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纪录影像生产策略研究

2024-01-19 14:58马晨阳刘昊铭
新闻传播 2023年23期
关键词:纪录片少数民族

马晨阳 刘昊铭

(云南民族大学 昆明 650504 邢台学院 河北 054001)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支撑农业发展的广袤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数量庞大的乡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国乡村发生了千百年来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发展[1]。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乡村地区同样是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是乡村发展的缩影,其以真实为最具价值的准则,记录了时间维度下中国乡村多方面的变迁,以及乡村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乡村纪录片题材的具象化拓展类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纪录影像在此基础上,应从创作主题选定、内容表达呈现、视听语言展现与叙事表达策略等方面,更多地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特殊性出发,进行策划考虑与影像实践。

一、乡村振兴题材民族地区纪录影像生产的必要性

(一)唤起更多社会大众关注,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大力帮扶,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但社会大众对二者的自发关注度与参与度仍显欠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亿人,占人口总数的8.89%,聚居地主要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西南部的乡村地区,加之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使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乡村振兴推进面临众多复杂多样的现实性问题。

纪录片作为一种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影视作品,其纪实本性体现了真实的价值意义。以真实记录为准绳,通过镜头向社会大众展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发展变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议题。此举不仅可以为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机会的个体或组织提供帮助,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破局其受限的生活与发展;而且带来的社会曝光与传播有机会促进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与政策的倾斜,有利于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增强民众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合力。

(二)助力地方影像民族志形成,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

就物质实践层面而言,纪录片作为符号表征的承载者,对日常生活的文化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模式,文化认同也被学者们认为“根植于社会生活方式之中”[2]。乡村振兴题材民族地区影像从时间尺度上真实记录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以具体的历史切入,进而进入整体性的社会现实。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表达过他的“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观点,揭示了隐藏于“想象的共同体”背后的力量——大众传媒是促进民族共同体非常重要的因素。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记录着中国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传递着精神力量和时代新图景,以纪录影像的方式,借助历史元素、人物故事、镜头语言,完成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风貌形象和经济变迁的整体讲述。乡村振兴题材的少数民族地区纪录影像不仅可以切实地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乡村生态等方面的情况,展现民族区域时代发展变迁过程,为地方影像民族志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基于日常生活的文化共同体的符号表征,形塑共同体意识,激发当地居民的发展热情和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参与式记录民风民俗,夯实并传承文化底蕴

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促进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纪录片创作中以实现传承记录,更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记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像声画兼备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深刻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的生活以及文化,参与式拍摄最大程度真实记录地区风土人情,在纯粹的镜头语言中展现地域特色的独特魅力,在对区域民风民俗的展示中,让观众感受到其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参与和共享的基础上助力实现全面协同和高水平发展。引导受众了解和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而促进社会多方面对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这对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乡村的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的生动还原,能强化当地居民的认同意识,进一步促进当地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二、前期把握:创作主题选定策略

(一)把握国家相关政策,体现主流时代思想

把握相关政策与体现时代思想是创作实践中最关键的一环。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印发的《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及鼓励社会大众创作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凸显时代价值的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具备政治文化素养,充分把握文艺发展方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着眼当前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更自信、更从容的姿态展现给世界[3]。从脱贫攻坚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国计民生,深入挖掘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

将学习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放在首位。首先,需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领导,以组织振兴指导引领乡村振兴。其次,需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名词,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方面,创作者需要统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党的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多方面的建设。最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握时代精神,展现现实视角下的时代思想与社会价值。同时立足现实社会观照,展现中国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农民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新变化,生动传达新时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在充分学习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于作品中贯彻政策并体现时代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不仅要做到实地到访少数民族乡村地区,而且要深入扎根、融入当地生活,走进当地人民群众中去。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后,因地制宜贯彻执行相关国家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应注意区分传统纪录片、宣传片与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纪录片三者的区别,避免单调的影像记录与生硬的政策介绍。使用“理论和政策+发展成就和取得的成绩”的模式,将理论与政策的优势和价值以实际成果展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具说服力地让观众体会到乡村振兴在当地如何惠民。在体现时代思想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关注度与认可度,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进步。

(二)立足少数民族乡村,建构民族特色图景

承担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任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纪录片,具有区别于普通纪录片题材的精品地方民族文化和特色少数民族风情的独特优势,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组成部分。在选定创作主题时,可选取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并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作要求、影片风格与审美标准。不仅做到主题创新,巧妙发挥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的独特优势,给受众眼前一亮的惊喜感,同时也呼应了“各民族像石榴籽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脉搏,进一步增进纪录片的内涵与价值。

