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哲学思维的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建构

2024-01-30 06:31刘路路
求知导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哲学思维小学三年级习作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其关键性不言而喻。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身边事物既充满好奇,又充满困惑,在无形中形成了一定的哲学思维。文章分析了小学三年级习作中哲学思维的体现和哲学思维建构的价值,探讨了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习作;哲学思维

作者简介:刘路路(1992—),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一、二年级的写作被称为看图写话,三到六年级的写作被称为习作,故而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发现学生在习作中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这与哲学“爱智慧”的意义不谋而合。下面笔者将结合W小学三年级B班的教学实践,梳理相关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在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中哲学思维的体现

习作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在设计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内容时要渗透哲学思维。

(一)习作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维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课本的习作要求及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两册教材中共有16篇习作,笔者将其归类如下(表1)。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三年级教材的习作内容很丰富,类型多样,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习作训练。笔者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上册不少习作都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哲学思维的基础;下册习作的主要目标是“大胆想象”,有助于提升学生哲学思维的深度与持久性。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多数是8—9岁,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对语言、事物等进行思考和区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质疑精神。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习作内容的认识充满了哲学方面的思考。这类思考大多源于本能,所以他们在习作中对事物的本质的发问较多,创新性也很强。

(二)习作成果中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

儿童的哲学可以是严肃甚至沉重的思考,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概念游戏[1]。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想象类的习作比较喜爱,且完成的质量较高。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的哲学思维。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通常是直接的、简单的。例如,W小学三年级B班学生在《猜猜他是谁》《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中,描写更多的是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显而易见的特点,这和其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和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观察习惯有关。直接、简单的观察方式,使得他们有时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生Q这样描写同学:“他的性格有一点暴躁,别人一不小心打到他,他立马就打回去,從不吃亏。他为人很好,有些同学题目不会做,他就去帮忙。”这样看似矛盾的描写,其实并不冲突。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在《我来编童话》这一习作中,B班大部分学生喜欢用夸张的手法阐释道理,看似缺乏逻辑,其实充满了趣味与学生的哲学思考。还有一些学生喜欢通过丰富的想象,叙述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例如,在L同学写的《阿七先生和拼图小姐》中,阿七先生不感冒时打喷嚏,感冒时不打喷嚏,最后利用喷嚏将拼图小姐及时送到了“选美大赛”的现场。阿七先生的喷嚏是不合常理的,本来让他很烦恼,但最后却意外地帮助了他人,这体现了相应的哲学思维。与L同学思路相反的S同学,在《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中,描写了长颈鹿变成“短颈鹿”的故事。在该故事中,学生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清晰明确地点明了习作主旨,哲学思维显而易见。

在习作中,B班学生习惯将自己的日常困惑与思考融入其中。例如,C同学在主题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习作中以《有趣的天气》为题,写了自己疑惑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以及找到答案的过程。学生的思考推动着他们对知识的探求。

二、小学三年级习作中哲学思维建构的价值

(一)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

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学生的生活与父母的教育理念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事物的分析等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多变。

以B班为例,全班共44位学生,约45%的学生的作文质量较高,约39%的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剩下的学生习作相对困难。对于习作困难的学生,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较侧重的是字词积累以及阅读兴趣的激发。即使是这样,他们在习作中仍然有哲学思维的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哲学天性,并有意识地融入蕴含哲学思维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自信,而且符合新课标要求,有利于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二)促进思辨性思维的形成

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学生表达自信的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较喜欢思考一些基础的哲学问题,经常会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如宇宙到底有多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这些问题大多是原始而无意识的。如果教师不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么学生这些哲学思考就会逐渐减少。

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在小学三年级习作中建构哲学思维,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是在尊重自然规律,能唤醒学生语言学习的本能。注重哲学思维建构的习作训练不仅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们展现辨析态度与立场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让他们的思考更加具有思辨性。

三、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尊重童性哲学,捕捉思想火花

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真相的探究,看似“高大上”的哲学,其实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2]。小学三年级学生喜欢游戏,他们会自主地根据自己设定或者认可的规则开展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童年生活与他们的习作是相辅相成的,若他们童心缺失,习作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如何尊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童性是至关重要的。从习作教学来说,教师在习作备课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每一个习作主题设计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要结合相应的问题进行追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促进他们的深度思考。教师不忽视学生的问题,不轻视学生思考的能力,重视习作的交际功能,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哲学思维去交流和表达。

(二)结合日常教学,促进理性思考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也不仅仅限于“写”。其强调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者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当然,习作内容最终还是要落实在笔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因此,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以及日常课文教学对于学生习作中哲学思维的表达也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他们在这一阶段会对习作产生很多困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收集学生关于习作内容的疑惑以及思维发展的基点,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哲学思维表达。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编者基于单元主题安排的。所以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习作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单元主题,也有助于学生梳理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另外,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课文或者习作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以及分析能力。

(三)注重语言运用,强化哲学思维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3]。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是需要在适应学生本身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建构的,而不应以晦涩的理论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载体来开展习作课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可用于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哲学思维的趣味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绘本、动画、电影、绘画、游戏等。例如,对于《国宝大熊猫》这一习作,笔者在执教时给学生看了一段《功夫熊猫》的片段,豐富了他们对熊猫的认知,让他们先在口头交流中探讨自己对熊猫的看法,然后再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另外,绘本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哲学思维的良好载体。绘本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重点思考问题的关键。教师让学生结合绘本进行讨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话技巧[4]。

此外,在当下“学习任务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哲学思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师通过有创新性的大概念或者大单元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提升习作教学设计的多样性,而且有助于习作中学生哲学思维的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习作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不仅有助于其习作学习,还能更全面地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展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参考文献]

加雷斯·B.马修斯.哲学与幼童(新版)[M].陈国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达芬奇科学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张丽倩.基于批判性思维建构儿童哲学课程[D].杭州:浙江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小学三年级习作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窥探数学课堂中面积教学的实施策略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