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枫香染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2024-03-22 08:33庭友海
西部皮革 2024年5期
关键词:枫香布依族纹样

庭友海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枫香染是一种传统的印染工艺,惠水布依族枫香染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雅水镇、太阳乡、鸭绒乡等布依族、苗族村寨,以雅水镇播谭村小岩脚最为集中和典型。枫香染的制作手法及成品酷似蜡染,故历史文献中均以蜡染斑布、药斑布、蜡缬等词汇统而概之,而其中便有可能包含着枫香染[1-4]。枫香染是布依族凝固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相比于蜡染,当前学界对枫香染的研究较少,所得成果也多集中于其制作工艺手法、纹饰类型解读等方面,而较少涉及其与民族认同的交织关系。探究枫香染在布依民族中的作用与价值,或可为新时代下枫香染的传承与发展探寻新路径。

1 枫香染的历史渊源

惠水自古便是民族聚居区,境内各族风俗亦异[1]。惠水妇女素善纺绩,如谷蔺苗所织的谷蔺布,每遇场出市,人争购之[2]。与谷蔺布同样受人喜爱的还有枫香染,贵州地方志中便常有狆家多青衣,以青布裹头等记载[2]。惠水枫香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宋代时,西南五姓番(或称七姓番)便与宋王朝保持友好往来,频频向其进贡,所贡方物中就含有枫香染制成的土布。另有布依古歌《摩善壮·温壮》提到宋神宗酷爱该布,便亲自为这种布命名为天染枫香[3]。可见当时惠水各番领主属地的枫香染技艺在宋代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惠水枫香染与汉文化渊源颇深。民国《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4]提到,我国隋唐时期蜡缬的艺术,在汉人中已罕见,而在惠水布依族家庭床上的帐、褥,则大多是用蜡缬染成的花纹。这里所说的蜡缬便是指传统的枫香染技艺。从枫香染的图案上看,一些鸟、鱼形态的夸张、变形酷似楚文化的纹饰造型。如惠水枫香染的凤凰图案,凤颈修长,颈、胸、身体过渡柔和,具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五代时期,南宁州酋长莫彦殊曾率部归附楚王马希范[5],这或是土著文化与楚文化发生了交融,进而在风格上产生了新的变化。恰如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所言,倘若一民族与其他民族发生往来,则该民族会在精神及物质方面与对方产生影响,进而发生文化上的交融[6]。另外,据播谭小岩脚杨氏族谱记载,其祖上乃因明初调北征南时从江南地区随军迁入此地,若所记属实,那么,播谭小岩脚枫香染技艺便可能是形成于明洪武间,是为江南蓝印花布与当地枫香染融合之后的产物,成为文化融合的标本。也就是说,枫香染在惠水布依族地区至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传承与变化的相互交织中,逐渐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

2 制作过程与特征

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从枫香染的制作过程中,可领略到布依民族的智慧。绘制于土布上的图案与纹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情感的象征与表达。

2.1 枫香染的制作过程

吴泽霖、陈国钧等学者在他们所编写的《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中,对枫香染制作的过程有过简单描述:先将蜡在火中熔后,便在白布上绘成各种花纹,再经一染,在日光下晒干,括去所绘的蜡,便成精致悦目的栲花,永远不会退色[4]。《惠水布依族枫香染》一书对其具体过程有了更细致的描述[7]。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将之概括为采集枫香、制作染料、染色过程、脱脂与晾晒四个部分,各阶段情况大致如下:

采集枫香。取枫香油的方法类似于割橡胶,用刀斧在红色木制的枫香树上砍出口子,枫香油便会流出,待用容器收集,并将渣滓过滤后,取水牛油与枫香油等比例混合调配,便制得绘画所需之防染材料。这种防染材料具有柔软度高、附着力强、受热易融化等优点。

制作染料。人们一向采用沉淀法来提取蓝靛。首先,将收割到的蓝叶泡入装有适量冷水的大缸或桶中,两日一翻,约一周后蓝叶中的色素便可溶于水。其次,捞出多余蓝叶,再向缸内加入一定比例石灰,待其溶于水后,用竹竿均匀搅动一至两个小时完成加氧打靛,水色就会由青绿变成天蓝,越来越深。经此操作,隔夜后的蓝靛水会沉淀成为靛泥,舀去面上的水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植物蓝靛染料靛青。干靛加水稀释后便可使用。

染色过程。布依枫香染在染色前,需先将调制成的防染材料加热融化成黏稠状,枫香染手艺人再用毛笔蘸取其在布料上绘制各种枫香图案,封画好后,再将之晾干。之后,将贮存好的干靛加水稀释,再将画好的布料慢慢浸入蓝靛染缸内反复浸染。无封蜡的布面因蓝靛色素分子与织品纤维自然结合而不断变蓝,有封蜡的图案部分因不与染料直接接触而留下原有的空白色。

脱脂与晾晒。染色完成后,要将布料浸入装有沸水的锅里脱脂。沸水加入一定量的含有碱性的青杠木灰,便可脱掉黏附在布上的油脂,显示出青底蓝、白的图案。脱脂后用清水漂洗、捶打漂洗物以缩短漂洗时间,再行晾干、碾平,由此就可得到所需的枫香染制品,整个枫香染的制作过程便宣告完成。

