography subject literacy, so that students can achie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Xingzhi thought and explores it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students’ labor literacy in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abor literacy.

Key words: Xingzhithought;junior middleschoolgeography;labor education;connotation; ideas;case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初中地理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