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向探究

2024-01-15 16:40曹文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5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曹文潇

[摘           要]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虽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仍存在观念意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健全、顶层设计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五育”融合目标导向下,应厘清和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与教育过程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其育人功能发挥的可行性路径。

[关    键   词]  “五育”融合;高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013-0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时代新人的培养工作,提出“五育并举”的指导性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五育融合”,并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刚性要求与实施方案,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劳动教育作为党代会部署的战略任务,列为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纳入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中。随着劳动教育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高校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也应锚定新方向、适应更高要求,积极探寻能够更好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的可行性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支点

强调并推动劳动教育的回归,是立足于人的“整体”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缓解当下教育焦虑、增强生命意义感与价值感的有效举措。重新审视其所承担的育人新使命,就是要引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认清劳动的本质内涵,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培养积极的劳动价值取向,具备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劳动技能,进而充实和建构自我,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事业发展相结合,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楫扬帆。因此,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劳动教育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是其他“四育”的基础、枢纽与旨归。

分别来看,德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品德情操,遵守社会伦理,而劳动教育能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二者相辅相成;智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教育帮助学生拥有科学探索的智慧,指引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以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一定的生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进一步促进智育的发展;体育致力于引导学生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与运动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更好地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也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养成坚强勇敢的品质,为成长赋能,二者有良好的融合契机;美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追求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而劳动教育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其基本原则之一即“以劳动创造美”,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总能激发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劳动教育对美育结果的反馈与提升,又对美育产生了进一步的引导作用。

明确劳动教育的新定位,深入挖掘劳动教育与其他育人系统之间的资源联系,能够促进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创美的正向循环,持续拓展劳动教育的综合功能,稳步构建劳动教育良好生态,更好提升育人的层次与效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需要依托新的载体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新的经济业态与新的劳动者群体不断涌现,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线上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形态、劳动方式、劳动关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的目标,劳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顺应不断涌现的新形势,在关键领域找准方向打破路径依赖,着重开放融合,依托新的载体,进而开辟新赛道、融入新内涵、实现新突破,激发更为多样化的认知需求,持续、稳定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

当前许多高校劳动教育蓬勃开展,除了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更需注重在结合自身实际与特色、搭载实践育人场景上下功夫,着力打通“五育”边界与学科边界,整合和联动各方资源,多渠道抢占劳动“阵地”,在各场景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如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技能实操提升劳动技能;与生活常识相結合,以日常劳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公益志愿相结合,以社会服务厚植劳动情怀;与求职就业相结合,以“三涯”规划引导劳动志向;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科创竞赛促进劳动创新;以及充分做好劳动氛围营造,借助线上线下宣传平台,讲好新时代劳动故事,发挥劳动模范的先锋引领作用,以榜样力量涵养劳动精神,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流价值。此外,针对劳动教育本身的理论发展与创新,部分高校也通过组织高水平的理论研讨、高层次的课题立项等方式,打造劳动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为开辟更多育人场景、孵化更多劳动教育亮点模式做出努力,引领全国高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拓展劳动教育的新载体,以物理载体的增加促进人际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延伸,是推动劳动教育创新的有力抓手,也是探索劳动教育个性化培养、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劳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构建各学段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家校社各方全参与、德智体美共促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问题审视

(一)观念意识不到位

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在劳动育人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但从重视程度、实践方式与实效上看,在观念与认知方面尚存在偏差。

传统偏见成为桎梏。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存在一定的割裂,“劳动”与“体力劳动”往往被归为一谈,对“劳动”及“劳动者”长期以来存在认知上的偏见。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秀才、君子步入仕途,都是意图通过读书脱离劳动阶层,成为“人上人”,这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价值观长期存在,一定程度导致当下职业地位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此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教育系统,部分教育者乃至教育对象也持有这样的观念与认知逻辑,将读书的目的界定为摆脱所谓“劳动”命运的途径。一些教育者甚至将劳动作为惩罚的工具,使之成为一件“可耻”之事,扭曲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也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高校劳动教育游离。部分高校受校园安全问题等制约,担心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不敢也不愿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而倾向于“完成任务”式劳动教育,与现实和实践脱节。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变为了新的“秀场”,將其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外部展示,看似是注重教育活动的“仪式感”,但对教育对象的参与感及其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却鲜有益处,不仅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内核,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劳动观造成了错误的引导,还徒增了教育负担。也有部分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舆论宣传方面存在不足,忽略了日常劳动氛围的塑造,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及重视程度。

家庭原生态劳动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生活条件更为优越,父母的过度爱护使部分学生长期脱离劳动、不善劳动,甚至缺乏独立生活的基本常识,此种情形下形成的“个人主义”思维也导致了思想片面,影响集体协作,违背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让劳动素养与劳动能力的培养变得困难而被动,难以形成家校社联动的育人合力。

(二)课程设置不健全

劳动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既关注劳动,又关注教育,虽重点在“育”,但不可仅止于“劳”。许多高校目前虽已将劳动教育列为必修课,但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仍未得到很好的构建。

课程内容单一。劳动教育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众多支持性学科,但部分高校并未对其进行专门研究与体系化设计,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呈现单一的劳动形态和片面的教育内容,不符合劳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本质性要求,课程规划与创新任重道远。

