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1-09-13 10:24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4期
关键词:课件计算机情境

孟 琦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会引起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但目前教育领域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从中找到理论上有待正确理解、实践中正确应用的方法。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价值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以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看到、听到,并可动手操作,再将各自学习的体会通过讨论表达出来,其知识获取和保持的程度将远远优于传统的以听为主的教学。

2.交互性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投入型学习

多媒体计算机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交互性。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情况设定学习起点、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并可向计算机寻求帮助,同时计算机给予及时指导、评价。这种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的机会,灵活丰富的信息呈现方式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着学生进入投入型学习,可使学生采取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

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令性化教学

传境的线性、严格序列式的课程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超文本技术能够很好地建立起网络式系统性的课程,学生可自主地沿着自己选择的路线进行知识韵获取,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倍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信息量。

4.仿真技术与问题情境结合为学生创谩良好的学习环境

仿真技术具有情境真实、参与性强、即时反馈、可多次重复等特点,可进行多种在现实条件下无法或难于操作的事件,如时间周期极长的、实验危险性大的、设备材料价格昂贵的实验内容。尤其是仿真技术与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思想相结合,将为“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新的模式。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偏重提高媒体技术水平,投入产出比低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它高技术附加值的教学配套设备,以及网络设施呈现出种类众多、更新迅速的态势,许多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铺设网线,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但却没有很好地处理使用方法及效率问题,因而学生素质并不见明显提高。这种硬件硬、软件软的状况应该逐步加以解决。

2.交互性差,学生参与机会少

目前,很多MCAI的教学课件仍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主,为学生提供的参与空间少且不灵活,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如一些问题解决类、程序性知识类的教学,也仅是以演示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认识大多停留于表层,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课件设计中媒体选择取向错误

目前教学课件的设计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媒体层次越高越好,趋向于采用大量动画、视频、音频。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媒体选择应以最简洁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为原则,媒体设计应首先关注重点教学信息的呈现、教学顺序的安排符合认识规律,然后才是其他必需的点缀。过多且场合不适宜的动画、视频、音频,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杂乱、重点不突出、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4.课件重复设计且缺乏合作

当前课件设计仍然是“各自为政”,各学校(包括大专院校)多数是自行设计开发,造成了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交流,缺少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合作,课件水平长期没有大的提高。

三、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1.唯媒体技术论的思想误区

很多人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希望于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配置大量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却忽视了教学思想的更新和现代化。要改变这种思想误区,应从理论上加强宜传指导,澄清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2.传统线性的教学过程阻碍了交互性的体现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线性的、封闭的,学生只能沿着教师事先设置的教学过程,沿着既定的思维发展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在解答问题时,教师掌握着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千方百计“猜”出教师“心中”的答案,才能被评定为正确。科学证实人的神经网络是充满混沌的,人类的思维是非线性的、网络式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过程是确定性中内禀随机性、对初始条件有极其敏感性的混沌系统。将MCAI的技术应用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与学的交互。只有转变教学思想,寻求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MCAI的交互优势。

3.坚持人机互补的原则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应用上确实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并不童味着它可以取代教师的教学职能。第一,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可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但它却是没有情感的,因而无法与复杂的人类情感进行交流;第二,多媒体计算机无法实现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其软件中可提取的信息是事先固定的,无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管理和组织;第三,多媒体计算机可呈现的虚报情境毕竟不是真实情境,鼠标操作不能取代动手实验。计算机的不足恰是可以体现教师活动的优越性的方面,教师与计算机之间存在优势互补。一句话,要把计算机擅长的事交给计算机做,把教师擅长的事交给教师做。

4.促进MCAI设计队伍的合作

MGAI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而其设计队伍也应是各方面人才的集体,包括教育专家(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指导)、计算机工程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教师和学生的代表(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意见)、MCAI评价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理沦、设计、应用、评价、再反馈到理论的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同时,MCAI设计团体间应开展合作,对于开发后的教学产品,合作开发的单位也可联名申请知识产权。

作者系哈尔滨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哈尔滨150080)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课件计算机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