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办学,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2024-04-18 07:55刘洁设计张光伟
留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留学视野活动

辑_刘洁 设计_张光伟

全球化时代,对青年一代全球视野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就中国而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之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知悉全球动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包容、尊重的心态面对不同的文化,造就负责任的国家公民和全球公民,是教育无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那么,具体到中小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本期《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了几位中小学管理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主持人:明中会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副校长

议题一:接轨世界,构建全球化课程体系

谷晏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小学党总支书记

谷晏: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小学创建于1988 年。建校三十余年来,学校始终遵循“启发、交往、和谐”的办学理念,践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的办学思想,秉承“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阳光心态、文化品位、艺术气质、创新实践”的未来公民。其中,“予香”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标识,近年来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一是自我成长,自带芬芳;二是相互给予,团队互助;三是心怀大爱,馨香社会。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价值“尊重、理解、宽容、和平、共生”一致。我们期待:在予香文化中浸润的玫瑰教师兼具诗心和匠心,在予香校园中成长的玫瑰学子正直、善良、互相理解和尊重,共同为和平的世界而努力。

目标引领:明确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

2020 年,学校成为汉阳区国际理解教育实验校,再次明确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玫瑰学子为育人目标,并成立了国际理解教育中心,由学校党总支牵头,与学生成长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教育教学部门一起,协同推进、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工作。

学校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确定了党员教育、干部培养、教师研修三位一体的特色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予香教师,修一半诗心,铸一半匠心”。同时,对照“四有”教师标准,选树“最美教师”“印象教师”“予香教师”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校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

课程创生:开发实施多类课程

如何将“国际视野”与“予香文化”相融合?如何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校本化表达?学校以“无边界课程”承载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方式、方向,打破课堂边界、打破地理边界、打破线上线下边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方面,开设基础型课程,依托《国家地理》教材,引入外教师资,全方位提升学生保护环境、观察社会、了解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设置拓展型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学校“玫瑰新六艺”无边界校本课程(礼润德行、乐陶艺美、射育灵动、御兼智趣、书蕴经典、数创益智)相融合。以“礼润德行”课程为例,在原有课程文本“中华文明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节俗赋能启发”为开发方向,增设了“国际礼仪”系列课程,包括国际用餐礼仪、出行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此外,学校还开发了世界节日课程。同时,作为武汉市特色京剧学校,通过“人工智能”课程和创客直通车活动,将特色国粹文化传播出去。

张利宁: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发展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神兴小学教育集团立足教学现场,研发了“I 课程体系”,形成了“I雅”“I 智”“I 体”“I 美”“I 行”五大 课 程群,以此落实五育目标。其中,“I”既有“我”的意思,也是学校核心理念“爱”的谐音。

“I 雅”课程群。“I 雅”课程群围绕道法、班队课核心课程和I 红领巾多元德育课程开展。我们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活动为核心,整合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会贯通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了I 红领巾六大德育课程:红色课程单元、生活课程单元、活动课程单元、实践课程单元、融合课程单元和特色课程单元。

“I 智”课程群。“I 智”课程群主要包含数学、语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五门核心课程和I 阅读、I 表达等多元课程。其中,I阅读课程基于2022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任务而建构,紧扣学段目标选择课外阅读书目,每月1 本必读书目、2—3 本选读书目及2—3 首必背古诗词。

“I 体”课程群。“I 体”课程群主要包含体育这一核心课程和I 运动、I 健康等多元课程。以体育课程为例,团队教师先后三次开展体育课程校本化探索,如今,“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已扎实落到集团的每一节常态体育课中,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推向高潮。

“I 美”课程群。“I 美”课程群坚持以美育人,以美术、音乐两大核心学科为主体,融合学校艺术类多元课程。在课程实践中,我们意识到,美术、音乐学科不易通过终结性评价来促进教学全过程,于是,艺术团队的教师们进行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三阶评价探索。其中,音乐学科采用“三阶音乐会”的形式来进行评价,分别为班级音乐会、年级音乐会和校级音乐会;美术学科则以三阶美术展览为评价方式,分别为个人作品集、班级美术墙和校级作品展。随着艺术课程三阶评价的持续开展,一颗颗热爱艺术的种子深深扎进孩子们的心里。

