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开放促发展,专制集权致落后

2024-03-28 05:58赵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军机处本课史料

赵雪

摘 要:教学立意,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作为统领整节课内容和精神的中心所在,教学立意落对历史教学十分重要,宏观上可视为历史教学取向或主旨的再现,在承载历史内涵与价值的同时,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客观上,可以使教师引导不同梯度的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教学立意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意图及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与构思,对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立意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1.048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学立意是确定教学目标、评估教学功效的中心环节。以历史核心素养下为导向教学立意,既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历史史实,探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又可通过对历史及社会问题的客观评价,形成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以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和落实教学立意。

一、聚焦新《课标》,明确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核心,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想明确教学立意,则必须先立足于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方面强调教学的开展须立足于历史核心素养,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凸显“育人”色彩。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属于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的第20课。新《课标》针对相关内容规定如下:“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會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教材第三单元导语提出:“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史为鉴,借古知今。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一味闭关只会导致落后,落后便会挨打。当前,中国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国之路。由此,笔者将“民主开放促发展,专制集权致落后”确定为这一课的教学立意。

二、基于核心素养,落实教学立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认识到民主与开放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发展,专制集权必然导致落后。经过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4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国家的开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繁荣。但是学生因还未学习相关世界史,教师如何让学生以全球史观的角度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既需要在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鲜活的情境开展教学,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落实教学立意。学生已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八股取士”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为本课“文化专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中,学生也已学习了明朝的君主专制,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本课清朝的君主专制,而怎样解释“军机处的设立、文化专制措施极端强化了君主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则成为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课基于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来落实教学立意。五大核心素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各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1.通过军机处图片、相关史料,分析掌握军机处的作用、特点和影响,认识到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在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清朝历代皇帝在位期间文字狱数量统计图表、“庄廷龙修《明史》案”及“胡中藻案”相关史料,分析文字狱的特征并认识文化专制的目的及危害。(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能通过《清代地契》《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相关史料,认识到在君主专制统治“闭关锁国”政策下,官场军队腐败,贫富分化严重,加之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知道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够从中西同时代对比中认识到中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唤醒对国家命运的惋惜,点燃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三、把握教学立意,开展有效教学

历史教学立意的明确,使得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以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展开。同时通过多种史料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历史教学立意,便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逻辑。

在导入环节,本课采用复习导入方式,由提问并梳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进程史料着手,衔接新旧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宋朝采用分割相权等措施来加强君主权力,再到明朝通过废丞相使皇权空前加强。教师提出问题,清朝的皇权集中到了什么程度,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新课学习,为后续的教学环节埋下伏笔。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梳理本课的教学主线,把握教学立意,开展有效教学。

1.君主的至高无上

该子目下,教师将机构名称、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三个方面作为基本元素,从清朝初期、康熙和雍正三个时期进行梳理,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朝中枢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的演变历程。

教师选用一幅军机处的照片与史料描述:“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引导学生观察军机处内部环境布局,引发学生关于军机处的疑问。同时,教师将军机处的史料描述加以呈现,并引导学生能够自行解释概括出军机处的特点:机构简单且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外人不得入内、保密性强等。

教师通过对各个中枢权力机构的职责范围展开介绍,带领学生认识到,清朝的中枢机构的作用逐渐由限制皇权转为强化皇权,而设立军机处的最大影响就是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使得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也解答了导入时教师提出的疑问:清朝时期皇权的影响达到了顶峰。

2.囚笼的思想禁锢。

在该子目中,教师出示清朝前期文字狱统计表(见图1)及两份文字狱史料。以柱状统计图的形式鲜明地列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文字狱数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字狱规模、次数逐渐扩大。同时,教师出示“庄廷龙修《明史》案”及“胡中藻案”相关史料:“庄廷龙使用明朝年号,保留明朝将领抗清事迹,导致被剖棺戮尸株连200余人;胡中藻的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导致被腰斩株族,祸及师友。”学生通过观察清朝文字狱统计表以及史料,自主学习梳理文字狱的目的、时期和影响,与同桌合作学习概括出文字狱的特点:规模大、次数多、冤和残酷。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继续追加问题:请回顾所学知识,思考秦、汉、明、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上而采取的措施分别有哪些?通过与教师共同探讨以及表格展示,学生明确不论是哪个朝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所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而这种在文化领域的措施往往具有故步自封性。通过系列史料实证,教师启发学生对清朝历代皇帝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严厉打压等方面的措施进行思考,并由此开始认识到“专制集权导致落后”。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阅读史料:“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嘉庆元年,国库存银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仅有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放最多时的1/6。”“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都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然达到8000多人。”展示课本中的《清代地契》图和《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引导学生阅读104页的“相关史事”,感知清朝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处境。学生在合作探究后概括矛盾尖锐的表现,从官场腐败、军队腐败、财政危机、社会危机四个角度出发,明白在专制集权日渐封闭的环境下隐含着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百弊丛生往往导致国家的衰落。

3.国策的自我封闭

这里使用“国策的自我封闭”一题,直指该子目主题核心:专制下的“闭关锁国”政策。明朝前期采取的对外政策是开放友好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清政府统治中后期,君主专制极端强化,政治保守遏制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四伏。横向来看,同时代的欧洲各国迅猛发展,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西方各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教师出示清朝的男耕女织图片与西方工业革命下的纺纱机器图片,通过将清朝的社会生产模式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下的大工厂生产模式进行对比,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一目的恰恰隐含着教学立意“民主开放促发展,专制集权致落后”。

教师继续提问:此时,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请同学自主学习了解顺治、康熙、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期间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对三则史料进行分析:“《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清高宗圣训》: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学生得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面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且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清朝的统治。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得出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根本原因。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在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的同时,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清朝統治者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及生产技术,使得中国逐渐落后,由一个经济与文化繁荣鼎盛的中国转变为被其他国家视为停滞、僵化、衰落的专制帝国。教师由明朝前期的开放、清朝的封闭自守、西方的工业革命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

最后,教师设置开放性讨论:你认为“闭关锁国”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唐、宋、明、清对外交往的政策变化,请学生谈谈这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并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凸显本课教学立意。教师要启发学生做到以史为鉴,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产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总之,笔者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聚焦新《课标》、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提炼教学立意。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立意为骨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会继续关注“教学立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从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菊华《统编教材译介类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立意》,《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期。

[2] 李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混合式研修实施策略——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真情课堂教学立意转变”主题研修为例》,《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3] 张萍《创新教学立意 走向学科融通——思政教师进行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新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25期。

[4] 郑桂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之名与实辨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2期。

[5] 于冬梅《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构型及师范生认同度的研究》,《教育导刊》2023年第1期。

[6] 高月芹《“双减”视角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年。

[7] 杜翠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技巧创新思考》,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现代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2年。

猜你喜欢
军机处本课史料
乾隆朝满大学士入值军机群体探析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史料二则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COURT CONFIDENTIAL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军机处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