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践

2024-01-03 02:54张翠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体验式教学

张翠翠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教学内容呈现、还原,使学生能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认知、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实现“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适用主题、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进行总结,能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生涯规划课;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1-0064-04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由此开启新一轮高考改革进程,旨在“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2017年天津市全面实施新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意味着学生告别简单的文理分科,对学科有更大的选择权。而如何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身长足发展的生涯选择则成了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因此,开展生涯规划课程是学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不断完善教育和指导职能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它旨在帮助每一位学生在澄清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开展学业生涯的选择与规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天津市新华中学自2016年开始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框架,充实课程内容,努力建立起连续的、系统化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在各年级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生涯规划课程固有的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测试法偏多,不利于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身体验的缺乏也导致学生很难深切地感悟和领会课程内容,无法唤起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自我认识和能力的提升有限。为此,在一遍遍的教学研磨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以促进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完善,及学校指导职能的更好发挥。

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教学内容呈现、还原,使学生能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认知、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

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实现“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主题情景,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为基础,以小组或个人参与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达成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在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是将“体验”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沟通的纽带,更加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身心一体的发展,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宗旨。

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品格塑造。体验式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充分利用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成长分享等教学形式中充分体验和思考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达成在“做”中学,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也进一步改善了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在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适用的课程主题选择

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践过程中,已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课程框架和课程主题内容。在学习实践中,教师一边展开教学,一边通过学生的教学反馈,来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尝试。在一些以往讲授和测试偏多的单元先进行改进,比如高一上学期“自我探索”的单元内容,涉及的相关生涯理论和自我测试较多,在课堂上更容易偏向采用理论讲授或纸笔测验。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不利于学生探索的兴趣持续下去,而这一单元的内容又尤为重要,是后面课程开展的基础。

为此,教师们深入思考如何依托生涯理论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浸入”教学过程,达成更好的参与效果和教学效果。于是在“自我性格特质探索”的课程中,依托“周哈里窗”的理论模型,教師创设了“我的特质卡牌”的课堂教学活动,将原本形式单一的自我性格测查转化成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游戏”,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挑选”卡牌和“他人赠送”卡牌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和“他人”评价的两个方面综合考量自我的性格特质,完成对于自我的深入探索,达成教学目标。

而在高一下学期“职业认知”的单元教学中则发现,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知缺乏亲身的体验感,大都浮于表面,或是“道听途说”,因此有很多盲点和误区,单纯的课堂讲授无法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职业”的经验和感受,于是在此单元也尝试采用了“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医生、厨师、演员、教师、飞行员、会计等职业角色,生动地演绎不同的职业故事,从中反映出自身对于职业的基本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某些职业的“陌生”和“误解”,教师也透过这样的过程,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澄清职业认知中的盲点和误区,激起学生了解某些职业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为未来进行职业选择奠定良好基础。教师们在教学中反复摸索体验式教学在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范畴,并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不断完善,以期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主要有:基于游戏训练的教学方式、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根据生涯规划课程主题和内容的不同,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学习。

在高二年级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创造力训练、领导力训练等单元都比较适合采用基于游戏训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模拟情景,设置挑战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互动、讨论,充分调动起个人积极性或团队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进而生成新的思考和经验,从而推进学生达成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能力的提升。

在高二下学期“职场,你准备好了吗”单元中,教师充分创设了“模拟招聘”的情景,采用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扮演“面试官”和“应聘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不同角色对于“职业人”的要求,集中考核了学生对于职业认知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推动学生为成为一个“职业人”而做出准备。

无论是“职业能力探索”还是各项职业能力训练的单元内容,学生在课堂上都无法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任务,因此,经典案例和人物分析便能够使学生更加贴近真实的职场,教师们充分利用了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精心选择了与职业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经典的职场任务题目、职业人物访谈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抗辩论、自由表达等多种形式,对于职业案例或人物展开分析,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增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体验式教学中开发的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创设生动的互动情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体验式教学的不同主题和教学方式,教师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其中主要包括视频、音频资料(包括符合主题的优秀网课、主题演讲、新闻报道、动画短片、广告宣传片、符合主题和互动环节的音乐等)和游戏所用材料和道具(卡牌、图形卡、各种实物道具、活动记录单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视频材料在教学中应用的接纳度很高,而且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是通过视频材料来达成的,因此教师竭尽所能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网课网站搜索符合主题的视频材料,为了使视频材料针对性更强,更加符合课堂的教学节奏,教师要对绝大多数视频材料进行精心细致的筛选、剪辑、重新拼接等,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并且要通过课堂反馈和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视频材料,充分运用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了课程目标的完成。基于游戏训练的教学方式和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往往需要很多游戏道具和角色扮演的设置材料,为此教师们根据课程内容需要,亲自制作完成了活动所需的各种卡牌资料,比如“急速60秒”卡牌、“自我性格特质”卡牌、“你问我答”卡牌、“谁是卧底”卡牌、“谁是大侦探”卡牌、“七巧板挑战”的任务卡牌等;聚集准备好了各种实物游戏道具,比如地垫、七巧板、呼啦圈、眼罩、长绳、球类、扑克牌、废旧报纸、彩纸、剪刀等。根据生涯规划课程形成了一系列配套的教学资源,让课程更加顺利地开展,并且这些教学资源也随着每年学生的变化和教学课程的完善在不断地更新,以保证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在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总结

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对于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以高一生涯规划课为例,详见表1。

在高二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中,实践和总结了“体验式教学”适用的主题:高二上学期的“职业能力探索”“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创造力训练”“领导力训练”等单元;高二下学期的“领导力与合作力训练”“表达力训练”和“职场,你准备好了吗”等单元。在这些单元主题下的课程大多集中在能力训练上,比较适合采用“游戏训练”的方式,辅之以“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能让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在课堂上教师们充分利用开发出的教学用具,如“谁是大侦探”卡牌、七巧板和图形卡、沙盘沙具、模拟招聘的面试场地布置材料、“公司”宣传资料摆设等,模拟出“问题场景”或“职场状态”,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能够获得鲜活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以获得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长。

在高三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中,虽然更多地采用讲授的形式,但是依然选择了合适的主题,比如调整心态、时间管理、精细加工策略训练等主题,运用了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法训练、视频故事的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中熟练掌握应考的技巧,更好地迎接挑战,战胜自我。

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完善,逐步形成的较为系统的体验式教学应用主题、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也会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学生的变化每年不断更新和完善。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整体对于体验式教学所应用的主题课程评价较高,认为有助于引发思考和促进改变,验证了体验式教学的课程效果,教师们也会继续努力,开发和设計出更好的体验式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兆霞.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探索[J].德语成才研究,2019(19):14.

[2]郭贵川.简析“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08-209.

[3]黄欢,陈敏.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模拟面试课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3):52-55.

[4]刘静.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2-38.

[5]刘辉.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98-199.

[6]马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18):168-169.

[7]彭阳.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3):24-26.

[8]邵天舒.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22):136-137.

[9]吴锡慧. 视听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8):59-60.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体验式教学
谈体制化时代下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对未来教育之路的见解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