重理论而轻实践。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不可或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与归宿,并进一步指导理论。但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却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和实用型技能的掌握,课程实践与普通校园活动差别不大,同时缺乏反思与反馈环节,劳动成果难以内化为社会适应力与竞争力,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与专业和就业脱轨。劳动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针对不同的专业基础与就业方向应有多样的路径选择,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应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高校劳动教育内容过于陈旧,缺乏与学科前景和专业发展阶段的结合,针对性与层次性不足,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切实有效的劳动观,更无法开展先期的职业化训练,影响学生完整职业规划的落实。

(三)顶层设计不完善

劳动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及其与其他“四育”间的协同关系,决定了严密且科学的顶层设计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有系统、有组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方面应更具“章法”,但当前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实施规划仍存在一定的短板。

制度支撑体系不足。当前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政策的解读及外在意义阐述,忽视了对劳动及劳动教育本身的研究,导致课程定位存在偏差,措施的实施与落地缺乏可行性与针对性。全过程的体系规划不足,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缺失,大多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状态。

缺乏各类保障措施。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资金与时间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与管理人才专业化有限,大多数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以思政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为主,本身缺乏专业化培训,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经验、方法不足,指导时间也较为有限,或干脆采取慕课方式,课程理论教学照本宣科,难以保证劳动教育的开展效果与质量。课程辅助资源开发不全,平台搭建与空间拓展迟滞,难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重视与情感共鸣。

考评机制尚不完备。劳动教育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要想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强化过程评价,重视学生课堂互动和参加劳动实践的具体表现。当前多数高校尚未建构起专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也并未将劳动教育评价成果纳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教育者对其重视度有限,教育对象缺乏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反向激励,都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认知逻辑,突出教育目标思想性与创造性

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其他“四育”的融通支撑,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应引导社会整体,尤其是教育者思维方向的转变,强调劳动教育目标的鲜明思想性与创造性,重构“五育”融合理念下多价值取向的教育过程。

劳动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具有天然的思想性与思政教育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这为我们扎实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者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红色革命传统、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研究,在强化理解的基础上,讲透劳动精神,感悟劳动真谛,充分发挥信仰引领、使命导向、品格锤炼、情怀培养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理论化、体系化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推动劳动教育育人理念的创新。

应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将观念从智育为重转向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摒弃“劳动低级”的思维,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与情感,尊重劳动、劳动者及劳动成果。并在实际的教育中结合专业与个人发展规划创设劳动场景,引导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与职业世界,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身体力行地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用劳动实践塑造自己、建设世界,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

此外还应利用好校园新媒体,对社会优秀劳动典型与榜样进行宣传与呼应,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青年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劳动氛围,树立校园劳动典型与榜样,倡导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风尚。

(二)科学规划课程,落实教育方式阶段化与特色化

劳动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科学的课程规划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机制,促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正向循环,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高校应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以专门性课程为主渠道推进劳动教育落地,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分阶段设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劳动教育课程。低年级侧重生活常识型、志愿服务型劳动教育,高年级参与专业实践型、职业发展型劳动教育,使学生逐步认识和体悟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和职业启蒙的重要作用,打通劳动教育与社会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应丰富课程内容,拓宽教育载体,构建中国劳动教育话语体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劳动文化与红色劳动文化因素,引入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身边劳动者的生动实例,推动劳动精神入课堂、入教材、入头脑,使劳动教育可亲可感,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专业课程,着力提高其应用实效。在实践体悟时适当延伸教育场域,深化多元合作,搭建校内外实践育人平台,建立专门的劳动教育基地,组织丰富可行的实践活动,加强与德智体美的衔接与融合,探索具有鲜明劳动教育功能、形态和特征的实践课堂。同时要把握好“国际劳动节”等关键时间与事件节点,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日常教育的接洽点,促进劳动教育育人功能潜移默化的实现。

教育者应注重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劳动教育,强化探究式教育,落实评价与反馈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最终实现自我探索、自我建构与自我创造,引领学生走向自我成长。

(三)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教育过程专业化与多元化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新形勢与新要求,为提高其实现效率,需在顶层设计方面统筹规划,形成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劳动教育管理与实施体系,切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应依据国家对于“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宏观指导和相关支持性政策,以全局性思维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做好对基础教育的承接和对职业教育的贯通,细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与路径,适当加大资金、场地与时间等资源的投入,联动各部门落实安全保障,以专门制度规范组织管理。加强劳动教育师资的聘任与培养,或根据学生的期待与需求,尽可能通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调剂和沟通,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依据劳动教育的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制定劳动教育综合考评机制,向能力和素养型评估转变,形成包含专业知识把握、日常劳动表现、技能熟练程度、劳动素养形成等方面的多元评价体系,分别提出相应要求,并依托于现代数字化技术改进评价手段,真正让劳动教育趋于完整。

此外还应努力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打通校内校外,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长效机制,凝聚和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加强劳动教育保障,以促进其实效凸显,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实现发展与突破,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2]雷虹,朱同丹.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解读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3):134-138.

[3]刘向兵,柳友荣,周光礼,等.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1(4):9-13.

[4]王飞.“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J].大学,2020(25):74-75.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