纪录影像对少数民族特色图景的建构,则应从地方村镇的自然景观、民族产业、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特色村镇景观等多个方面,从经济、文化、自然生态、历史等多个维度,从乡村发展、乡村文化、乡村变革、乡村故事、乡村经济等多个视角进行。将乡村视为动态发展中的空间场域,将少数民族看作此场域中的主体元素,用影像记录真实的乡村图景,对我国现实国情下的少数民族乡村地区进行观察与解析,展现出主体对象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等深层内容。

此种图景的建构应以展现乡村风貌变迁、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经济发展等为主要内容,描绘真实的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图景,实现影视艺术、乡土文明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受众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文化底蕴。

依托民族地区人文,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立足民族乡村区域优势,以浓厚的家国情、民族情,将一个个生动场景描绘成壮阔画卷,让受众通过镜头感受各少数民族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和“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图景,谱写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团结奋进之歌。

(三)融入家国乡土情结,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家国叙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叙事传统,它继承并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化”的理念,并在不同年代背景中以不同具体形式得以展现。以家国叙事理论为基础,将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与平凡普通的个体放置在一起,在形成对比、凸显时代厚重感的同时,也使宏观体量的家国故事以微观的个体为媒介进行细致呈现。运用家国同构的叙事方式,把致富带头人或扶贫干部与其家庭、国家有机结合起来,传达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4]。

如《村庄十年》从60多万个行政村里挑选出10个典型村庄,以鲜活的个体故事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安土重迁,黎民之性。”该片以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故土情节为基调,将发生在过去的故事与当下的生活进行对比,以不同的主人公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现在汹涌的时代变迁浪潮中打拼的普通个体心中那份家国情怀,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创作者应以小人物为载体,以普通大众的沉浮折射出大时代的变化发展,且需注意人物主体与影片主题应兼顾个体经历的真实表达,以及是否回应了乡村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社会议题。使用家国同构的叙事方式,讲述少数民族群众令人动容的故事,传达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与时代精神,凸显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自强不息的巨大力量,是纪录片题中应有之义,使作品既见历史,又见个体,更寄深情。

(四)贴近“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夯实影片主题基础

区别于普通纪录片,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纪录片应重点呈现主角怎样以艰苦奋斗或科学方法等方式,带领当地民众实现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的故事。人物选取是否恰当与其故事价值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作为纲领和框架的主题的合理性,也对后续的内容呈现与整体质量产生着影响。

应规避假大空和功利性的出发点,时刻牢记发挥为人民抒写、为百姓抒怀、为群众抒情的主旨,发挥表现社会价值意义、传达群众内心情感、表达人民群众使命与担当的功能。“现实主义创作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关切”[5]。创作者要真正走进少数民族生活的村镇村落,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具有积极价值指向的主体和富有亲和力的故事中,为影片主题打下坚实基础,与受众建立情感、情绪认同,并引发对意义内涵的思考。

如《出山记》讲述了一个仡佬族山村成功实现脱贫的故事。该片聚焦普通而平凡的少数民族生活的村落,贯彻了民族影像志的真实性准绳,向我们呈现了山村的现实生活场景和现实关注的问题,以参与式观察的创作手法还原了该地区的生产空间、劳作场景和社会活动。高价值且合理的主题选定使影片情感表现真实细腻,人物刻画生动饱满,故事纪实有情怀、接地气、入人心,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中期深入:内容表达呈现策略

(一)关注个体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凸显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是注重“以人为本”,强调把人放在首要地位,重视与人有关的生命、尊严、价值等[6]。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以记录村镇村落的改变、发展和村民生活走上小康之路的历程,以及打拼奋斗的个体为主要内容构成,深入发掘在对抗困难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闪光的精神力量。

人物是纪录片中的艺术主角,是故事的讲述者和承载者,也是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更是带领观众进入情感体验的关键载体。如《瓜熟蒂落》聚焦农民和土地的故事,不仅以全新的电影手法讲述了农民种瓜、盼瓜、收瓜的故事,展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也关注了种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展现了主体的生存状态与命运,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纪录片的镜头不仅要真实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精彩故事,同时也应发挥影视艺术的“温度”,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环境,并以此为“窗口”,窥探更大的世界乃至时代,从而引导受众进行有关人生、生活的深入思考。

