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为大局服务

2001-09-13 10:24赵志军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4期
关键词:科教兴国党务素质教育

赵志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她正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更加宏伟的目标将中国带进21世纪。8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8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条重要的党建原则,这就是: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着眼大局,确保中心。高校党的建设同样要坚持这个原则。

我们必须看到,高校党的建设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负有庄严的领导责任。高校的一切使命能否完成,党委关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纪念党的生日,最重要的是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的要求及部署,从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明确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高校党的建设一定要着跟和服务大局的思想,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加强党的建设,担负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

一、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来部署。对此,高校党委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等切实措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党委必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师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促进智力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民族凝聚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而这些工作正是党组织和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党组织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党委要切实加强党风建设,教育广大党员以身作则,优化自身形象,发挥表率作用,努力改善教风,抵制封建迷信,创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努力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二、着眼现代化建设大局,切实加强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直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领导

高校党的建设要着眼大局,大局就是现代化建设。高校党委要讲政治,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按照这一要求,我们不仅要完成育人任务,而且要直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是高校讲政治、顾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高校优势、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战略选择,更是深化高校改革、促进高校发展的根本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几乎涵盖了党和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全部要求。因此,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扣这个主题,使之成为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着眼点,成为衡量党建成效的重要尺度。当前,在这项工作中各校差距较大,根本的差距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要从落实党的战略部署,履行高校的法律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韵原则出发,从时代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把党的建设的着眼点落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上来,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贡献。在具体工作中,党组织要善于同行政一道密切配合,发挥指导和带动作用。要特别强调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校制宜,找准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和切人口,选准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佳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使高校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对高校党组织的考核、评估,对党务干部的评价,都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重要内容。

三、加大措施力度,建设一支离素质的党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队伍

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党建为大局服务的前提。党的建设,很重要的是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目前,有的高校已经出现了党务干部难选的倾向。这是我们的政策和工作不力造成的。如果我们党务干部的自身形象好、德才兼备,加之相关政策保障有力,能够充分体现党务干部的价值,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就会出现好的局面。只要学校党委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精心挑选,严格培养,长期教育,就能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同时,要有相应的政策,尊重和认可党务干部的劳动,创造必要的工作和学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学习提高,为后来者树立样板。高校要像选拔、培养学术骨干一样,花大力气选拔、培养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条件。当前的形势十分复杂,信息传递非常便捷,各种思想意识相互激荡,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不断渗入到大学校园。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对于人才培养和学校的稳定至关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是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当然,教师的业务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高校党组织以德治教,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教师,使之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导力量。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

四、按厢“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关键。经过“三讲”教育,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虽然普遍得到了加强,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书记、校长应该成为“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高校领导干部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开拓创新,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等方面,不能说都已经“达标”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任务十分突出,而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高标准,认真组织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严格考核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健全相应激励机制,增强领导干部自学、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尽快使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上来,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此外,还要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干部素质。要结合高校特点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制度,完善和强化高校党委工作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五、抓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为党造就一大批可靠接班人

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集中之地,把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党赋予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使命。从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战略性、根本性、长远性意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同我们党进行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在方式、途径、手段和投入的力量上无所不用其极。高校青年知识分子是他们争夺的重点。然而,目前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显得有些乏力。在相当一些人的头脑中,争夺接班人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把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对立起来;把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看成是“左”的表现,致使高校党建中的功利色彩、庸俗化倾向较为严重,发展新党员的理想信念关把得不准不严。这一状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并切实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为此,要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加强对青年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引导和指导,发挥高校党校的阵地作用,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从而使高校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基地,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长春130022)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党务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