2.2 枫香染的特征

在生活中,枫香染制品因耐用、实惠而常被人们运用到背扇、衣裙、床帐中,如图1 所示。枫香染的基本色调以青色、蓝色和白色为主,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颜料皆从自然环境中提取。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又赋予了这些颜色新的含义。在布依族的古老传说中,传说洪水滔天之时,布依先民只剩下一对身穿青布长衫和长裙的童男童女,后来他俩结婚,繁衍子孙,才有了今天的布依民族。因而,青色的底子不仅被赋予了生命复苏、万物生机勃勃的象征意义,同时皆具纪念祖先的特殊意义。蓝色与白色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及心理上的空间感,为民族聚居区的众多布依族、苗族、汉族同胞所认同。因此,枫香染色彩的定式是民族的共同体,不带有私人性,而是将个性化融合于民族共性之中。

图1 花蝶纹枫香染背扇

枫香染上的图案精美绝伦,其丰富的装饰纹样样式以特有的含蓄、谐音、符号和转喻等手法,很好地表现了布依族的生活情趣及社会文化[7]。按装饰纹样的题材来分,惠水枫香染可归为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及其他纹样四大类[8]。布依族人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枫香染图案创作中时常伴有大自然的元素。典型的有如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等。这些纹样通常与其他图案、符号搭配出现,它们除了反映出布依族人的信仰,还显示了布依族这个农耕民族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动物纹样中以鱼、凤凰、蝴蝶、喜鹊等为主要意象。鱼在布依族社会中,除了作为食物,还具有祭祀作用。文献记载仲家在办丧时,主人惟啖鱼虾,故祭亦必用之[9]。因此,在图案中常见到鱼及其各类衍生形象,或同其风俗习惯具有一定关联性。凤凰、蝴蝶、喜鹊等在汉文化中都是祥瑞、美好的象征,受汉文化影响,枫香染同样创造出了凤喜牡丹、喜上梅(眉)梢等图案。植物纹样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石榴、刺梨花等。其它纹样中,有卍(万)字纹、回纹、如意头、网状纹、鱼子纹、团花等。这些纹饰不再只作单一的纹饰欣赏,而是通过谐音或隐喻等方式,向人们传达出大富大贵、多子多福、事事如意等美好寓意。

枫香印染的纹样设计,取材于布依族喜闻乐见的自然物象,多由身边的鲜活素材组合而成。精美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等手法抒发人们心底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这些题材既是民族的,也是中国传统纹样的经典。在惠水布依族枫香染制品中,其民族身份在青、蓝、白的色调与图形组合中显现出来。因而其承载的实用性、文化性、艺术性等特征不但是民族的,也是一种包容性文化的表现。

3 枫香染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集体记忆由群体之中的每一分子共同构建,并且传承下去[10]。布依枫香染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在其传承过程中,个体通过回溯群体共享的历史,塑造集体记忆的庄重感,强化了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可以说,枫香染与民族认同具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承的载体。枫香染不仅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工艺,更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枫香染,布依族人传递着他们的历史、信仰、习俗和审美观念。每一幅染出的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民族认同的标志。枫香染是布依族独特性和连续性的体现。通过枫香染,布依族人不仅强调他们与其他民族的差异,同时也强化了内部成员之间的共同点和凝聚力。对于许多布依族人来说,枫香染已经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是他们向外界展示自己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情感纽带。枫香染在布依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与祖先、与历史、与文化连接的重要纽带。

(4)社会价值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枫香染作为布依族传统工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通过枫香染,布依族人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智慧和审美观念。这对于保护和弘扬布依族文化,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枫香染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和双向的关系。枫香染不仅是布依族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受益于民族认同的支持和推动。这种关系在当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同时也鼓励各族积极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

4 枫香染的传承与发展

同国内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枫香染在传承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与困境。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击。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文化突破原有空间限制,本土文化便面临着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其次,传统工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为保留原汁原味,枫香染在制作过程中需纯手工进行,不仅在效率上得不到有效保证,其微薄的收入也不足以支持足够多的人群全身心投入该项技艺中。最后,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的兴趣缺失。该项技术的严格要求及繁复的操作,常使年轻人浅尝辄止。

鉴于现实情况,为加强枫香染的保护与传承,拟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与重视。

(2)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更多传承人。

(3)创新发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拓展市场与应用领域。

(4)加强政府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推动传统工艺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表现的不仅是传承人个人的美感,而应当是这个民族认同的文化精华。只有人们对枫香染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理解,才能在深刻理解、继承与吸收之上进行发展创新。

5 结语

无论是惠水布依族枫香印染图案,还是中国传统的图案样式,其历史古老而久远,是与实际生活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的产物。布依族人没有自己族群里通行的古文字,传统的枫香染图案从某种程度上就代替了文字,发挥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功能,使枫香染原始纹样具有了历史的认知价值。作为联系布依族群体生存的依据和经验,布依族枫香染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始终融入了这个民族群体的生命意识,尽管这种生命意识是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完成的。保护和传承枫香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情感。

猜你喜欢
枫香布依族纹样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枫香染
枫香园四季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枫香人工幼林生长过程分析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