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海经》异兽形象国内影视传播现状

2024-01-19 14:58王茜
新闻传播 2023年23期
关键词:异兽山海经影视

王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神秘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这部文献既是地理学、民俗学的典籍,也是神话传说、奇幻故事的源泉,更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神秘现象的探索与表达。而其中的异兽形象,作为《山海经》的重要元素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随着现代影视传媒的兴起,这些异兽形象也开始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得以呈现,进一步传播着古代神话和传统文化。而当这些异兽形象被搬上银幕时,它们不仅令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还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然而,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对于《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演变。这些形象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改编可能涉及对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诠释,甚至是创新性的重新构想。因此,研究这些异兽形象的影视传播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塑造的影响,变得至关重要。

一、《山海经》异兽形象影视传播的文化背景

《山海经》,作为一部涵盖古代中国地理、神话和民俗的文献,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奇幻传说、神秘探索和文化传承,为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贡献了独特的元素。这部文献以描述神秘、奇异的地理景观和异兽为主题,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神兽、怪物和传奇生物。这些异兽的描写不仅是对当时地理探险和民间传说的记录,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神秘感知和探索。同时,这些叙述也融入了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赋予了异兽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山海经》,这部古老的文献作品中,异兽形象作为《山海经》的精华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秘化、神圣化和艺术化的角色,它们既是神话传说中的存在,也是对自然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影响力的增强,这些异兽形象开始在银幕上焕发新生,成为吸引观众的独特亮点。

《山海经》所描述的异兽形象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有着悠久的传统。这些形象不仅出现在古代诗词、绘画和戏曲中,还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例如,元代诗人郑光祖的《山海经》诗集就以异兽为题材,表现了对于古代神秘传说的向往和创作的灵感。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异兽形象也是常见的题材。传统的绘画作品常常将异兽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想象。这些形象的绘画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还传递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情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异兽形象为后来的影视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异兽形象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有神秘的神话象征,又具有视觉效果的震撼,同时往往还拥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异兽在文学原作中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如龙代表着权力和吉祥,而凤凰则代表着美好与重生。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这些象征往往被扩展和突出,以更好地传达文化和情感内涵。而异兽形象在影视中的展现常常涉及复杂的视觉效果和特技制作,观众受到异兽外观的吸引,这要归功于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团队的技术创新和视觉呈现。此外,异兽形象也可以通过角色的情感表达来深化观众对它们的理解。这些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可能拥有人性化的特点,让观众能够共情和产生情感联系。

《山海经》的异兽形象自上世纪初期以来就开始出现在电影和电视剧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象在影视传播中的呈现方式有了显著的演变。上世纪初期的电影作品首次尝试将异兽形象带入银幕,但由于技术和制作水平的限制,表现相对较为朴素。随着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后半叶的电影开始呈现更为逼真的异兽形象。近年来,随着CGI技术的崛起,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和视觉效果不断提高,使得对《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呈现更加逼真多变和引人入胜。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异兽形象常常在角色设计、视觉效果、符号解读等方面进行改编,角色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可能会根据影视作品的风格和情节进行调整,以使其更贴近叙事需要,有些影视作品可能会对异兽形象进行新的解读,赋予它们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以满足观众对创新和深度的期待。

二、异兽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异兽形象在《山海经》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描写,它们常常承载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神秘和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异兽形象常常代表着自然界的奇妙和神秘之处。它们通常出现在神秘的地理景观和未知之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敬和好奇心。一些异兽,如龙,被视为权力和统治的象征,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代表着皇权和国家统一。许多异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幸福和繁荣,这些形象常常与吉祥物、护符和守护神联系在一起。一些异兽形象可能代表着道德和伦理观念,它们的故事通常包括道德教训,为古代中国人传达道德智慧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异兽形象也代表着文化传承和认同感,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

深入了解与分析自然与神秘、权力与统治、祸端与祥瑞、道德与伦理、文化传承与认同等异兽形象的象征意义,有助于进行《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影视传播中的演变和解读。在影视作品中,这些象征意义可能被进一步强调、改编或重新诠释,以满足不同文化、情感和审美需求。

观众在影视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不同版本的异兽形象的接受程度可能因作品质量、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而异。一些形象可能会在观众中引发共鸣,而其他形象可能会引起争议。不同的观众可能赋予这些形象不同的象征意义,或者将它们视为故事中的不同元素,这种多样性丰富了观众的解读体验。观众的解读和接受程度可能会受到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影响,观众可能在网络上分享他们的看法和解读,从而形成了更广泛的影响力。一些观众可能会深入探讨异兽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这种反思可以促进对文化传承和符号学的讨论。

