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课堂+剧院”创新模式初探
——以OBE教育理念为前提的高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为例

2024-01-02 21:57刘金刚余心悦
乐器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院艺术

文/刘金刚 余心悦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国内外不断繁荣的文化市场,使得艺术管理这门新型专业越来越被重视。面对艺术市场的人才需求,如何让学生能在“艺术管理”专业道路学以致用,是摆在高校专业教育者面前共同的问题。

相较而言,艺术管理被公认为是一门的年轻,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的学科。可以发挥出艺术创价值的最大化,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作为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亲历了近十年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更迭,从最初单纯的“艺术理论知识+管理学知识”的课程体系,逐渐发展到校内学习加校外实践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艺术市场运作的刚性需求。

一、艺术管理采用“OBE”教学理念的意义

“OBE”教育理念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在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被全面接受,“OBE”教育可以被简单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者能力导向教育”,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基于“OBE”培养理念,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总结了一套以“OBE”理念为主导思想的“课堂+剧院”的教学模式,毕业生主要对接京、津、冀地区以及南方部分城市保利院线,这种以岗位需求为教学基础的模式,为毕业生未来从事艺术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保定学院艺术管理学生就业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目前,保定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将剧院“实践”学习定在第五学期,也就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四个学期专业基础课程,如《音乐素养》《艺术学概论》《中外音乐史》《经典演艺案例分析》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如《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传播学》《艺术市场营销》《剧院运营管理》等。学生在保利剧院进行具体岗位实习后,可以直观地看到自身在专业上的优劣势,可以针对性地对专业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二、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核心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项学习内容较“杂”的专业,从业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艺术欣赏水平和专业知识,运用综合知识挖掘、策划并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为艺术作品挖掘更大的文化价值。对艺术管理学生的教学首先要从最基础的“美”与“德”开始。在招生初期,这些学生大多为艺术生,在艺术理论和素养方面需要运用中西方、古代、近现代音乐史、艺术概论、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等理论知识充实专业素养。

实践课程是艺术管理专业最重要的部分。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了《艺术管理学》理论课程,同时结合实践运用“课堂+剧院”体验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深入剧院场景、课堂情景模拟等教学,为学生打造接近真实的职业现实全景的沉浸式教学,学生通过在剧院常规的“音乐会、歌剧、舞剧、话剧和戏曲”上演项目演练过程中“观、听、做、思”感受何为“艺术管理”,挖掘艺术管理工作中的“美”。

在“德”的教育中,要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笔者认为在艺术管理实际工作中,的确可以通过艺术管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项目之中。特别对当代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不能采用“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和经验传授。例如在讲述器乐文化这类课程,需要融合器乐制造、文化带入,以点带面地通过讲述故事串联几个环节,通过利用废旧乐器零件制作的新颖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想能力;又例如在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中设置了钢琴、二胡等乐器的构造实践课程,学生们从理论化的《乐器工艺基础》的学习中,与器乐文化相结合,最终学会了让“乐器说话”。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熟悉不同乐器的制作工艺流程,为学生在今后的器乐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制作中积累经验。

三、“点、线、面”的“全实践”教学模式下的细分

(一)学生中心

首先,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在人才培养上形成、完善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强强联合的“点、线、面”的“全实践”过程。在课堂学习后,艺术管理专业师生一同走入剧院,初期完成场务和票务等辅助性工作。这些实践中以“点”式基础性工作了解剧院内部工作流程和基本礼仪,并不断反思与总结。学生自我的艺术实践等“点”性工作加上学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完成“一条线”(艺术创作流程)式的能力提升。在一条“线”式的学习过程中,“线”式阶段的循环后,学生在剧院再进入不同的岗位,成为剧院实习生,由剧院部门主管为学生的策划案评分,让胜出的优秀案例学生团队参与到剧院真实项目经营中,该评分计入学生日常考核成绩当中,以践行“OBE”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未来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其具体的工作方向,完成职业规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最后形成“面”的趋向(也就是未来职业的方向)。

目前,保定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包含保定关汉卿大剧院、保利江浙院线、昆山市保利大剧院、衡水市保利大剧院等,并多次组织学生参与保定市多个文化艺术项目的实施。

