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4-15 20:42滕文艳
学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思政时代

滕文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应重视思政课,做好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发挥其育人价值,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熏染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而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环境和选择与以往大有不同。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及时地进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使其展现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具有更加积极、深刻的育人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形式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是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等为支持,也称“数字化新媒体”[1]。因此,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也是数字化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改革,通常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载体,这也使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网络课堂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下,以网络媒体为载体,衍生了慕课、雨课堂、云班课等网络课堂形式,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创造了“第二课堂”,使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实时共享。

第二,自媒体辅助学习形式。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同样有助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媒体与学生碎片化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文、抖音视频等渗透思政课程教学,让浏览自媒体不再是单一的消磨时间。

第三,以高校为主体的直播课程。网络课堂多以“录播课”支持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师生之间缺少实时互动,直播课由此被特别关注。高校可以在新媒体时代下,自主建设线上直播教学平台,为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直播课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优势

首先,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均有延伸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空间的作用,有利于打破传统思政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持续性,解决学生“缺课”“落课”的问题。

其次,在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展开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可以不再将教学局限在传统形式的课堂中,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等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课程教学途径,推进形式更加丰富的思政课程教学,为学生增加思政课程学习的新鲜感。

最后,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的存在,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来源,有助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内容改革,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思政课程学习资料,对开阔学生眼界有一定帮助,还有益于高校思政课程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共享,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社会层面的思政教育。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挑战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具有一些优势,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遇向来与挑战并存,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形式的多变,也对其教学改革造成了挑战。

首先,在高校思政课程角度上,挑战表现在契合难度方面。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其本质为育人,从个人品德到社会道德、家国情怀,整合了无数具有人文性的知识内容,意在通过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这要求教师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整合感性素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内容,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在新媒体角度上,挑战表现在环境要求方面。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以网络课堂、自媒体、直播教学平台为基本形式,因此对新媒体教学环境有相对较高的要求[2]。一方面,学校应完善物质环境建设,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建成直播教学平台,让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有新媒体可依。另一方面,技术环境也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以便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大限度地通过专业技术优势,让改革水到渠成。

最后,在教师角度上,挑战表现在专业要求方面。前文已有所提及,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性。基于新媒体时代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等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为教师教研、实践等带来了一些压力。不过,只要教师坚持在教研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就能不断在专业层面取得成长,从而更游刃有余地应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三大形式为基础,辩证地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优势与挑战,根据目前多数高校的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以解决问题为思路,以实践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展开进一步研究。

(一)系统把握新媒体,完善资源配置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在环境要求方面的挑战,直接决定了完善资源配置的重要性,高校应聚焦新媒体时代,紧扣思政课程改革对环境的要求,为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充足资源,完善环境建设[3]。举例来说,高校应积极搭建直播教学平台,或者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或者发挥本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力量,赋予直播教学平台实用性,满足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远程直播”需要。在直播教学平台上,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如课件、作业、微课、思维导图等,让直播教学平台信息容量不断增加,在更多维度上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高校也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视频号,并将其交给思政课程教师合作运营。这样,教师便可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视角下,轮流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推送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基于自媒体的思政学习。

此外,校内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也十分重要。虽然在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但不能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完全依赖新媒体,传统课堂依然需要受到关注。那么,如何使传统课堂在新媒体时代下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现代化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高校可以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力度,购置和安装多媒体、希沃白板等,完善传统课堂的现代化教学资源配置,更有效地保障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融合效果。

(二)正确认识新媒体,提高教师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以专业的态度看待新媒体与改革,应以专业的素养为学生服务,这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新媒体,加强具有专业性的自我学习和培养。教师可以坚持“两步走”战略,先以新媒体为专业学习对象,再将专业学习重点转移到教学改革层面,而在不同步骤的专业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差异化的方法。比如,在新媒体方面,教师可重点关注其构成与内涵,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力求全面地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特征与教学影响,把握新媒体的主要构成和深层内涵,建立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新媒体领域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对新媒体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新媒体实践活动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学会正确运用新媒体,掌握新媒体技能。之后,在教学改革层面,教师可在高校范围内,与更多思政课教师进行合作教研,集中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趋势和重点,依据思政课程教学特征,分析与其高度契合的新媒体教学方法,不断将更多具有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化为己用。教师就此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三)全面融合新媒体,优化混合教学

随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展开,“新媒体+”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方式[4]。而根据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特点,“新媒体+”不仅集中在理论教学层面,还与实践密不可分。

1.“新媒体+高校思政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方面,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讲课方式的变化为主。比如,教师可改变以传统课堂为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程理论教学方式,借助慕课、雨课堂、云班课等网络课堂展开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在专业视角下,以学生学情为依据,在网络课堂精选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资源,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目标要求。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发布自主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录播课视频,在视频中自主学习思政课程理论内容,如:“开放自我,积极交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等。学生按要求在网络课堂展开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后台数据监控其自主学习情况,然后在必要时私聊学生,使其及时调控学习状态,确保网络课堂上的思政课程理论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2.“新媒体+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可一边带领学生走进新媒体时代,一边使其践行思政课程知识,实现“知行合一”,运用课程内容打造更健康的新媒体社会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设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新媒体手段,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号召更多社会合法公民加入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队伍。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宣布活动计划,提高活动“知名度”,同时提醒学生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实践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跟踪记录学生实践过程,并且鼓励学生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自主记录实践活动,为之后的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参考。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实践活动视频上传到自媒体平台,展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成果,增进实践活动的文化宣传功能。

(四)广泛运用新媒体,创新传统课堂

无论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高校思政课程传统课堂都不能被取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教师还应思考新媒体在传统课堂的渗透问题,广泛运用新媒体手段和资源,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1.改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元素的渗透,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积极改善课堂环境,让学生进入课堂后,不再像之前一般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且具有更高一级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课堂、自媒体等新媒体形式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思路,在课堂加入更多音像元素,让学生走进“有声”的课堂,在“声形并茂”的环境中展开学习。学生在各种声音与图像中提高思政课程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动积极性,促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更加促进其自我提升。

2.改进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渗透新媒体,改进高校思政课程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创新导学、授课、总结等环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下载一些知名博主评价社会问题的优质文章或视频,以其为传统课堂导学资源,然后在新课导入阶段,合理运用自媒体资源。由于博主具有一定知名度,很多学生可能在之前浏览网络时,已经了解相关信息,由此迁移之前的“读博文”“刷视频”感受,回想“评论区”其他人的观点,对相关思政事件进行更全面的思考和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再比如,在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将慕课、雨课堂等网络课堂资源挪用在传统课堂中,创新“微课”教学形式。

(五)充分立足新媒体,拓展教学资源

新媒体时代不仅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形式层面的变化,而且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改革其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充分立足新媒体,拓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在“社会热点新闻”等话题中,收集教学案例资源,为传统课堂教学、直播教学等提供更加丰富的案例,促进学生案例分析。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上述自媒体,收集更多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拓展教材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厚植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增进其家国情怀。

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举足轻重。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有优势,也有困难和问题。高校与思政课程教师应辩证、客观地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和需求,准确把握三大课程教学改革形式,以完善资源配置为前提,在提高教师素养的基础上,全面融合新媒体优化混合教学,广泛运用新媒体创新传统课堂,充分立足新媒体拓展教学资源,在“新”与“旧”的碰撞中,系统化地改革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课程教学,全面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焕然一新,成效斐然。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思政时代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