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专业八级测试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2024-01-12 06:16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八级真题俄语

王 朔

四川大学 成 都 610000 中 国

一、引言

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以下简称八级测试)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的俄语专业水平测试,是我国俄语专业学生最高等级的水平考试。

实际上,八级测试过级率对各高校和俄语专业学生意义重大。一方面,八级测试可以反映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状况,全面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从而了解各高校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八级测试对俄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和内在驱动力,八级水平证书是俄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技能证书,是从事俄语专业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资质证明。因此,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八级考试,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帮助同学们备考,以期提升八级考试过级率。但由于开课时间、课程类型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俄语专业八级测试相关课程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本文以四川大学的俄语专业八级测试为例,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究解决路径,同时也将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路径。

二、《俄语专业八级测试》课程及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八级测试是“高校俄语专业本科阶段最高级别的参照性标准化考试,可以对毕业班学生的俄语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张俊翔,2019:69)。该考试于1999年起举行,至今已有25年历史。八级测试于每年3月进行,因此各高校俄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大多在大四春季学期开设八级测试课程,以配合同学们备考。

《俄语专业八级测试》是四川大学针对俄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每周2学习,共36学时。尽管课程在开课率和评教等数据方面表现良好,却难掩一些显性问题。

1.学习动力不足

首先,《俄语专业八级测试》为专业选修课,很多学生在大四学年已修满选修课学分,因此选课动力不足。相比本科二年级开设的《俄语专业四级测试》,该课程的选课率大幅降低。一些学生倾向于旁听课程但不愿参与评价和考核。

其次,不少学生在大四阶段已经明确了未来的研修或工作计划,相当一部分同学处于实习、考研、求职过程中,以上因素大大弱化了同学们的选课热情。

最后,八级测试是反映俄语专业水平的重要区分指标。近年来的开课经验表明,选课的主力军是俄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其往往希望借助课程夯实基础知识、把握考试重点,提升评价等级;而一些缺乏自律性和学习规划的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因素不参与选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八级测试中的表现,甚至对整个专业在八级测试中的评价产生消极影响。

2.部分教学材料陈旧,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我们以2023年市面上可购的八级测试真题为例,来梳理相关教材的更新状况。2014年3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了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真题·模拟(第2版),其中包括2009年—2013年的五套真题,其中2013年真题是考试大纲修订后的新题型,并附上符合新考试大纲的五套模拟题。2019年10月第3版教材发行,涵盖了2013年—2018年的六套真题及五套模拟题。2023年4月,第4版教材发行,包含2013—2021年的八级测试真题以及六套真题。总体来看,教材的更新一般需要4—5年的时间,其中2013年真题更涉及题型考查比重和时间安排的重大变化,真题信息的滞后对学生备考八级测试存在一定影响。

此外,八级测试的改革也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改革前的八级测试对传统的语法、词汇、国情知识等客观题考查较多(60题,共计30分),教师授课时侧重此类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完成大量习题和模拟题的练习。而新考试大纲强化对俄语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观题比重大幅上升,语法、词汇、国情知识的考题分值下降到15分。可见,传统的教学和备考模式已无法满足和适应学生对八级测试的备考需求。升级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正是八级测试相关课程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俄语专业八级测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八级测试相关课程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学生的选课率及课程设置、教学材料、教学模式等方面,教学改革研究的体量、深度和广度同样亟待提升。

1.拓展和深化八级测试的教学改革研究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相关学术论文仅有17篇,且对八级测试进行系统性、整合性分析和研究的论文只有1篇,即上海外国语大学付钰博士的《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多维分析》(2021)。文中作者运用前沿的外语测试理论和效验理念、统计技术与行业规范对俄语八级测试进行多维分析。

其他相关研究多局限于某一题型的个案研究。许宏、付钰(2021)主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写作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并以八级测试为例构建写作质量评估的模糊数学模型;赵瑞雪(2022)采用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方法对八级测试翻译成绩、翻译试题内容、教师及学生对八级测试的看法进行分析;张俊翔(2019)结合各高校新闻听力教学现状,分析了提升学生听力能力及八级听力表现的实践路径;白舸(2018)评估了俄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2013—2017)质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阅读试题的方案。

另外,一些专家对八级测试进行了前瞻及反思。黄玫(2020)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提出对八级测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新要求;史铁强(2016)对八级测试的结构和考法进行回顾和反思,提出应全面考查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

综上,八级测试的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既有研究多以零散化的碎片化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整合性的深入研究略显不足。

2.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立足于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现实需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家治理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契合《新国标》中关于培养“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要求。

得益于中国国际电视台俄语频道、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权威媒体的俄文素材,《俄语专业八级测试》课程可以获取国内外新闻的一手俄文资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知识,将其迅速、有效地整合为统一主题并融入听力理解、翻译、写作和口语表述题型的训练中。这不仅极大地扩充、丰富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确保了课程教学材料的时效性,提升同学们的新鲜感和参与度。

四、《俄语专业八级测试》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面我们结合2023—2024年秋季学期的四川大学《俄语专业八级测试》的教学实践活动,分析和探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1.修改培养计划,激发学生选课动力

为应对和解决学生选课动力不足的问题,2023年俄文系修订了新版培养计划,将《俄语专业八级测试》课程纳入专业核心选修课体系,强化了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核心地位,旨在鼓励俄语专业学生修读该课程,提升个人乃至本专业在八级测试中的表现,进而提升过级率。

2.更新真题题库,丰富教学资源

区别于一般的俄语课程,《俄语专业八级测试》具有突出的应用和实践导向,因此熟悉和掌握真题材料对备考八级测试至关重要。我们搜集和整理了2003—2023年(2020和2022年未举行考试)的共19套历年八级真题,其中八级测试改革前真题10套和改革后的真题9套。基于以上真题资源建立了八级真题题库以及口语表述和听力理解材料的资源库。题库和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对比和分析八级测试考点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总结和预测八级考试的考查方向和重点,同时也消除了同学们考前无题可做、无法进行模拟考试的疑虑。

3.题型整合演练,升级教学模式

近十年八级测试的主观题反映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的总体趋势,强化了对时政要素的考查和解读,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紧密贴合社会生活的时政主题,将口语表述、听力、翻译和写作四个题型有机融合于一个主题,进行整合性实践演练。

主题口语表述听力翻译写作中秋国庆双节中国传统节日双节旅游新闻海南双节离岛商品销售传统文化的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社会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丝路上的新征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青年人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中俄关系俄语专业的优势与挑战中俄跨境索道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

上述三个主题的整合性训练是本学期课堂教学活动理念和方案的缩影。我们以统一主题为抓手,首先通过听力以及俄译汉、汉译俄练习强化核心词汇的掌握,其次在熟悉该主题的相关俄语表述后,借助语音设备进行口语表述训练,最后布置相应主题的作文为作业。

同时,在保证线下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慧教室提供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雨课堂、MOOC等工具或平台,以先进教学法为引领,以“有趣、有效、有益、有度”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

五、结语

受制于培养计划、学生个人规划等主、客观现实因素的制约,高校八级测试相关课程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四川大学《俄语专业八级测试》课程的教学改革手段和方案为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路径,相关分析尚处于粗浅的探索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深化。

猜你喜欢
八级真题俄语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新八级工”时代来了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等级
想起当年的“老八级”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