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01-19 14:58孙浩进
新闻传播 2023年23期
关键词:生产力集群高质量

孙浩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省时首次提出的一个新词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随后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我省拥有一批代表“国之重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能够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创新发展,具备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底蕴和优势。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振兴发展的基点聚焦在创新上,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生产力水平也随之发展提升而呈现的新质态,表现为更具发展内涵、潜力和优势。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指劳动能力,还包含创新能力。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

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有“善思”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是“敢思”和“敢为”的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增强创新思维能力,要从根本上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形式主义和无所作为,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开拓新的方向。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敢于对标高标准,顺应新经济发展、新产业崛起的趋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以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业态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既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又要着眼未来视域,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们既要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又要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敢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实现“换道超车”。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我省要独创独有、敢闯敢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全方位推动优势产业数字化赋能,打造生物经济新基地,以“产业设计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设计产业化”完善设计产业生态链,抢抓举办亚冬会的战略发展机遇,打造冰雪经济新标杆。要打通促进创新的“快车道”、拆除阻碍创新的“篱笆墙”,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壮大新形态、领跑新赛道、创造新优势,把龙江的未来产业培育成“参天大树”。

同时要集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塑造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制定落实好招才引智的创新人才政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创新人才追梦的“理想之城”,让创新人才在龙江找到最需要的资源要素、享受最优质的创业服务,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要找准引才聚才的制度良方,创造企业家成长的优良环境,加快推进人尽其才、各展其能、脱颖而出的机制创新,厚植汇聚国内外人才“制度沃土”,为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优质的创新人力资本。

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集群

筑巢聚凤,蓄势崛起。要构筑创新集群,促进各创新主体实现优势互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仅集中在单一环节发力是不够的。要推动创新要素向重点地区集中、产业集群向重点园区聚集,优化产业集聚布局,推动创新产业由“单枪匹马”变为“握指成拳”。要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高校创新支撑实力、提升科研机构应用研究能力。

应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页岩油开发、石油化工、重型装备、新能源汽车、食品加工等集群发展,构筑哈大齐协同一体的科创走廊和工业走廊;以哈亚牡地区为重点集中布局冰雪经济、旅游康养、平台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加速形成创新能力强的龙江科创企业集群矩阵、新兴产业集群园区,塑造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策源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共同体优势。

猜你喜欢
生产力集群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