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作用及优化路径

2024-01-26 10:31李东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技能

李东学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 037054)

0 引言

乡村振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乡村振兴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大批毕业的大学生将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然而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大学生有崇高理想、有专业本领,还内在地要求广大大学生有正确的劳动理念和劳动本领以更好地投身于乡村建设和发展。

1 乡村振兴的背景和现状

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期。乡村振兴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的实施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相关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出台。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乡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乡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2021年4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对统筹农村建设发展提出新规划。“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的目标,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补短板需要优化农村人才队伍,提高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需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高校的很多毕业生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重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联系,积极探索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劳动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有效规避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脱节或不协调的问题、培养拥有正确劳动观念和过硬劳动技能的时代新人。

2 劳动教育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2.1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担当。通过劳动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劳动岗位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从而更加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这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培养,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大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各种技能和技巧,还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劳动方式和效率。这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职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劳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环境和资源的珍贵,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和节约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环保实践活动和节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和节约习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和领导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而领导能力则是通过大学生在团队中担任领导角色,学会如何分配任务、激励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等,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任务,这需要他们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律精神。而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增强自信心和逆境应对能力,为未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乡村振兴目标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是让大学生深入实践,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汗水,激发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劳动,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技能人才,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3.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掌握各种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可以掌握各种农业生产技能,如种植、养殖、加工等,同时还能学习到各种实用技能,如木工、电工、钳工等,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更多具备先进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乡村振兴。

3.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体验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增强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乡村经济中,需要不断强化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实现乡村的共同发展。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可以了解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增强集体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集体合作的力量,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节约意识

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深入体验到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浪费行为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从而培养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当前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浪费行为,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的珍贵,从而培养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5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人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增强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和挑战,需要经过思考和规划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考虑到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需要做好规划和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己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6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

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创新、创造、发现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和勇气,是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驱动力之一。而劳动教育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农村产业的实践活动,了解农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7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

首先,劳动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乡村经济中,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而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掌握各种实际问题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生产和创造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为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最后,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学生具备了更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劳动教育可以为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 高校劳动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探索

4.1 坚持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领劳动教育

“倘若要助力乡村振兴,劳动教育的内容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事劳动上,而必须针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设计相关教育内容。”通过劳动教育来为乡村振兴助力,改善长期存在于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仅仅需要大学生参与劳动,掌握农事本领,也需要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途径。因此,广大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尤其要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之下乡村振兴过程中劳动的特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就是体力劳动”的认知上,要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突出劳动与生态的良性关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4.2 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大学生能够参与到真正有意义的劳动活动中。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落实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注重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教师应该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4.3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劳动教育管理体制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确保劳动教育的落实和质量。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落实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政府可以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监督和检查,促进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可以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和落实。在建立劳动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提高劳动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管理和教学能力,提高劳动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和落实。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技能
高级技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意识不会死
拼技能,享丰收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