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对策研究

2024-01-05 13:49杨晋辉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治安警务公安机关

杨晋辉

(上海公安学院,上海 200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民群众对于秩序与安全的内涵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和谐且有序的生活有着更加美好的憧憬,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既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对社会治安治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立足于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聚焦新时代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一、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主力军,必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为民宗旨,严格公正执法,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内在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党的领导是公安工作最本质的特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要在整个公安队伍中形成绝对共识,不能有任何含糊,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公安工作,才能确保公安工作政治方向正确,才能确保公安队伍的绝对忠诚。新时代公安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进行新理论、新思想的学习,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主客观世界,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二)坚持为民服务,践行为民宗旨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造福人民的使命担当。①中工网.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EB/OL]. [2023-05-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765378707433154613&wfr=spider&for=pc.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的初心和使命,要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摸清民情、切实解决民忧、积极回应民盼,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点,大兴调研之风,突出调研重点,改进调研方式,形成服务决策、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坚持问题导向,边学习、边检视、边整改,推动全警作风持续改进,践行为民宗旨,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坚持改革创新,推进法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②习近平.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坚持改革创新,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是打造一支公正、高效、权威执法队伍的不竭源泉,是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力保障。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部门,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努力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公安工作体制机制。

(四)坚持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公安队伍。③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 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EB/OL]. [2019-05-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32958461602 310390&wfr=spider&for=pc.公正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必须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业操守。一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必须切实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努力把公正执法的理念贯穿到每一起执法案件中,强化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管理,做好公正执法的先行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二、 新时代面临的主要治安风险

治安风险指的是可能造成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治安问题的可能性。④戴宜航. 治安风险识别研究[D].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经济运行出现新业态。新时代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矛盾复杂,社会生活面临着众多基础性、层次性、结构性的治安风险。

(一)社会发展失衡引发的治安风险

当前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很多公共资源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导致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和社会治理障碍,由于尚未完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又缺乏科学的社会治理体制,一些低收入群体在对生活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或者发生矛盾纠纷时往往会走两种极端:一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富,导致社会犯罪率上升;二是产生心理失衡和性格扭曲,出现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行为,造成一些社会恶性案件的发生。

(二)社会道德失范引发的治安风险

道德规范是促使人们追求道德完善,实现社会控制,形成良好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手段。道德失范是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的,是指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①高兆明. 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5.道德失范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政治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权力道德失范,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任人唯亲、包庇纵容等;在经济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诚信道德失范,如恶意炒作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偷税漏税等;在文化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如随意破坏公物,乱丢垃圾,无视公共秩序占道经营等。

(三)社会科技进步引发的治安风险

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引发了众多的社会治安风险。一是“互联网+犯罪”越来越盛。很多的新型犯罪其实都是传统犯罪和互联网的结合,通过互联网的虚拟包装,实现犯罪手段升级,如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犯罪等。二是新兴业态安全风险加大。社会领域新兴业态的不断增加,使我们对其违法犯罪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和防范,如网约车市场,由于经营监管不到位,导致侵害乘车人案件时有发生。

(四)社会文化冲突引发的治安风险

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相互融合,各种理论和思潮相互碰撞,形成前所未有的文化复杂性,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文化冲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传统文化的规范作用逐渐被消解,新的主导性文化价值规范尚未完全建立,②王占军. 社会治安防控[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32.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思想价值观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多元文化所体现的多元价值缺乏规范性原则、不能有效融合时,就导致价值内在冲突。如传统勤俭节约美德与消费享乐主义的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等。

三、当前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存在的问题

囿于根深蒂固的“重打轻防”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公安机关往往更注重并偏好于社会治安的末端整治而非前端治理,治安防控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并未确立,公安机关要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与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当前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整体性布局不足

社会治安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配置各种社会资源,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统筹规划,整体布局。2001年,中央提出“各地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顶层设计雏形初具,全国各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内容和标准作出统一规定,各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尚处于自在自为和各不统属的状态。整体性布局不足,难以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兼顾、全国一盘棋,系统效益不高。

