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声乐教育中高雅气质与内涵的培养

2024-04-21 14:17雍亚丽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职业学校培养

【摘 要】气质与内涵是个人综合素养的显现,高素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以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社会。职业学校担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随着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基于“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职业学校必须要在声乐教育中融入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实力与素质。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学校声乐教育中培养高雅气质与内涵的意义,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声乐教育;气质与内涵;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65—0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教育的根本目标要求,随着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获得了社会更多关注与重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中,素质教育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社会亟需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的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助力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推进。在此阶段,职业学校声乐教育必须要重新审视新环境下声乐教育工作,除了让学生能够专业地演唱歌曲,还要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与内涵,通过全方位的教育,确保其综合素养在教育阶段不断提升,获得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的关键能力并受益终生,对后学者有所教益。

一、职业学校声乐教育中培养高雅气质与内涵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

声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是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声乐教育是培养表演者以自然人的声音组合来塑造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塑造不仅与表演者的发音有关,还与表演者的个人气质与内涵相关,离不开表演者的从内到外的全方位的演绎。因此,在声乐教育阶段,职业学校讲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纳入进来,能够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形象气质利用声音塑造美好的音乐形象,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内在修养,让他们塑造的声音更富有感染力、穿透力和个人魅力,有利于他们获得关键的专业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更能够在未来工作中产生有益的职业影响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歌唱审美观,塑造完整的人格

高雅的气质与内涵是表演者的个人气质元素,是声乐表演最有说服力的外在表现,能够给人创造舒适、平和、优雅的审美氛围。声乐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德育和美育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演绎歌曲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因此,将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有机地融合进声乐教育中,有利于职业学校实行德育、美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意识和审美观,以高雅的审美的眼光感受歌曲、表达歌曲、传播美学感受,从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

(三)有利于教師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阶段,注重高雅的气质与内涵培养,能够丰富声乐教育的内容。声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在通过声乐练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领悟之外,要有意向地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个人素养是学好声乐的重要手段,将高雅气质与内涵融合进来,有利于新时期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训练,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声乐教育,促进声乐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二、气质与内涵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心理特点不同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存在两种心理取向。拥有积极心理取向的学生对声乐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也能够正视声乐教育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而消极心理取向的学生对声乐学习积极性不高,本身文化基础和专业较弱,对未来职业规划也不清晰。这为通过声乐教育涵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与内涵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会产生许多困难。

(二)对气质与内涵培养重视度不足

职业学校声乐教育中,某些教师往往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会在课堂上讲解许多表达歌曲的方法,对气质与内涵培养不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声音形象表达的情感培养,并且在素质培养方面教师忽略了多种渠道的有机统一。这不利于学生运用歌曲表达出个人真挚的情感与理解,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独特的个人气质形象。

(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心理也在变化,新鲜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而,当前某些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依然采用集体讲授、练声的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育需求,削弱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声乐教育提升气质与内涵的教学效果不佳。此外,由于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足,在校学生在舞台表演中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够,导致学生缺乏舞台经验,不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

三、声乐教育中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在课程教育中融合气质与内涵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拉大,职业学校声乐教育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为学生创造实用的声乐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既注重学生声乐知识理论学习和技巧训练,也要响应市场对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强并兼具个人思想的人才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地展开专业课程教育。

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中,教师应该转变课程观念,在声乐教育中融合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自然而然地将其纳入专业课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高雅的艺术情操,促进学生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养人才。

(二)整合气质与内涵培养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与内涵的主渠道,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与整合气质与内涵培养的资源与方法,丰富专业课程内容,使专业课程设置实现最优化,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教育中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所以,职业学校应该注重调整课程设计,将德育与美育纳入课程规划中来,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实现专业课教育的适应性和社会性。

例如,声乐教育教师在声乐理论课程、技巧课程和艺术表现课程之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增加文化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维,广泛涉猎相关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美学知识等,丰富自己的内涵。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巧用信息化技术,引领学生利用多样化的信息化平台正确地获取声乐教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多学习其他的知识,利用有价值的资源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如声乐表演相关的行为习惯、肢体礼仪、声音审美等,达到丰富个人思想内涵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手段的变革,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职业学校要积极地创造性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乐教育,尤其是可以将信息化教育平台应用到高雅气质与内涵的培养中,创新这方面的教学模式,促使声乐教学与高雅气质和内涵培养融合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设计“线上—线下—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巧用微课打造立体的声乐教育模式,贯通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效果空间,为涵养学生的气质与内涵创造新途径。

例如:在《红河谷》声乐教学中,教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先制作《红河谷》微课视频,将这首歌曲的重点与难点形象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前分析歌曲的力度与节拍等特征,分析其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自己摸索演绎歌曲的方式方法,并进行有感情地练唱。在课中,教师就可以预留出大量的时间将学生分组唱词、唱谱,进行背唱练习,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风格、情感等,互相交流表达出歌曲优美而伤感的情绪的方法,并让学生登上讲台表演。在课后,教师再一次在信息化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了解《红河谷》这首歌曲的语言所表达的历史故事,了解红河谷人民艰苦创立家园的经历,以及展望美好生活的殷切心情。

这样既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内涵。因此,新时期,为了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与内涵,教师有必要采用多元的手段引导学生挖掘歌曲语言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强化学生将所获取的知识与个人阅历、情感糅合起来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历史、文化等修养,从而在表達歌曲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美感,形成个人独特的魅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空间

实践活动能够检验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度和实用性,职业学校的声乐教育是为社会培养较专业的声乐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具备适用社会发展的职业竞争力。所以,职业学校应该注意在校生培养与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人才匹配,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实习与实训活动,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无差别就业”,提高职业学校服务社会建设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融入实践教学设计,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比赛的形式互相交流,通过日常专业课教育锻炼学生的能力,互相欣赏和点评彼此在仪态、表情、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力,逐渐打磨出符合个人气质的声乐演绎风格。同时,学习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机会,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实际表演掌握和了解自身在声乐演唱、心理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真正领会高雅的气质与内涵对歌曲演绎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增强气质锻炼与内涵培养的意识,并积极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训练。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有目的地总结个人高雅气质与内涵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其强大的职业影响力,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调整的主观能动性。

(五)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纳入气质与内涵

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心理、认知、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把握本班学生的学习欲望,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多元化的动态评价。特别是在气质与内涵培养方面,教师的评价方式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原则,对学生的声乐基础、兴趣点、未来职业规划等进行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培养出独特的高雅气质与内涵,为自己的声乐职业生涯和歌唱审美做准备。因此,教师要完善声乐教育评价机制,将个人气质与内涵培养纳入评价体系,采用氛围良好、轻松愉快的自评、他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来督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总结高雅的气质与内涵是学生对歌唱审美艺术的表达基础,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声乐教育要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深思其重要性,采用行之有效地手段实现高雅气质与内涵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让学生真正成长为让后学者受益的、有思想、有内涵的高素质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引引.新时期职业院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J].卷宗,2019(19).

[2]王成.浅谈微课在职业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5).

[3]吉鹏飞.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

作者简介:雍亚丽(1972—),女,汉族,甘肃临洮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职业学校培养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