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级模式的靶向式教学创新研究

2024-01-15 16:40李慧珍杨芳张国林周末刘阳胡晓琳李旭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5期
关键词:分数段及格率土木

李慧珍 杨芳 张国林 周末 刘阳 胡晓琳 李旭光

[摘           要]  作为积极提升学生成绩的教学改革实践,详细研究了基于分级模式的靶向式教学创新模式。通过高等数学课程在道桥和土木专业的分级教学实践,证实了靶向式分级教学在提升学生整体成绩和高阶数据成绩上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在对落后生成绩提高以及优等生“最后一公里”跨越式成績突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级教学实践效果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分级教学改革的三个关键因素:专业因素、教师因素和分级模式因素。基于高等数学示范课程,首次提出了“靶向式分级教学+其他创新课堂”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靶向式分级教学的丰富内涵、人文特性和普适性。

[关    键   词]  分级模式;靶向式;教学创新;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041-04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不同这一普遍现象,特别是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形势,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实现培养全面人才的目的。因此,亟须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施教,从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普遍局面,扭转灌输式教学导致的被动接受、存储的学习习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分级教学思路的新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精准、高效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以人为本、学生优先这一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统一培养”的教学模式,深化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究有活力并且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新模式,即基于“分级模式”“定制式培养”“靶向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材施教,尽量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整体上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支撑可持续高效发展。

分级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分层,然后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思考的喜悦,充分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分级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的具体实践。

本文分别对道桥和土木专业进行了靶向式分级教学改革示范探索。具体做法如下:针对每一个专业,根据上一学期期末成绩进行了重新分班,成绩在及格线以上的划为A班,及格线以下的划为B班。并根据学生数量和成绩对B班进行了交叉混合,细分为B1班和B2班。根据A班和B班学生基础不同的现状,进行了针对性备课和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分别提升的教学初衷,从而为学生及格率的显著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文以高等数学和选定的两个专业为示范,相关思路和方法可推广至其他课堂和专业,从而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的共性教学模式。

一、分级教学对成绩整体分布的影响

图1展示了分级教学实施前后道桥专业A班、B1班和B2班的分数段分布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分级教学实施后,A班随着分数段的增加,学生占比明显增加,这和分级教学实施前高分数段只占极少数形成鲜明对比。具体地,在高分阶段,[80,90)的占比从25%增加到了48%,[90,100]的占比从15%增加到了38%;而在低分数段,[60,70)区间的占比从30%降低到了5%,[70,80)的占比从30%降低到了12%。

对于B1和B2班,分级教学前,学生成绩均为不及格状态,而在分级教学后,及格率大幅提升到95%以上,甚至在B1班达到了100%,无一人挂科。随着分数段的增加,呈现高斯分布规律。整体上,B班的成绩以[70,90)这一分数段为主,约占了总人数的80%。相对于A班可以看出,分级教学后B班的整体成绩仍然略低,特别是顶级分数段[90,100]的占比仅为15%左右,而这一比例在A班中则高达38%,说明了A班和B班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这也恰恰体现了分级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

类似地,上述规律也适用于土木专业的学生,图2展示了土木专业分级教学实施前后的分数段分布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分级教学实施后,对于A班,随着分数段的增加,学生占比明显增加,[80,90)的占比从20%增加到了46%,[90,100]的占比从28%增加到了38%;而在低分阶段,[60,70)的占比从28%降低到了3%,[70,80)的占比从25%降低到了12%。相对于道桥专业,土木A班的高分数段占比的提升幅度虽然较小,但差别不大。

对于土木B1和B2班,分级教学前,学生成绩也均为不及格,而在分级教学后,及格率大幅提升到96%以上,和道桥专业基本一致。随着分数段的增加,土木专业B班成绩分级教学后也呈现高斯分布规律。整体上,B班的成绩也以[70,90)这一分数段为主,约占了总人数的70%,比道桥B班略低,这和土木B班出现了更多的[90,100]有关。事实上,对于土木B班,在顶级分数段的占比也稳定达到了20%,高于道桥专业B班的15%。当横向对比土木专业A班和B班的分级效果时,发现分级教学实施后,B班的整体成绩仍然略低,这和道桥专业的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二、分级教学对成绩高阶数据的影响

为了给出分级教学改革对班级整体分数和及格率的提升效果,继续绘制了道桥专业班级的平均分、分数中位数和及格率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通过分级教学改革,3个班级的平均分和分数中位线均得到了提高,特别是B班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地,道桥专业A班,B1和B2班的平均分由78分、30分和30分分别提升到了83分、79分和78分,分数中位数由78分、25分和28分分别提升到了85分、78分和80分。也就是说,原本基础较差、成绩较低的B班经过分级教学和因材施教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分数可以达80分以上,A班成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对比A和B班可以发现,B班的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但差距相对于分级教学之前已经变得非常小。在及格率方面,虽然A班的及格率看似略有下降,但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这一现象。第一,A班本来就是由分数全部在6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所以分级教学前及格率为100%,而分级教学后这一数值仍然高达97%,分级教学对及格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相对于分级之前,B1和B2班的及格率则大幅度提升到了100%和95%,从整个专业层面上看,这完全可以覆盖A班微乎其微的及格率下降,导致道桥专业学生的整体及格率明显提升。这充分证实了分级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同样地,土木专业的分级教学高阶数据分布规律和道桥专业基本一致。A班、B1和B2班的平均分由80分、36分和35分分别提升到了86分、80分和82分,分数中位数由79分、36分和35分分别提升到了90分、80分和87分。可以看出,B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分数可以高达80分甚至87分以上,A班成绩分数中位数也提高了10分以上,反映出学生整体水平的上升。此外,通过分级教学改革,A班和B班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平均分和分数中位数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也显示了分级教学在提升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成绩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及格率方面,三个班级均达到了95%以上,再次证明了分级教学模式的普适性。

