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仿螺钿织锦工艺在马面裙中的应用

2024-03-22 08:33刘亚芳刘淑丽
西部皮革 2024年5期
关键词:马面螺钿织锦

刘亚芳,刘淑丽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历史中,中国丝绸曾引领世界时尚数千年,织锦作为丝绸艺术中的精品,其织造工艺最为复杂、最有特色;织锦产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向世界,传递的不仅是独特的花色与结构,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与熠熠生辉的东方文明。稷山嵌螺钿漆器和众多锦类织造工艺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当代织锦工艺织造出类似螺钿效果的面料,运用到马面裙中,为近几年很火的汉服单品马面裙增加了选择性,同时传递出更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 织锦工艺

1.1 传统织锦

《释名·采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1]。据考古资料证实,先秦时期出现的织锦面料花纹颜色陆离斑驳,在技艺方面日臻成熟。在汉代时期,便设有供宫廷使用的织室、锦署。汉代时期也是中国织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大秦等国家[2]。

传统织锦是丝绸织物众多种类中的珍宝,织造工艺最为复杂、最有特色。其原料以丝绸为主,成分有100%丝绸,也有以丝绸为主,加入彩色人造丝、金银丝、甚至棉等非丝绸纤维交织的织锦[3]。

传统织锦的骨干代表品种以四大名锦为例,如表1 所示。

表1 四大名锦特色

1.2 现代织锦

应时代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织锦,在保持传统织锦主要特征基础之上,释放织造工人的双手,采用数字化技术装备,通过三原色和黑、白共五种颜色的丝线进行多重复合交织,呈现出成百上千的色彩和组织结构。现代织锦相对于传统织锦有着更加细致的格调、变幻神奇的视感及鱼龙百变的表现手法等优点[4-5]。

2 螺钿装饰工艺及在织物中的应用

2.1 螺钿装饰工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奇之一螺钿装饰工艺,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将无脊椎动物的体壳打磨成极薄的单片,在上面雕刻出迥别的纹样造型再将其镶嵌于器物的表面,多为漆器或木器。螺钿器物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在唐朝时期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宋代时期螺钿器物变得泛常,并逐渐引领当时的时尚潮流,厚薄螺钿工艺并存,此时厚螺钿工艺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自成一格。在元明时期,螺钿工艺使用的原材料品种更为繁华美丽,加工更精益求精,手法上日渐丰富,使得成品效果光彩陆离,令人留恋不舍,余味无穷[6]。

2.2 螺钿审美特征

螺钿镶嵌漆器中的螺片令人印象深刻,螺钿片的五光十色、余霞成绮,具有迷人的光泽,绚丽多彩的颜色在漆器的衬托下更加繁丽,引人瞩目。传统的螺钿装饰工艺的原材料螺贝的区分标准是通过其厚度和色泽度。零点五至二毫米之间厚度的厚螺钿又称为硬螺钿,色彩变化不是很凸显,多为白色、牙黄色,整体典雅简约。在零点五毫米之内厚度的薄螺钿又被称为软螺钿,有红、黄、蓝、绿等色调,极具光泽感,薄螺钿的特点除了色泽很耀眼,它还具有半透明性,根据这个特性,在制作螺钿漆器使艺人可以选择性进行垫色处理,从而使作品的色彩更加盈满,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耀眼的光泽,光彩溢目[7]。在螺钿作品中,作品各部分画面根据图案结构的特点采用不同色泽、明艳度的螺钿片进行镶嵌处理,红绿色调的螺片珠辉玉映,整体呈现出的画面更加光艳、炫目,图案愈加五彩缤纷、活灵活现[8]。

2.3 螺钿织工艺

螺钿织工艺,是日本京都北边靠海京丹后地区的一种布料工艺,由贝壳与丝线结合而成非常特殊的织品。制作螺钿织的流程是将贝壳的厚度先打磨至零点一至零点二毫米,再将螺钿织布料的图案设计绘制在和纸上,按照设计的图案在和纸上进行张贴,最后用机器操作把贴有螺钿薄片的和纸切成细丝状,裁成纱线的和纸用来当作布料的纬纱织入面料,整个工艺流程极其细致并且具有华丽的光泽感,吸引很多设计师的关注,多次将此工艺与时尚界的各类产品设计进行结合[9]。在2019 年春夏巴黎高定大秀中,郭培便是将螺钿织这种细致的工艺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用多彩斑斓的色泽表现东方文化的魅力,令人赞叹不已。

