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教辅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2024-01-19 14:58李淑娟
新闻传播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辅选题策划

李淑娟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分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一、中小学教辅出版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6万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3432.77万人,在校生1.59亿人;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50万所,普通高中招生947.54万人,在校生2713.8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和普通高中在校生是中小学教辅的主要消费群体。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而教辅是教材的补充。教辅图书即教学辅导资料的总称,教辅图书的出版发行是文化、知识与价值传播的重要环节。中小学教辅是指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的图书。教辅图书主要包括:同步学习类、考试学习类、寒暑假作业类等。在我国这样一个教育大国,中小学教辅市场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使得中小学教辅出版出现了规模化、系列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规模效益。但中小学教辅的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坚持正确的导向,在内容选取上把关不严格,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缺乏创新性,出现了一些看似品类繁多,内容却相似的同质性教辅;还有些教辅在出版过程中,疏于前期策划,缺乏品牌意识、营销意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应该引起出版企业的重视,特别是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新时代中小学教辅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一)责任意识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图书“质量管理2022”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通报》中64种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中,涵盖了1种中小学教辅图书。2023年4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图书“质量管理2023”专项工作的通知》下发。可见,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高度重视图书质量管理,采取措施狠抓质量管理,并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关责任人一定的奖惩。基于此,一些中小学教辅出版单位内部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如强化“三审三校”制度,成立专门的质检部门,聘请社外专家对稿件进行把关审读,对图书进行定期质量抽查,等等。但是,不管是国家层面监督,还是出版社自身强化管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小学教辅编辑时刻秉持责任意识,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把好质量关。

1.选择水平较高的作者。没有作者,图书的选题策划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小学教辅编辑在策划选题之初,就应该对符合自己选题的作者有个具体的了解。高水平的、负责任的,具有一定教辅编写经验的作者,不仅会写出高质量的稿件,而且会对责任编辑后期加工稿件减轻一定的负担。中小学教辅编辑在选取作者时,首先,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资历。学历较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作者,是保证教辅图书质量,进行后期图书营销的一个关键点。其次,要查看作者的出版物,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对教学的理解。这些出版物包括教辅图书、学术论文和其他教育类出版物。再次,参考专家推荐,一些教育专家和教学机构可能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教辅图书作者。最后,中小学教辅编辑可以积极参加教育研讨会和课程,这样会接触到更多的教育专家和有教学经验的作者。中小学教辅编辑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对自己的作者资源进行管理,以便在图书组稿阶段能高效省时地找到水平较高的作者。

2.把好内容质量关。把好内容质量关是中小学教辅编辑责任意识的重要表现。一方面,中小学教辅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在审读稿件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要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如,稿件中如果涉及国旗、国歌、国徽等内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有地图的稿件中,地图的绘制与使用要符合地图管理相关规定;等等。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辅编辑尤其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质,才能把好稿件内容质量关。近年来,教材插图事件频出,中小学教辅也不例外,这时刻提醒中小学教辅编辑要紧绷书稿质量这根弦,做好书稿质量的把关人。《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在书稿插图较多的小学教辅中,要注意插图绘制要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

3.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中小学教辅编辑责任意识的前提。目前,从事中小学教辅编辑的人员,大多数都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但是,在岗位初期,他们对图书出版了解太少,有的编辑甚至不懂得校对流程,导致图书出版流程不能顺利进行。这一方面对教辅出版单位提出了要求,教辅出版单位要针对中小学教辅编辑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培养机制,以使其更快地胜任岗位工作。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辅编辑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如将《现代汉语词典》《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等作为案头必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中小学教辅编辑还要研究教学大纲,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了解国家发布的一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如考试动态、地方考试政策的变化等,关注社会热点。中小学教辅编辑要抓住学习机会并积极主动提升自己,将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总结不断地应用到选题策划与稿件处理过程中,才能把好稿件质量关,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二)创新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新选题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则要做到创新,要积极提升教辅图书的创新理念。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辅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从选题策划、图书形式、数字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选题策划的创新。首先,中小学教辅编辑要深入图书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要全面掌握教辅市场的动态,预见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力争在策划选题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次,教辅图书市场受国家教育政策影响比较大,因此,中小学教辅编辑要紧跟国家政策,关注教育改革,领会教育文件精神,如在平时要关注一些权威教育部门的公众号,定期浏览教育部门官网,及时了解到一些教育改革信息,以便挖掘到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图书选题。最后,中小学教辅编辑要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寻找社会热点。如,2021年12月,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加强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深入阐释辽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而后,针对辽宁红色“六地”内容策划的中小学红色教辅读物不断涌现,我们也策划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六地”——辽宁红领巾寻访红色标识在行动》,此书入选了《2023年辽宁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基于此,中小学教辅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也要关注地方的发展政策,这样才能策划出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有效提高中小学文化素质的中小学教辅图书。