“观察”是人类学纪录片构建影像的拍摄方式,是由跨文化主体对特定文化的观察。由于创作者作为外来的跨文化主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此种新鲜感催生出一定的敏感度,因而能够以更敏锐的反应,捕捉被拍摄主体为实现美好生活而进行奋斗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并进行表述。

在拍摄过程中应注意搭建系列叙事场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记录为前提的同时,尽可能地与人物建立互动关系。通过行为细节、生活环境等元素的交叠,搭建起了一系列人与空间、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与环境的巧妙融合,描摹真实而全面的生存状态,营造近在咫尺的视觉观感,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实现受众的表达与影片本身展现出的双重人文关怀。

(二)发掘多元乡村人物,塑造鲜明人物形象

人是一切意义的中心,这既是哲学认知的根本落点,也是文本叙述的终极诉求[7]。社会现实纪录片“深入中国社会不同层面触摸现实”,记录当下时代的人生百态[8]。大部分乡村振兴纪录片都以不同的人物为主体展开叙事,对加入少数民族主题的纪录影像同样如此,其中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内容呈现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表现社会价值意义、传达群众内心情感、展现人民群众使命与担当的功能,而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选取不同身份特征的主体人物,具有议题价值的包括但不限于驻村建设的基层干部、返乡创业的劳动者和淳朴真挚的本地村民,以丰富多元的视角将观众代入到不同主角所生活和奋斗的少数民族地域,与他们一同感受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的世间百态。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们这些美好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些关于奉献的故事。”《出山记》中的申修军作为村支书,在片中展现了一个踏实肯干的基层干部形象。在展现农村社会变革面貌时,他是一个重要的穿插性人物,给整部影片奠定了主旋律的叙事基调。《第一书记》中作为孙庄村第一书记的秦倩,在村中带头办产业,到任期后主动留任,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闺女书记”。从背井离乡到返乡创业,从消极待业到积极创业、从建设新农村到乡村振兴,观众也在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中感受到强大的变革力量。

(三)贯彻以小见大思维,平民视角展开宏大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大局观和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故西方纪录片多从微观角度出发进行叙事。中国纪录片需要引入国际化的呈现方式,需要接地气的小微展现。应贯彻并发散以小见大的思维,“以小家见国家,以村策见国策”[9],以小见大建构叙事场域,以小人物的沉浮折射出大时代的变化,扩展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深度。

如《柴米油盐之上》深入人民群众中寻找主角,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劳动创造中提炼主题,从拼搏奉献中汲取情感。片中的主人公都曾经历贫困,但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改写了命运。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品质,折射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人物是纪录片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人物关系的呈现和描绘不仅是展示人物性格、行为和互动的重要手段。作为纪录片中最不可或缺也是最基础的元素,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关系的呈现不仅是展现人物性格、讲述人物故事的重要手段,更发挥着与纪录片观众产生共鸣,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作用。

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纪录片着眼于被摄主体的生活状态、重视人的精神价值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积极探寻的视角下,则更应深入到被拍摄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展现具体人物的奋斗精神,用镜头记录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和真实存在的情感,表现出高度的人文价值与精神关怀。从微观角度切入,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叙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图景,以平民视角表现时代变迁,使村民奋斗过程中流露出的种种情感与发生的温暖感人的故事与时代精神交相呼应,这也是少数民族乡村振兴题材纪录影像的价值所在。

四、后期升华:视听语言展现与叙事表达策略

(一)兼具真实记录与美感设计的镜头语言

影片既应做到真实客观记录,也要重视画面的美学建构和质感体现。涉及乡村振兴主题的纪录片一般是严肃深刻的,展现了民族脱贫的地区人民艰苦奋斗的过程。选择拍摄的画面应具有典型性而非空洞的镜头,注重真实记录、塑造人物形象、关注社会问题。

创作者应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切换、排列等方式,运用移动镜头及切换镜头,展现农村生活的真实与细节。在色彩运用上,通过后期调色营造特定的氛围。在运动表现上,通过跟拍、画面推进等手法呈现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构图方面,可以使用对焦、逆向拍摄等手段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镜头语言应有机地把自然手法与环境的展示、生活细节的描摹相结合,通过既兼具真实记录又有美感设计的镜头语言展现出农民的生活。这样,观众既会被纪实的真实性所感染,又会被影片的艺术表现所吸引。