图1 郭培2019 年春夏巴黎高定大秀(图片来源:服装设计师杂志微信公众号)

图2 暗纹仿妆花织金螺钿马面裙(图片来自汉服店铺:风林间)

图3 繁花似锦仿螺钿织金仿妆花马面裙(图片来自汉服店铺:若兰兮)

图4 织金仿螺钿马面裙(图片来自汉服店铺:若兰兮)

3 马面裙中的“仿螺钿”新工艺

螺钿马面裙的工艺属于仿螺钿织锦工艺,运用当代织锦机器进行纺织,用织物主要模仿传统螺钿漆器上螺钿装饰的色彩。

3.1 仿螺钿织锦工艺审美特征

“仿螺钿”工艺是以当下汉服市场流行的仿织金、仿织银和仿妆花的工艺仿造螺钿呈现出的幻彩效果对面料进行加工,此工艺在深色面料上的效果尤为凸显,特别是黑色,被称作“五彩斑斓的黑”。通过梳理分析市面上仿螺钿马面裙与传统螺钿镶嵌漆器可以看出,仿螺钿马面裙是以提取螺钿的色彩为主,通过高饱和度的螺钿色彩或彩色的纱线,根据设计图的配色进行纺织产生出的织物,来达到螺钿随着光的照射呈现不同色彩的效果。四时小记汉服店铺2023 年新款,将明代螺钿黑漆嵌入葵形盘作为灵感来源进行复原二次创作,把文物中的人物替换成两只小鹿和一只兔子。

3.2 仿螺钿织锦工艺应用

仿妆花类型的螺钿效果是采用多种饱和度高且符合螺钿色彩效果的纱线与金、银线结合进行织造。幻彩类型的螺钿效果多采用彩色的金线或彩色的银线进行织造,织造出的图案随面料摆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整个效果如同在阳光照射下的贝壳,五彩斑斓。

通过当代织锦工艺呈现出螺钿效果的马面裙,根据纺织技法可以分为仿妆花和幻彩类型。仿妆花类型一是用与常规不同的纱线和不同规格的彩光镀铬纤维,用特殊的组织结构,配合改装过的机器,呈现出几乎接近与螺钿的效果,层次感明显,色彩鲜明且闪耀,手感柔顺,纱线颜色和数量规格比普通织法要多,对机器的苛刻程度,面料柔软度解决起来是一大难点,开发周期和成本比较高。风林间原创汉服便是用的这种工艺。仿妆花类型二是通过常规的提花面料组织方法配合常规机器,通过更换纱线和更换镀铬纤维来实现,使用的是常规提花织法,对机器要求不高,背面不需要剪花,会受制于纱线颜色的数量和规格,因为颜色多尤其是镀铬纤维,会使面料僵硬如同纸板。具体实物如若兰兮原创汉服。除此,若兰兮原创汉服的幻彩螺钿马面裙所用的织法七八年前就已经有,在基础的织法上面减少纱线的颜色数量用彩色单一的镀铬纤维,只是早几年螺钿风没有火起来,最近出来曾热度,这种织法的优点就是便宜。

4 结语

螺钿工艺和织锦工艺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两者结合孕育出的仿螺钿织锦面料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仿螺钿织锦工艺在马面裙的映衬下更加美丽,而马面裙又在仿螺钿织锦面料的加持下增添了独一无二的中华特色,彰显出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碰撞下的魅力。当代织锦仿螺钿工艺的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广度还不够,对仿螺钿织锦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有助于构建东方审美体系,重塑多元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记忆、增强民族认同、增加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马面螺钿织锦
马面裙,“褶”真有意思
何为马面裙
瑶族织锦
农牧交错地带视角下史前马面研究
螺钿镶嵌工艺概述
分析漆器中的螺钿镶嵌
蒲美合作品选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
不懂松手求生的马面猴
织锦古韵(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