三、影响成绩的分级教学关键因素讨论

通过上述分级教学前后学生成绩的整体分布规律和高阶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分级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因素、教师因素和分级模式等。

第一,专业因素。如前文所述,分级教学的立足点之一是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从而导致分级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比如,同为B班生源,土木专业两个班级经过分级教学改革后,[80,90)分之间的学生比例最高,90分以上的比例也稳定达到20%以上。但这一数据在道桥专业体现得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波动。比如,在道桥B1班,占比最高的是[70,80)这一区间段,90分以上的比例也仅仅约10%左右。以上对比可知,相比道桥专业,土木专业学生经过分级教学后,有更高的提升潜力和适应能力,高分段学生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启发我们,在制订分级教学课堂时,要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分级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第二,教师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在对B班的分级教学改革中,B1和B2班的初始成绩由于是交叉分布并形成分级班级的,完全可以认为两个班的学生水平和基础是一致的,不同的则是两个班级的授课教师不同。因此,两个班级经过分级改革后,成绩的差异可近似看成教师授课因素导致的。对比道桥专业B1和B2班可知,分级教学后,两个班的成绩均呈“倒抛物线”分布。但相对B1班,B2班占比最高学生对应的分数段从[70,80)提高到了[80,90),而90分以上的占比也从10%提升到了20%。这一对比可以发现,B2班教师在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参与度以及挖掘学生潜力方面的优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优秀教师示范课和“翻转课堂”可以弥补教师因素的不确定性,从而稳定提升分级教学的效果。

第三,分级模式。本文中,为了便于管理和实施分级教学,将不及格的学生划为B班,将及格的学生划为A班。可以看到,分班形式和分级模式直接影响分级教学的效果。分级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针对性教学和授课,有的放矢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反而,对于A班学生的提升效果看似没有B班显著,但应充分考虑到这部分学生本身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知识水平,因此达到顶级成绩的难度要更大。但让人欣喜的是,不管是道桥还是土木专业A班,[80,90)和9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均提升了约一倍,这充分体现出分级教学改革在拔高顶级生和“完成最后一公里”式跨越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对比启发我们,根据教学场所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精细化分级模式探索和创新的必要性,这对“靶向式”提升分级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靶向式分级教学改革的巨大优势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示范,在后续推广至其他课堂和专业时,仍然需要精细规划,避免“水土不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充分做好学生基础水平的调研,科学分班,精细管理。同时,充分考虑专业特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和“定制式”授课。另一方面,分级教学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将分级教学与“翻转课堂”“思政课堂”“慕课”等其他创新教学模式相结合,相得益彰,是未来教学改革中亟须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四、结论

1.通过高等数学靶向式分级教学改革,学生整体成绩和高阶数据均得到了显著提高,高分数段(>80分)比例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之前在及格线以下的B班整体成绩也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和A班的成绩差别较小,显示了分级教学改革在提升学生成绩特别是差等生成绩方面的优异效果。

2.分级模式下A班顶级学生(>90分)比例成倍式的增加,反映出分级教学在完成“最后一公里”式拔高的重要性。

3.经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不同专业学生的平均分和分数中位数均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全专业学生成绩的整体进步,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关怀,凸显了分级教学的人文内涵和优越性。

4.在道桥和土木专业高等数学学科示范改革的基础上,可将靶向式分级教学改革推广至其他专业和课堂。更重要的是,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基础和教师授课特色,“定制”分级教学课堂,并结合其他教学创新,会催生独有独创的教学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曹永梅.分级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62-65.

[2]郭雪霞.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评《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7(6):143.

[3]南晓雪.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立体化分级教学现状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2):298-300.

[4]赵以,蒋联江,黄锐.师生体验感知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6):98-107,120.

[5]黄盛,廖利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实施语音“翻转课堂”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4(1):33-44,88.

[6]刘雅敏,万江波,朱正才.中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4):40-48,91.

[7]趙丽,张慧.基于ITIAS的翻转课堂教学行为及效果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2(11):87-95.

[8]董江丽,周群,何志巍,等.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 推动教与学系统性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9):56-58.

[9]李蕉,方霁.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2(11):64-71.

[10]赖红波,钟坤.“教学与科研融合”模式对大学课堂教学绩效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40-145.

猜你喜欢
分数段及格率土木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各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2021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2019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广东土木与建筑》理事单位
2018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要想单词记得牢,动力来帮忙
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浅析土木大数据的逻辑、内容和应用
守望
“土木之变”原因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