(二)以现场记录为主线且丰富多元的声音效果

纪录片中的声音效果主要包括同期声和解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影片表达主旨服务。同期声的作用在于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推动情节发展。解说则通过烘托气氛、凝练主题思想、彰显影片风格等方式,在画面之外对影片进行补充和说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真实性,而真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则是声音元素中的同期声。重视同期声的运用,能更好地增强观众真实感与临场感。在《稻乡澎湃》中,影片就使用了大量镜头展现乡村生活场景,加上现场效果同期声,增添了影片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此外,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具有丰富的艺术张力,可以深化情感、延伸语意、渲染气氛,为影片增强更加具体的感觉和情感。《记住乡愁》以百余座古老村寨为载体,运用乡野音效,营造出清新自然的乡村氛围,突出传统文化和乡愁的情感基础。在展现某个场景时,通过特定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可以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场景气氛和人物的情感,从而加强真实性与可信度。在展现一些不可见的细节或者思想感受时,适当的声音效果也可以让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出山记》使用了轻柔的钢琴声配上鸟叫声作为开场,缓缓拉开影片序幕,带我们走进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贫困乡村大漆村中,用视听构建了人们记忆中静谧安静的乡村环境。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片中没有一句标准的普通话,没有宏大彩排气场,在基层干部和群众日常对话中观众却更能感受到少数民族人物的质朴和乡村中国的地域特性。

(三)使用叙事节奏呈现自然流畅的蒙太奇

不同于长镜头为主的影像风格,蒙太奇手法对材料进行重新排列组织,发挥着交代情节的发展和交错、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展现事件情况的作用。蒙太奇作为纪录片艺术的基本特征,能够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效果和吸引力,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因此,所谓的“纪录片语言”,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蒙太奇”语言[10]。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需要把握叙事节奏,运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编辑的基本技能,打破线性叙事的束缚,将不同的场景和情节有机地连接起来,能更加丰富纪录影像的艺术性。

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纪录影像创作中,最常见的是以时间为序的顺序剪辑和明暗线交叉的交叉剪辑。交叉剪辑会使得故事更为生动,叙事节奏更为活泼,而顺序剪辑则以符合生活逻辑和客观事实的情节思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流畅的故事线。

例如,乡村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以主人公用相机给父母拍照为主线,一直到父亲去世,母亲不知所措地度过剩下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题的深入,故事的感情线也在逐步推进。《出山记》以申周家为主角,故事围绕“要不要搬迁”进行展开。影片以申周一家在老屋吃饭开头,以搬迁后在新房吃饭收尾,娓娓道来讲述了大漆村的当地群众走出大山的故事。

总的来说,无论以何种方式剪辑,都要避免刻意,要把控好每部分的叙事节奏,带领观众缓缓深入片中,力求简单真实地再现场景、再现故事。

(四)建立增强受众代入感与情感互动的叙事视点

茨维坦·托多罗夫认为“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总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察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叙事学奠基者热奈特在其《叙事话语》一书中,对内聚焦和外聚焦进行分类评述,内聚焦分为三种:一是主人公的“有限视野”下的固定式聚焦,二是不同人物的视点变化叙事的不定式聚焦,三是不同人物视点多次看向同一事物的多重式聚焦[11]。外聚焦即从外部看向事件,无法获知情感。内外视点会影响叙事的层次,因此把握内外视点,重视叙述视角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纪录影像生产的重要策略之一。

当前,叙述视角年轻化是新媒体时代推动民族纪录片传播的重要因素,从青年人的视角看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能够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传播注入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例如纪录片《在路上》通过对人物的访谈与跟拍,展示乡村美丽风光与淳朴风情,以及各行各业人们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简要阐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引发人们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号召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关注基层、投向基层。《乡见如故》从青年群体视角切入将叙事视角放到年轻化的,从青年人的视角看乡土文化,引入青年爱好的谈论话题,能够增强受众代入感,启发情感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城乡文化壁垒的破除。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纪录影像作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形成的特定样式纪录片,塑造的乡村形象是一种建构式再现,作为记录新时代的“国家相册”,不仅记录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方面下的乡村变迁,同时聚焦大时代背景下普通大众的生活与情感,让观众深刻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图景,建立情感连接,引发情绪共鸣,唤起社会大众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支持。

纪录影像综合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模态并举的形式,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细化至具体的个体和故事,向社会大众呈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反映了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国经验,呼应了时代精神,使影片充满时代特征与人文关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利用影像讲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故事,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乡村振兴题材民族地区纪录影像的生产有着更多的创新可能与发展空间。创作者应深入少数民族乡村一线,借力新技术、新政策、新理念,根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创作更多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的作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少数民族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