(二)主动性意识不强

当前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主动性意识不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民警正常工作的负荷本就较大,兼之大量的非警务活动、专项行动、检查考核评比活动等夹杂其间,导致基层民警疲于应对、身心俱累,分配在治安防控工作方面的时间大大减少,主动性自然有所下降。二是不少治安防控主体出现认知偏差。有的认为治安防控工作主要通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即可实现,其他的防控工作并不重要;有的认为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考核标准尚未健全,防控工作难显成效;还有的认为治安防控工作的最大阻力在于难以发动群众,治安防控的工作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慢慢探索。

(三)精细化程度不深

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求公安机关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警和改革强警战略。在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下,新时代公安机关以智慧警务为背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但是当前的智慧警务建设还不完善,信息对治安防控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还不够明显,实效性不强,难以做到精准防控、精细管理、精确打击。此外,现有勤务模式在警力部署、人员调配等防控资源的运用上,尚存在按经验办事、想当然决策的传统思维,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警务资源的匮乏与浪费现象并存,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四)多元化力度不够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公安机关在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现社会治安多元共治。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兴业态以及“互联网+犯罪”的出现,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社会治理难度日渐增大,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治安防控压力。新时期新背景下,现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其他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的参与明显不足,作用发挥尚不充分,众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对社会治安防控的关注投入度和积极主动性也未完全显现,尚需进一步对社会治安防控资源进行挖掘、整合。

四、新时代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对策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在履行社会治安防控职能的同时,需要精心统筹规划、积极主动作为、大胆实践探索、凝聚社会力量,以实际治安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

(一)以党的领导为统领,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整体规划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以及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规划,进行整体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中央对全国各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地考察调研,选取一批科学合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淘汰一批低层次建设、低水平重复的劣质工程,从国家层面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作出统一规定,完善整体规划。对缺乏大局观念、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要积极组织协调沟通,强化制度建设,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构建智慧警务,优化勤务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信息化时代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不断更替,治安防控领域不断扩张,智慧警务是新时代公安机关改革创新提出的积极警务新模式。面对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精细化程度不深问题,我们要积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构建智慧警务,不断强化信息的多维度分析、多角度研判和多系统综合应用,快速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实现信息预警、信息导防、信息促控,提高治安防控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积极优化派出所勤务机制,结合网格化防控,盘活、用足派出所内部警力资源,把更多警力调整充实到防控网格,组建以民警为主导,协、辅警为辅助的治安巡逻防控队伍,提高街面见警率,增强对潜在违法犯罪的震慑力。公安机关要树立数字化理念,培育大数据思维,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积极构建智慧警务,优化勤务机制。

(三)以公正执法为核心,凝聚社会力量,深化多元共治

公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是赢得群众信任,树立执法权威,凝结社会力量的定海神针,是深化多元共治的压舱石,公安机关要以公正执法为核心,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多元防控。要加大对保安的管理力度,使其在守住“责任田”基础上,适当发挥防控辐射作用;发掘、整合社会面丰富的治安人力资源,培育壮大、发展群防队伍,加强群防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提高队伍的积极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见义勇为精神,积极培育公民道德,鼓励更多的治安积极分子投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同时将社区警务工作融于政府管理之中,通过网格防控,使民警参与到基层自治服务团队建设中去,充分借助政府专业服务团队的资源、人员优势,为日常治安防控工作提供强力支撑;将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机制手段和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探索治安承包等社会治安市场化做法,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治安防控,弥补公共安全资源供给之不足。

(四)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考核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初衷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面对日益繁杂的工作任务以及不同群体的认知偏差,公安机关需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常抓不懈。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细节意识,夯实队伍思想根基,坚持民、辅警个人自学与单位集体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民、辅警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队伍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队伍。三是要健全考核体系,把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情况作为基础项目,把信息采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情况纳入加分项目,通过履职基础分、积极进取加分、懒政无为减分三大标准进行量化计分,通过一系列考核评价体系,让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增强治安防控力量的主动性意识。

五、结语

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加强顶层设计,更新技术手段,细化防控职能,多方位、多渠道、多举措吸引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基础排查长效常态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科学高效的多元共治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竭诚尽智。

猜你喜欢
治安警务公安机关
Me & Miss Bee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