观众对异兽形象的接受和解读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涉及到情感、文化、社交和个人层面的因素。了解观众的反应有助于制作团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推进。

三、案例分析

(一)《封神榜》(1969年)

1969年的《封神榜》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神话题材电影,其主要讲述了姜子牙与纣王的斗争以及周文王的统治。异兽形象在故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的存在和行动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电影通过故事情节深入探讨了关于权力与正义的主题,其中龙和麒麟等异兽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力量,与反派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考虑到1969年的电影制作水平,电影采用了当时的特效技术来呈现异兽形象。虽然相对于现代特效来说有一定限制,但电影仍然成功地将这些形象带入了屏幕。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与异兽形象相互协调,创造了古代神话世界的氛围。宫殿、山川、水域等场景与龙、麒麟等形象的出现相得益彰,为观众呈现了古代神话的壮丽景观。

电影中的龙形象以巨大的身体、华丽的鳞片和锋利的爪牙呈现,表现出威严和神秘感,角色设计尊重了这些传统元素,并通过电影特效技术增强了龙的神秘和壮观感。麒麟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兽,具有狮子身、羊头、狼蹄、鱼鳞等多个元素,电影中的麒麟形象呈现了这些特点,强调了其神圣和祥瑞的属性。电影中的狮子形象设计着重突出了狮子的威严和力量,包括狮子的鬃毛和肌肉质感。虽然特效技术相对有限,但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二)《妖猫传》(2017年)

2017年的《妖猫传》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古代传说与现代审美的影片,影片以现代的技术手法呈现了古代神话,突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跨时代传承。

电影讲述了唐代的宫廷阴谋和一个神秘妖猫的故事。异兽形象在电影中既是主要角色,又是故事的关键元素。它们的存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解决,尤其是九尾狐的身份和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通过异兽形象的角色设计将传统神话与现代故事相融合,电影中的灵狐和白蛇等异兽形象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注重了现代审美感。灵狐呈现出纤细的身体和灵动的特征,而白蛇则展现出圆润的身体和清澈的眼睛。这些形象的设计突出了它们的神秘性和美感。

这部电影采用了现代特效技术,成功地将异兽形象带入了屏幕,为观众呈现了华丽的视觉效果。特别是灵狐和白蛇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的外观与传统神话中的描写相符,但又具有现代化的外观。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充满了唐代的历史氛围,同时也展示了宫廷的奢华和神秘。这些场景为故事的情感和氛围增添了层次。这部电影成功地将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电影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有传统文化根基又具现代魅力的作品。

(三)《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基础进行改编,讲述了哪吒的成长之路,从一个不被接纳的魔童到英雄的转变。故事强调了自我认同、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同时涵盖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元素,如哪吒三太子的诞生和冒险,这些元素为观众提供了富有情感和戏剧性的故事线。而异兽形象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是哪吒的朋友,又是他的挑战者,它们的存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电影中的异兽形象包括蛟龙和大禹等,这些形象的设计融合了传统神话的元素和现代审美。蛟龙呈现出强壮的身体和霸气的外貌,而大禹则展现出慈爱和智慧的特质,它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观众的视觉吸引力,尤其注重了对当代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如哪吒、杨戬和父母,也得到了精心设计,哪吒的形象融合了古代神话和现代化的外观,突出了他的叛逆、坚韧和成长,而杨戬则具有勇敢和聪明的特质,主角与异兽形象的互动使故事更加丰富。

电影采用了现代动画技术,成功地将异兽形象带入了屏幕,呈现出精美的视觉效果。蛟龙和大禹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它们的特质和神秘性,它们的动态场景和战斗场面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和动感,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也丰富多彩,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世界的奇幻和神秘,从崇山峻岭到水下仙境,这些场景为故事增添了层次和深度,与异兽形象的互动相得益彰,为观众创造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和神话之旅。

这些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呈现《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在不同程度和方面影响了观众对这些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些作品体现了异兽形象在影视传播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旨在研究《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国内影视传播中的呈现与影响,通过文化背景、影视传播概览、符号学分析和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并选取了几部国内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山海经》异兽形象影视作品,分析了它们的角色设计、故事情节、视觉效果等方面。《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影视传播中的展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更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助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深入了解不同作品如何呈现和影响观众对异兽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的机会。

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异兽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研究观众对异兽形象的接受和解读以及媒体平台对异兽形象的传播和影响,并将文学研究、影视研究、文化研究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引入研究中,以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剖析研究。

《山海经》异兽形象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向世界打开中华文明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应拓展对影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认知,高效利用异兽形象促进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异兽山海经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古代异兽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浅谈色粉画与神话故事的交汇
《山海经》异兽角色的相关研究
异兽传说——古代的狮子雕刻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