2.图书形式的创新。选题策划是从内容上进行的创新,而图书形式上的创新也同样重要。图书形式是指版式、装帧设计、用纸、开本、包装等。图书形式是内容的依托,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又影响内容。一个房屋要建成什么样,最重要的是房屋设计者的理念与设计。一本图书的出版也是如此,图书的内容就相当于建一个房屋的材料,而图书的风格设计、版式、开本、包装等是设计人员和责任编辑不断磨合的结果。首先,图书内容的表达方式要新颖。比如说,中学生教辅中要善用思维导图、图表等总结性的板块,而小学教辅要善用图片、漫画等元素,避免长篇大论的文字。其次,图书的封面色彩等搭配要协调。封面是给读者用户的第一印象,封面的设计要简洁大方,尽可能地体现图书特点,深入读者内心,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再次,图书版式要新颖,字体字号、行间距的设计要符合GB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如,小学教辅图书的版式设计要活泼一些,色彩运用可以酌情多一些。最后,在图书开本的选择上,可以考虑打破常规思维,做些口袋图书,以便中小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3.数字化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的阅读习惯、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纸质版图书受到了挑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小学教辅出版社应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带动中小学教辅编辑,在教辅图书的数字化创新方面有所作为。首先,在纸质书中插入二维码模式,提供产品增值服务。这种模式易实现,如辽海出版社利用RAYS现代纸书数字平台,给部分中小学教辅图书配上了二维码视频讲解,这是数字化融合出版的典型案例,它没有改变纸质书的出版形态,通过附加数字资源,促进了纸质图书的销售。其次,建立习题资源数据库。在大数据时代,中小学教辅出版社要利用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一方面,利用数据库资源为读者服务,如建立方便读者检索的题库系统;另一方面,数据库资源为中小学教辅编辑策划选题、组稿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编辑可以直接从题库中选取合适的资源进行初次组稿,然后将初稿交给作者进行修改加工,提高出版效率。再次,搭建在线答疑平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中小学教辅出版社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线答疑系统是比较有效的,比如“猿题库”的课后作业批改环节。最后,中小学教辅编辑要成功实现数字化创新,就要自身不断学习数字化技术,逐渐转型为懂技术、懂教育、懂市场的数字化编辑人才,这为出版社数字化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营销意识

传统的编辑比较注重案头工作,图书印刷出版后,后期销售就交给发行部门负责。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要贯穿图书生产的各个环节,编辑尤其要具备一定的营销意识。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辅编辑应从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全流程营销意识、合理策划营销活动等方面提高营销意识。

1.树立品牌意识。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中小学教辅编辑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首先,打造中小学教辅图书品牌。中小学教辅编辑要对自己针对的目标客户群,进行调研论证,提升图书品质,打造优势品牌。其次,要做好品牌的维护工作。品牌图书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进行长期维护。中小学教辅图书要紧跟政策及教材变化及时调整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封面作为给读者印象深刻的品牌标志,可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略有创新。最后,要注重品牌的拓展延伸。中小学教辅图书品牌一旦形成,要利用品牌的带动效应,进行图书品种的延伸和拓展,进而扩大品牌规模,筑牢品牌的市场地位。

2.培养全流程营销意识

中小学教辅编辑是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核心,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却应该在图书全流程营销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辅编辑熟悉自己图书的卖点,可以有效把握图书的出版时机,可以调动作者、设计人员、发行人员等多方资源,等等。中小学教辅编辑的全流程营销意识,首先,体现在选题策划上,在选题策划拟写选题报告时,就应该形成初步的营销方案。其次,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也是编辑熟悉稿件、提炼图书卖点的最直接的途径。再次,图书设计环节也是全流程营销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封面,要体现书稿特点,直击读者的内心,吸引读者的眼球。最后,要做到编发联动。编辑发行联动,就要求编辑在重要节点,比如在选题立项的初期,就要发行部门提前参与,参考发行对该类书的市场了解,汇集各自的对口店铺或媒体,比如一些重点书,在图书发印时,就可以联系渠道网店做预售预热等等。

3.合理策划营销活动

中小学教辅图书有不同的销售渠道:统一征订,学校老师推荐,学生、家长自主在市场上购买。针对不同的图书品种要策划不同的营销活动。针对前两种,要与征订部门及学校老师建立联系,向他们介绍图书品种,也可以了解读者需求,以便更好地完善图书内容。针对分散的中小学教辅消费群体,可以在书店开展新书发布会,邀请教师专家作者辅助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出版社公众号等网络媒介进行产品的宣传工作,提炼教辅图书产品特色,撰写网络宣传文章,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做好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工作,以便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结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市场在不断变化。中小学教辅图书是教育的重要辅助载体,承载着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功能。中小学教辅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为广大中小学生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产品,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是新时代出版人的使命与担当。

猜你喜欢
教辅选题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期策划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