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4-02-15 12:21田俊商艳李燕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思政素养

文/田俊 商艳 李燕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中的纲领性文件,对办学定位、围绕办学目标而开展的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作出明确规定。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融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要调整课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和教育模式,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以“全面”教育为首要目标开展教学,并且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线融入课程教学中。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相结合,在确保理论教学专业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的。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

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高层次方面考虑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育他们,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理解,增强实践性。并从好的课程中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将思政带入课堂。二是从深层次剖析触及本质,引发学生思考,在思索中领悟如何在更大的格局下开展思政学习。三是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以新颖、生动的形式带入教学,使教学思想政治内容常学常新。四是在课堂上多创新,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要素,融入课堂中,实现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统一。五是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温暖,即在教学中有温暖、育人有关怀。六是要有目标,确保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动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吸收,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抓好工作阵地建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以实现高校思政工作阵地的建设。解决好教师“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是坚持四个统一:坚持教学与教育相统一;坚持言传身教相统一;坚持全心全意地提出问题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统一。引导教师用道德立身、用道德学习、用道德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在哪里施加力量,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情感用在谁身上,如何用心去做,以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完善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一是通过完善学习思政理论政策制度和听课制度加强制度引导,把思政教育理论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二是依靠制度使专业课教师担负起思政课程的责任。

创新教育方法。在自我探求中不断突破固有思维,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使其更加契合学生当前阶段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个人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展现专业课程的价值引导和价值渗透的作用。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并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中的纲领性文件。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融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前期的基础。结合院校的教学特质和高校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明确为什么做——精于业,探索如何去做——筑匠心,实践如何做好——素养养成。

抓好顶层设计。一是系领导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重要议程,全系“一盘棋”谋划。二是改良与建设协调进行,抓机制计划。要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联系,在课时、学分、备课、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三是重点关注课程开发。全日制课程教师应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保持互动,形成教育共同体。四是教师和学生应该齐头并进,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培养人才上。育人者自育,以德为引。积极拓宽反馈方式,聆听学生的心声,在反思中前进。学校要积极探求完善课程思政管理、践行及监督评价体系,规划出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有人做实事、用心管、督促查、认真评。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师。同时,也应培养具备初步的科学与技术研究能力及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开展课程比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切实承担起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发挥好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作用,激发调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教案优秀案例等活动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评选思政优秀案例。课堂教学作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基础,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全覆盖性的特点。通过设立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改项目,促进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了一条进入校园“感”素养、课堂教学“知”素养、走入企业“看”素养、实习实训“练”素养、步入职场“亮”素养的有效养成路径,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基本素养。

人才培养路径。供图/田俊

加大校企深度融合。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联合培养,进入岗位进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反哺教学,争取做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来源于实践。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保证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的人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以学校文件、国家质量标准等为指导,需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听取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意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坚持改革。以消灭“水课”、打造“金课”为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思政融入,创新融入。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发挥课程思政功能,挖掘全员、全程和全课程的育人要素,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能切实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