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红苕

1981-12-29 03:52胡开先
祝您健康 1981年5期
关键词:红薯福建维生素

胡开先

红薯,四川叫红苕,北京叫白薯,山东叫地瓜,福建、浙江叫番薯或金薯,河南、陕西叫红薯,台湾叫甘薯,江苏、天津则多称山芋。

红薯祖籍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1492年左右)才逐渐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始由东南亚传入广东、福建等地。据知,最早引种来我国的是广东人陈益,他于1580年将其引之东莞;其次是林怀兰医生由越南引入种子广东电白县,至今电白县霞洞乡还有“番薯林公庙”。但功绩最大的当属福建长乐县人陈振龙。他于1593年到菲律宾经商,看到当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决意引种回国。当时西班牙占领者严禁薯种出国,陈氏用重金向私人购买了几尺薯藤,悄悄缠绕在航船的绳缆上,躲过了关卡检查,历七天航程才偷运成功。后在其子陈经伦及福建巡检金学曾的支持下试种推广。多亏红薯显奇功,使福建人民比较容易地度过了1594年的特大旱荒,陈氏父子的功绩,深得后人敬仰。郭沫若为纪念他们的贡献,在1963年专门写过一阕《满江红》词,题为:“纪念红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

明末著名农学家徐光启认为红薯有“十三胜”,极力倡导种植红薯。但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0),清政府始明令全国大面积推广。目前我国二十多个省区都有种植,已成为世界上产薯最多的国家。

不过往昔红薯常被视作非穷不吃的下品食物,或竟看作是低廉的饲料,其实,这可是“历史的误会”哩!

根据研究,红薯是种粮菜兼用、老少咸宜,且是营养最平衡的食品之一。按照营养学分析,它每百克的可食部分,约可产生热量127仟卡;含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糖29克;钙18毫克;磷20克;铁0.4毫克,胡罗卜素1.31毫克;维生素B10.12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维生素C30毫克……看来,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是比较齐全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面粉所缺的胡罗h索和维生素C,米中所缺的铁、钙、胡罗卜素及维生素C,红薯中都比较丰富,这在蔬菜较少的冬春,红薯作为多种营养索的补给来源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一些科学家力主“多加食用”。有的还认为红薯叶也是一种值得提倡食用的深绿色叶菜。

资料表明,红薯中所含食物性纤维的总量约达百分之七、八,这些纤维不能为消化道消化吸收,排出时可吸附大量水分,有促进排泄、预防便秘的效果。而且能够降低血糖、预防结肠癌。

红薯另一可贵之处是,它为碱度较高的保健食品。我们知道,人体的内环境所以能保持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血液能保持酸碱度的平衡。日常动物性食品除牛奶外,大多为酸性;米、面、豌豆、玉米等电呈酸性反应。可红薯却可作为“生理碱性食品”,用来调整米面肉类的“生理酸性”,减轻人体代谢的负担。其办法就是让米、面和红薯配合混食。

近来,美国墨西哥大学史华滋教授认为,红薯内还含有某些类似女性荷尔蒙的物质,所以常吃红薯可以增加女性体内少量荷尔蒙,并对皮肤有益。

此外,《本草纲目》认为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金薯传习录》则说它可治“痢疾下血、湿热黄疸、遗精浊淋、血虚经乱、小儿疳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红薯中的糖分主要是麦芽糖和葡萄糖,所以“味果甘平”。若贮存若干天数再吃,麦芽糖含量增多,甜味隽永,不少人喜欢细嚼品尝,算作一种“口福”。不过,“好吃莫过饱”。由于红薯中含有氧化酶和粗纤维,可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使人腹胀,打嗝,加以能刺激胃酸分泌,还可出现“烧心”、反酸;糖分过多会在肠腔滞留发酵,也会令人腹中不适,这些都告诉我们;不可贪食!

饮食和疲

如果你早饭吃得很少,或者干脆不吃,恐怕不到中午早就感到疲劳了,这是血糖下降的结果。血糖是人体和大脑赖以工作的能源,因此早餐不能忽视。国外有人主张早上吃含糖低而蛋白商的食物,以保证向身体源源不断地提供血糖。另外,用不断吃零食的办法也不能代替一顿好的早餐,相反,它反而会使情绪很快低落下来。总之,早餐吃好、吃饱,是保证精力旺盛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红薯福建维生素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那个梦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