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3-18 13:08黎红梅
学苑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题目情境生活

黎红梅

(福建省泰宁县文昌小学,福建 泰宁 354400)

小学生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直观呈现数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要充分结合课程知识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化、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情境题目缺乏生活性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常存在脱节的情况,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背景和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充分地理解题目的要求,也很难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二)生活情境题目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没有突出设计的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认知水平,在题目的设计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复杂的概念以及复杂的计算,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心理。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也没有针对性地对生活情境类的题目进行优化和创新,最终导致出现了生活情境类题目难度过低或过高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

(三)生活情境题目缺乏导向性

教师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尤其是生活情境类的题目更是多用于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师在进行题目设计时,并没有突出生活情境类题目的导向性,使学生在完成题目时只是锻炼了自身的计算能力,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结果的价值分析,不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生活价值,也很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的培养具有不利的影响。

(四)生活情境题目缺乏差异性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类题目内容比较单一,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数学题目在形式上也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层次化,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五)生活情境题目缺乏探究性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增强学生深入思考和拓展能力的重要性,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计算能力的提高,而并没有采用大量的拓展性和探究性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这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高有一定的阻碍。

(六)生活情境题目缺乏综合性

部分教师的生活情境题目设计只涉及到某个单一概念或内容,缺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联动性,没有考虑到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关联和融合。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缺乏准确的了解,以及对于综合运用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关注不足。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有意义和具体的生活情境作为数学学习的背景,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使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展示数学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最后,利用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案、分析问题的结果,并鼓励学生从问题和错误中学习和改正,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学生给提供充足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例如,开展《认识人民币》教学时,可以利用“去超市买生活用品”的实际的生活情境来为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在购物过程当中所使用的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不同的面值,从而更快地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在一年级上册当中所学过的数字之间的加减法来引导学生利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对不同的金额进行加减运算,增强了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间跟随家长一起去超市进行购物,为家长解决购物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增强题目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教学针对性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性教学的前提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另外,针对性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巩固与延伸。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渗透和积累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练习内容和难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上得到更多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他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题目的应用性设计和实践性设计。根据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层次和难度来选择具体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练习题目。这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过程当中增强学习的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100 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在教授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规则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将题目的设计分为基础型和应用型以及拓展拔高型。题目计算的具体规则方面也可以分为基础和拔高两个层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可以针对性地分配练习题目,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练习题目,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设计应用题和拓展题时,教师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一年级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增强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对于新知识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练习和吸收掌握。逐次递进的题目难度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导向性,奠基学生未来发展

教师要首先带领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以生活实际为导向,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当中的元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回归到生活实际当中。运用多样化的、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当中和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方案融入生活元素,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增强了生活教学的导向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自主学习过程当中自主地观察和探索生活当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来发现生活当中所存在的图形,并列出相关的物品,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生活当中物品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将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得课堂导入的环节能够更加活跃,烘托了课堂氛围,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性,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四)突出教学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学价值

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地分析不同的班级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采用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差异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差异性教学的概念和定义,要正确认识差异性,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重要前提。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生活化教学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背景,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数学活动和题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自信,将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地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

例如,开展《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从而充分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学生智力的提高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包括认识分数的概念、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加强分数的应用。比如,目标1:分数的意义,是将1 进行等分,并表示其中的几份;目标2:认识分数所表示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分数来表示生活当中的具体问题;目标3:能够将分数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查。这三个目标的设定和实施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目标的价值。

(五)注重教学探究性,锻炼学生批判思维

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增强教学的探究性,通过提问的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振奋精神,从而产生积极的探索新知的欲望。批判精神作为创新精神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增强了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这对于数学的发展以及学生今后的探索学习和探究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来为学生提供探究情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此前提下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

例如,在《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可以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彩色的小木棒。在认识数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木棒来拼出不同的数字,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拼出的数字进行提问,比如:10 这个数字是由哪两个数字拼起来的?然后,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这个数字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引导学生互相进行对比和评价,对作品进行检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和空间。

(六)增强教学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注重教学的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教师通过开展探究、讨论、实践等各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大胆的动手实践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开展《圆》教学时,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当中的内容提供问题情境,比如:“你学过哪些相关的关于图形的计算规则和公式呢?”在此基础上,提问:“你能够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吗?”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回顾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开展实践和动手操作的环节,为学生提供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将圆通过剪裁来拼接成自己所学过的图形,通过实践来归纳出圆的计算公式,从而进行猜想的验证。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当中提供适当的指导,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采用创新性教学策略,加强题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的深层思维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题目情境生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护患情境会话
漫生活?阅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