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不孕症

2024-04-26 16:08李静仪荣荣梁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5期
关键词:胞宫肝气肝郁

李静,仪荣荣,梁冰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2)

不孕症是指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未孕1年以上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而又1年以上未再受孕者,前者称“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继发性不孕症”[1]。不孕症属于中医“断绪”“无子”“绝嗣”“全不产”等范畴,中医治疗不孕症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女性的生殖功能虽然以肾为主,但与其他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关系密切,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从肝论治不孕症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2]。

1 从肝郁论治不孕症的理论基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阴阳为气的两种基本属性。气为阴阳之载体,气聚则人形,气散则人亡,形与气为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实质上,物质世界是气机运动的世界,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脏腑、经络、腠理等均为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若阴平阳秘,则人形可聚;若气机失调,阴阳失衡,散而不聚,则为不孕。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无法推动血液运行,使气血不调,精血无法充盈胞宫,致胞胎失养,难以摄精成孕[3]。肝主藏血,女子以血为本,肝血乃女子经血之源。肝血充盈,营养全身,下注冲任两脉,则经水来潮,经调则子孕。此外,肝体阴而用阳,肝血为阴,肝气为阳,阴平阳秘则气血充盈,冲任调和则自然受孕,若肝血亏虚,则肝失柔润,致木郁不伸,气机失调,发为不孕[4-5]。

从肝郁论治不孕症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刘兴远教授认为,女性之病多从气得之,主张从肝论治不孕症[6]。战丽彬教授指出,治疗不孕症应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重视疏肝柔肝[7]。李木森名老中医认为,若肝气不疏,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于濡养,则无法正常受孕[8]。杨洪伟等[9]研究发现情志不畅是女子不孕的重要因素,情志因素可通过大脑皮质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泌功能,从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所以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不仅要补肾,还要调肝。张赏等[10]认为肝气郁结,致肝之疏泄功能失调,冲任受损,胞宫无法摄精成孕,采用舒郁助孕煎治疗不孕症,可使肝郁得解,肝气得疏,气血条达,冲任得养,胞宫得以孕育。可见,肝郁与不孕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2 疏肝法治疗不孕症的理法思维

若肝之疏泄功能失司,可致女子经水不调,久之难以受孕,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情绪急躁、经行乳房胀痛、小腹胀满、口干、口苦、脉弦,治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主,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目的。若气郁甚者,宜采用芳香开窍之品,如麝香、藿香等,借芳香走窜之性,畅气开郁,但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应当慎用芳香浓郁之品。此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导致木郁不达,久则化火,临床治疗应以理气为主,酌配具有甘柔濡养和辛散调畅作用的药物,达到疏肝解郁、清热润燥的目的。肝郁则气机逆乱,气滞则血瘀。《医宗金鉴》云:“因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瘀血阻滞胞宫胞脉,渐成癥瘕积聚,影响冲任、天癸的功能,阻碍两精相搏,导致无法摄精成孕[11]。因此,当女性正值排卵期或者月经将至,可适当增加活血药物,以改善子宫内环境,为胞宫灌注新鲜血液,促使受精卵顺利着床[12]。《济生集》云:“怒伤肝血……定无生育。”女性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与肝血充盈密切相关。若肝之藏血功能失司,气血无以化生,冲任脉虚,则难以受孕,治宜养血调肝、调畅气机[13]。《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肝郁克制脾土,致脾气虚弱,痰湿化生,阻滞胞宫,无法成孕,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化痰[14]。若肝郁血亏,子盗母气,累及肾精,精血两伤,天癸失源,则无法成孕,治宜滋肝益肾、调经理血[15]。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31岁,2022年5月6日初诊。主诉:停经2个月,未避孕未孕3年。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45~80 d,经期4~7 d,月经量少,偶有痛经,有血块。刻诊:面色苍白,胸部憋闷,伴心悸、乏力,纳眠可,大便溏,舌淡红有瘀斑,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妇科彩超示:子宫内膜厚0.64 cm,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卵泡刺激素2.4 mIU/mL,黄体生成素3.61 mIU/mL,雌二醇42 pg/mL,孕酮0.22 ng/mL,催乳素14.92 ng/mL,睾酮0.28 ng/mL。西医诊断:不孕症。中医诊断:全不产,肝郁脾虚、气血两虚证。治则:疏肝健脾,益气养血。处方: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6 g,升麻6 g,当归10 g,白芍12 g,茯苓15 g,白术12 g,醋香附15 g,郁金10 g,山药20 g,黄芪15 g,丹参10 g,桂枝6 g,吴茱萸3 g,炙甘草6 g。12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患者调畅情志,清淡饮食。

2022年6月12日二诊:患者诉上述症状均明显改善,末次月经时间为5月22日,月经量较前增多,血块较前减少。妇科彩超示:子宫内膜厚0.76 cm,左侧卵巢大小约1.7 cm×1.6 cm×1.2 cm,左侧卵巢内可见大小约18.8 mm×15.6 mm 的卵泡,右侧卵巢大小约1.6 cm×1.5 cm×1.4 cm。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处方:在初诊方基础上加菟丝子15 g,淫羊藿15 g,去桂枝、吴茱萸。12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患者调畅情志,适时同房,清淡饮食。后续电话随访,患者已孕,胎安。

按语:本案患者因“停经2个月,未避孕未孕3年”就诊,患者曾多次与丈夫因子嗣问题争吵,情志不畅,肝气不疏,郁结于胸,故出现胸部憋闷;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故出现经有血块、舌有瘀斑;肝郁乘脾,脾虚湿蕴,故出现乏力、便溏;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面色苍白、乏力为气血两虚之象。因此,治疗应以疏肝健脾、益气养血为原则,方选逍遥散加减。方中当归补血活血;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疏肝理气、养血柔肝;山药、茯苓、白术、升麻、黄芪、甘草益气健脾,使脾运有权,气血得源;丹参活血化瘀;桂枝、吴茱萸温经止痛。诸药合用,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运乃复,气血并顾,木土同治。二诊时,患者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继服初诊方以巩固疗效,使邪祛不复,正气乃固,且估算患者处于排卵期,故去桂枝、吴茱萸,加菟丝子、淫羊藿温补肾阳、促进排卵,并嘱患者适时同房,忌食生冷、辛辣之物,保持心情愉悦,调畅情志,内外并行则孕育乃成,胎儿自固。

4 小结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情志不畅之人逐渐增多。“百病皆生于气”,若气机失调,阴阳失衡,则难以受孕。肝郁可形成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可产生化火、血虚等诸多兼证,亦可累及脾、肾,故从肝论治不孕症,治以疏肝解郁为主,并辅以清热、化痰、化瘀、养血等,可标本兼治,使气机平衡,阴阳调和,自可孕也。此外,临床治疗不孕症,应避免滥用补益药物,以防益气助火而影响受精卵着床。

猜你喜欢
胞宫肝气肝郁
胞宫源流考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春季养肝食何“味”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胞宫源流浅考
关于月经病气血辨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