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2024-01-07 00:43韩佳珞
文理导航 2024年2期
关键词:结构化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韩佳珞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复杂的学科,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受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实上,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知识衔接情况不良好、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下、知识未能实现内化,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将以结构化教学为工具,结合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结构化教学的意义,探究如何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展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的特点在于将知识进行整合,辅助学生发现和总结思维规律,能够清晰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对比结构化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结构化教学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在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课标也更加强调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加强对结构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可谓是势在必行。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不足

(一)学生知识衔接效果不理想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衔接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展开整体性的教学工作,忽视了应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特别是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比较分散,学生难以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也无法将知识衔接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教师采用的衔接知识教学方法比较直接和简单,直接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告知学生,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衔接。特别是学生未能形成结构化的思维,难以自发地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低下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下。一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缺乏逻辑性。一部分教师想到什么教什么,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统筹设计,使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在课堂教学活动缺乏逻辑性和秩序性的前提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有限,思考问题缺乏逻辑性,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但事实上,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限制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将被固化,不利于展开深度学习和长远学习。

(三)学生未能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未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一方面,课堂教学工作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表层教学,学生未能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数学规律。受学生能力的影响,学生容易遗忘所选内容。当再次面临相关问题时,学生依旧不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支持理解情况的考查和检验。受教师和学生不平等关系的影响,学生不敢主动地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也影响了学生内化知识的效果。

(四)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锻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一方面,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比较有限,教师未能将实践活动拓展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在此基础上,学生难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也无法正确看待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局限。大多数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资源比较有限。在此基础上,实践教学资源比较缺乏,限制了课堂实践活动的展开,也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结构化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结构化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规律。首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具体划分为多个阶段,教师需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展开结构化教学工作,坚固学生思维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学工作的连续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学生也能形成比较连贯的思维,不断总结数学规律。其次,结构化的教学工作将数学规律渗透在系统化知识结构之中,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探求知识的本质,展开深度学习。与此同时,结构化教学工作中会运用多种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并使用原有知识结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探求并总结更多数学规律。

(二)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结构化教学手段,能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结构化教学工作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参与课堂、自主展开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得到有效锻炼。其次,结构化教学工作贵在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具有传统教学工作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以及知识的迁移。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后,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进一步提升。另外,结构化教学工作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在展开大量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三)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结构化教学手段,能够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首先,结构化教学方式讲究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和看待知识点。在学生能够把握整体、从整体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并支撑学生建立更大的知识体系。其次,结构化教学内容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学生能够逐渐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之后,学生能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之后,在面临学习困难之时,能够从个人思维网络中提炼出相关内容以及解决方法,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结构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整合章节知识,补充教学资源

小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影响了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在结构化教学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章节知识点进行整合,补充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以学习“圆”的相关内容为例,本章节知识与现實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与学生曾经学习的其他图形有联系。首先,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并对本章节的内容展开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带领学生观看更多圆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让学生自行总结圆的特性。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比如,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测量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教师可以抛出这一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整合与衔接,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有效建构。最后,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向学生展示圆的周长与面积的测量方法,并鼓励学生使用圆规这一道具画圆,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

理解。

(二)构建结构流程,梳理逻辑思维

一个科学的结构化教学流程,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在结构化教学中,数学教师有必要构建符合逻辑、科学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梳理逻辑思维。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首先,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情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在文具店购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已知文具店中的一支铅笔2元,一本笔记本9元,购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需要花费的总金额是2+9=11元。在引入生活化情境之后,学生的思维将被激活,教师也可以继续引出“凑十法”的运算方法。在使用凑十法后,可以将“2+9”转换为“1+9+1”,帮助学生快速得到答案。如此一来,能够与学生所学的旧知识“10以内的加法”联系起来,学生能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锻炼思维能力。

(三)渗透结构思想,加深学生理解

结构思想和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在结构化教学中,數学教师有必要渗透结构化思想,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量一量,比一比”这一板块的内容为例。这一板块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测量,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多个单元具有潜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除了可以测量长度,还可以测量什么呢?”一部分学生会说可以测量时间,这便与“时、分、秒”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一部分学生会说可以测量“体积”,这便与体积单位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之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出测量线与角以及本章节知识点与“年、月、日”的联系。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测量工具,鼓励学生测量不同的内容。在本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的结构化思想将进一步提升,为今后的学习铺路,也能够产生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

(四)展开课堂互动,实践强化认知

必要的课堂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结构化教学中,数学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堂互动,并补充实践互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应用。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广角——优化板块中,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合理优化时间。除了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设计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展开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比如,学生需要完成整理衣服、扫地、浇花、烧水等一系列任务,并详细记录自己的完成过程以及耗时。在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数学学科教学将与劳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教师也可以将本章节的知识与“时、分、秒”“年、月、日”知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在完成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并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结合

起来。

四、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论述内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结构化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展开结构化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科学设计结构化教学的流程和内容、坚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对结构化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优化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也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爱上探究数学和应用数学,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曹克杨.关注设计创新 启动数学思维——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训练多元化教学实践[J].新教育(海南),2021(23):88-90.

[2]邱香.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3):99.

[3]李萍萍.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1(3):64.

[4]梁树彬.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文学少年,2021(2):1.

[5]司建芳.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8):81-82.

猜你喜欢
结构化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