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4-03-11 23:5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脑部脑血管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其病理变化为脑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闭塞,从而造成该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其临床上表现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称为“卒中”或“中风”。轻者经过3~6个月可逐渐恢复,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从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需长期卧床,最终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其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50 岁以上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年龄。脑部血管供应丰富,侧支循环亦较完善,但这些血管从功能上说,仍为终动脉,出现障碍即可引起脑组织坏死。神经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缺血数分钟即可死亡。故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最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的首位。因此,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期“脑血管病”栏目:来自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作者范乐乐等就卒中后疲劳的流行病学、常用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可为卒中后疲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的作者周建国等分析了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的价值,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来自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岳玉雪等探讨了后循环缺血患者头颅CT 血管成像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颅内动脉管壁斑块特征,可为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狭窄及侧支循环提供一定参考;该院的吕运良等的研究则可为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来自巴彦淖尔市医院的王灵芝等探讨了尤瑞克林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来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的田萌等观察了磷脂酰丝氨酸软胶囊辅助血管内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来自黄河中心医院的翟留群等探讨了药学强化干预预防社区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效果。来自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胡洪凭等探讨了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颅内血管栓塞患者介入取栓术中的麻醉效果。来自云浮市中医院的龙晓霞则探讨了综合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效果。来自许昌市中心医院的郑治锦等观察了医疗团队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这些研究可从不同方面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脑部脑血管缺血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压抑食欲使人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