(二)产出导向

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保定学院也为学生搭建了校内实践平台。比如在阎肃音乐厅、星海钢琴“音阅空间”、音乐舞蹈学院艺管实践中心、大学生科技艺术节,艺术节策划部、场务部、宣传部、舞美等部门都为艺术管理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实现艺管实践活动的常态化。例如2023年6月初保定学院组织的主题为“红梅赞”廉政建设实景晚会活动中,艺管专业师生在不同岗位充分发挥专业所学,保障了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师生在活动中也得到了历练。

(三)持续改进

以艺管专业采用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的形式,持续观察教学结果,便于改进教学内容。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在实施上,提高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目前最高达到5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策划案设计、随堂测验、课外作业、主题讨论、归纳总结、课堂路演等,过程性考核形式一般不少于三种,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剧院”实施的教学效果

(一)毕业生获得资质和荣誉情况

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首批学生为2018级艺管毕业生,共44名学生中,梁珺茹、田子源等9名同学考取《演出经纪人资格证书》,薛豆豆、唐旭等5名同学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成为职业化发展的后备军,张梦双、刘薪、吴云爽、张璐四名同学顺利考取研究生。师生成功参与保利关汉卿剧院的《春之祭》《党的儿女》《白鹿原》《呼延庆打擂》等多部演出活动中。2018年,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师生共创项目《民族音乐新舞台》获第二届大学生乐创未来大赛三等奖。

2020年,2018级的杨诺同学策划的“疫艺展-银帝艺术馆振兴”项目获全国第十五届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赛优秀奖,2021年,2021级艺术管理专业师生策划的《盲盒巴士里的艺术体验》项目获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创意大赛特色奖。

(二)剧院实习和就业情况

2021年7~12月,44名同学圆满完成在江苏昆山、北京中山音乐堂等剧院实习工作,并受到剧院一致好评,薛豆豆、吴志佳等多名同学获剧院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学院和辅导教师也收到感谢信。2018级毕业生薛豆豆、吴志佳、李立凡、刘少华入职昆山保利剧院,梁珺茹入职魏州保利剧院,宋韶婷入职宁波保利剧院,张泽入职北京中山音乐堂,由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引领2019级艺管专业刘海洋、王闯等八名同学在昆山、杭州剧院就业,这批毕业生成为学院高质量就业典范。毕业生的好口碑,为2020级41名、21级42名同学顺利赢得了到长沙、南京、昆山、无锡、宁波开展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机会。

笔者在撰写本文时,特意采访了2018级毕业生薛豆豆,她自2021年7月离校外出昆山实习,2022年成为正式员工,是毕业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她在昆山保利剧院从最基层的服务岗位实习开始,随着实习的深入,逐渐发挥出了她营销方面的才能,逐渐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培养,目前在昆山保利剧院市场营销部门工作。她说道:“我记得第一次参加公司的营销会议,领导提出几个关于营销方面的问题,让我以及其他同学谈谈想法,这个时候我们都齐刷刷地谈起了在学校学到过的案例,讲出了自身的看法,领导对我们的发言给予了鼓励,但并没有采用或肯定。后来工作久了我才知道,对于营销部门的同事们来讲,我们当时侃侃而谈的将是未来常态化工作而已。真正的工作,还要从实际出发。艺术管理的经验是靠实践而来。”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情况反馈

近两年来保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具备了艺术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持续改进的想法。比如,希望在人才培养上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希望学生掌握现代媒体手段,多学习营销课程、广告文案、网络营销、不同艺术项目的管理模式;以及艺术项目运作的具体方式等等。另外还需要培养一批兼具一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课程上根据不同艺术门类进行细化,在总体专业学科上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化。

结语

时代的发展为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理论知识,还要紧密结合艺术市场的人才需求。虽然“艺术管理”在高校中是一门“专业”,但走出校门“艺术管理”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艺术工作,它融会贯通在艺术创作的整个流程之中,要掌握多个姊妹艺术的相关知识,要在艺术管理者手中发挥出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院艺术
初等教育学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纸的艺术
学院掠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最“叛逆”的毕业生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