张利宁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I 行”课程群。“I 行”课程群以劳动、综合实践两个核心学科为主体,融合学校爱劳动等多元实践课程。集团各校区都开辟了专门的劳动场域,如绿洲校区的“一米药园”、雅清校区的“清青小院”及槐南校区的“植此青绿园”,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增长技能。学生们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观察植物生长,丰富了生命体验。其中,绿洲校区的“小药农日记”项目被确立为石家庄市劳动教育“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

议题二:拓展视野,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

张律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党支部副书记

张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视野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公民意识。

国际交流,筑梦世界

海外研学。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出国(境)文化交流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世界之窗”社会实践。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异域风情,感知文化差异,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世界眼光。例如,2019 年7 月,我校师生远赴新加坡开展“牡丹贤少年 放眼看世界”研学实践活动,实地感受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秀丽风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跨文化交流。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者交流互动,借此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

多元活动,开阔视野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年级确立一个主题,如一年级的“Animals I like”、二年级的“Super me!”、三年级的“Amazing insects”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与经验,拓宽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国际主题活动。学校组织各种国际主题活动,如文化节、美食节、语言日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如在语言日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外语描述奇妙的植物生命演变过程,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国际竞赛和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国际竞赛和活动,如国际艺术节、国际体育赛事、国际科学竞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展示才华、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2021 年5 月,我校学生参加第37 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合唱曲目《小康,你如约而至》获团体一等奖。

跨学科项目。我们组织跨学科学生项目,将国际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来理解和思考国际问题,从而培养其全球视野和跨学科思考能力。例如,我们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跨国研究主题,如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制作研究报告的过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此之外,我校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全球各地的教育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育视频、讲座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内容,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以此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责任感。

章时杰杭州市竞舟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章时杰:杭州市竞舟小学于1999 年建成开学,是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连锁化办学过程中开办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坚持“以开放凝合力,以交流拓视野”,通过整体架构教育国际化的课程和活动,形成了开放、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文化生态场。在办学实践中,学校致力于“国际生态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生态教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

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积极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以狠抓教学“六认真”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师资水平为基础,以推进教科研为抓手,切实提高学生和教师外语应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积极为师生创设使用英语的环境:“竞舟好声音”,展示学生英语才艺;英语作品展示,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学校环境布置,营造校园双语氛围;多样实践活动,强化语言交流使用。

基于生态教育,培育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竞舟学子。一是完善生态课程建设,夯实国际理解教育。其中,基础性课程凸显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拓展性课程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导向,自编生态校本教材,并开设生态探究、环保创意、空竹、武术等社团。二是丰富校园生态活动,深化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定期举行生态科技节、环保小课题研究等活动,组织师生与“决心号”南海科考船的各国科学家视频对话,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保旗飘世界”活动……融合国际元素,不断深化国际理解教育。三是开展国际生态交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目前,学校已有47 位教师、200 多位学生出国游学,充分感受发达国家的生态教育。同时,学校连续多年参加世界青少年环境基金会组织的“环球自然日”活动和香港保良局的生态主题比赛。全球视野下的生态教育,赋予国际理解教育更深、更广的内涵和价值。

深化师生国际交流,推进互融互通。一是出国游学,融入学校课程,有目标和要求,如小学英国访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二是接待交流,友好学校的学生来校访学,进入自然班级与住家孩子共同学习生活,参与学校活动。三是参与国际活动(生态教育为主),如2008 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2019 年承办全球世界环境日活动等。四是参加国际培训(公出和学校委派)。

传统文化国际推广,展示文化魅力。学校通过海外孔子学堂、派遣教师赴海外进行教学交流等途径,积极进行汉语言国际化推广。此外,近年来,学校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空竹、武术、戏曲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

猜你喜欢
留学视野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居· 视野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