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在摸索中前行
——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姜英敏教授

2024-04-18 07:55刘洁
留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素养教育教师

文_刘洁

194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第一届大会上正式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时至今日,已过去近80 年。但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对于中小学师生而言仍是一个似熟悉而陌生的事物。虽然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就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近十余年更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展开了从地方到学校的系列实践,但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模式也处在摸索之中。

为什么要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究竟应该关注哪些内容?面对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破局?……一线教育工作者存在着种种困惑。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在国际理解教育领域有着20 余年深入研究经验的姜英敏教授。

国际理解教育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

《留学》: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自2010 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多个文件中强调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探索与实践也陆续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展开。在您看来,当下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姜英敏: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国家层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势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年轻一代,成为必要且紧迫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去思考“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考虑“如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而强调国际理解教育,能够有效提升青年一代的国际理解素养,对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意义重大。

二是地方层面。从长期来看,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不会改变。那么,各个地方都将面临以下问题:如何对外开放?怎么在与世界的连接中进一步发展自身?培养出的人如何与世界沟通?怎么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世界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等。国际理解教育,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三是个人层面。当下,出国学习或在国外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跨境移动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人都面临着跨文化的困境。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全球视野的拓展,未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舞台,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素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生、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年轻一代。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理解教育对个人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留学》:我国关注并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已有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姜英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该院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担任日本理解教育学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韩国国际理解教育学会会刊海外编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外聘专家等。多年从事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日本、韩国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姜英敏:目前,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莫衷一是,而我国政府的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指引。21 世纪之前,我国有两项政策理念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一个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方针,另一个是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们均强调教育要对外开放,这成为各地尝试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依据。但我国正式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还是在2010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自那以后,我国开始在不同的政策文本中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到现在,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理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十六章明确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政策文本可知,该时期我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位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环”,宗旨是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个阶段: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颁布,“国际理解”成为“责任担当”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其中,对“国际理解”的解释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由此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国际理解素养强调的是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核心素养框架视为政策文本,实际上并不严谨。但它确实深刻影响到我们后期的课程改革,所以我们可以暂且将其纳入其中。在此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个阶段:参与全球治理。2019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这两项政策发布后,中国开始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道路。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期望是:培养能够“制定国际规则”“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人才,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问题”和“误解”是不可避免的

《留学》: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已有不少区域和学校就此展开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您看来,制约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姜英敏:我认为,我国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面临四大难题—

其一,目前我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学界对国际理解教育没能进行持续、深入的讨论,在概念、理论体系等方面一直存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时,普遍感到非常困惑。

其二,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应试的指挥棒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一线教育,中小学校仍在追求升学率,老师们的教学压力非常大。为此,很多学校将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视为额外的负担,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其三,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本身对国际理解教育没有深入的研究,而目前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又特别复杂,老师们缺乏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教育方法,只能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其四,是各地区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差异特别大。东部沿海地区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已有深入的探索,如模拟联合国、国际合作课程或海外研学等,对这些地方的学校和学生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而西北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师生甚少出国,相关知识、信息也相对匮乏。回应不同地区的需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留学》:在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常演变为“国际了解教育”或“国际误解教育”。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就教育内容而言,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姜英敏:我认为这一现象与目前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在我看来,只要老师们开始进行实践,不管是“了解教育”还是“误解教育”,都比不做要好。毕竟,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在探索的过程中,误解具有不可避免性,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反思,进而纠偏。

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保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该如何设定。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包含五方面的内容:一是跨文化理解,这是国际理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二是全球性议题,如对环境、食品安全、移民及难民等全球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三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比较困难的部分,许多教师无法区分爱国主义教育前提下的“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与国际理解教育前提下的“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之间的区别。四是全球责任问题,如应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合作、国际公约的制定与遵守等。五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如民主、自由、平等等,这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

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

《留学》:在北师大的教职之外,您还兼任日本理解教育学会国际委员会委员、韩国国际理解教育学会会刊海外编委,想必对这两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情况亦有深入了解。在您看来,中、日、韩三国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有哪些异同?日、韩两国的实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

姜英敏:日本和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解教育合作学校,参与主体主要为非政府机构和中小学,教育实践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理念。发展至20 世纪90年代,两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变革,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多种教育理念分化、并存的特征。而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回应国际组织理念”“应对经济全球化”等多种复杂任务。近年来,教育部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方向。

就日、韩两国的实践对我国的启发而言,我认为:首先,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辨析概念、分析不同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为基础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其次,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为中小学提供方向性指引;最后,提升中小学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及课程开发能力。

《留学》:的确,教师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桥梁。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效果,与教师自身素养密切相关。那么,在您看来,国际理解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姜英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国际理解素养,包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价值有清醒的认识、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有全球责任意识等。

具体来说,我认为教师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课程设计的能力。前面我们讲过,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可依据的课程框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自己设计课程。二是研究能力。国际理解教育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这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探究能力。三是评价能力。国际理解教育指向学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转变,这种非知识性的评价,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总的来说,教师只有不断刷新并迭代自己的国际理解素养,才能应对现在的学生和未来的趋势。

猜你喜欢
素养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