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宗教观念与理想教育

2001-09-13 10:24张存库陈一军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1年4期
关键词:信仰观念理想

张存库 陈一军

据调查,现在高校信教的学生至少超过全部学生的1/5,高校悄然出现了一股信仰宗教的现象,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社会根源和大学生自身情况分析其宗教观念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宗教观念对大学生影响的意见。

一、大学生宗教观念形成的原因探析

大学生宗教观念的形成与社会上“宗教热”现象有着密切联系。据1997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介绍,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个,宗教院校74所。社会上宗教影响的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深刻影响,这是大学生宗教观念形成的社会根源。当然,大学生注重宗教还有其特殊原因。

1.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很敏锐,好奇心强。学生聚集的时候较多,热门思潮流传较快,宗教作为当前一种“热门思潮”不可能不在大学生中流传。

2.大学生崇尚理性,爱独立思考,接触课堂教育以外的各种思想多。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充满神秘的色彩,往往会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

3.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片面性。宗教大多教人弃恶从善,提倡“诚实”、“善良”、“尊重他人”、“互助互爱”、“不偷盗、不淫邪、不贪财、不妄语”、“谦逊”、“宽恕”等等思想。有的同学未能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特别是面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状况,把希望寄托在宗教的救世作用上,误认为社会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应以宗教信念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4.大学生思想观念存在信仰真空,心灵无所依归。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以其“天堂理想”的美好形象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感到找到了心灵归宿和精神寄托,于是在思想观念上信服和皈依宗教,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将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5.大学生对就业前途产生恐慌,寻求精神安宁。毕业不等于就业,就业意味着要走向深不可测的市场。有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未卜,从内心讲有一种畏惧感、恐慌感,企图走进宗教寻求精神安宁。

6.个别大学生由于自卑、孤独而产生了对宗教的崇拜。他们通过宗教来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思,以寻求安慰和解脱;通过参加一些宗教活动,寻求伙伴,缓解孤独感。

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消除宗教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要不要信仰宗教,最终是由历史赋予他们的重大责任所决定的。高校是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场所,而不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这决定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一个宗教信仰者。大学生应该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教育,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是宗教信仰。面对宗教对大学生的严重影响,只有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消赊和减少宗教观念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必须遵循需要性原则。第一,进行理想教育必须弄清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水平,引导他们将低层次的需要向高层次的需要升华。因为需要的水平没有提高和转化,理想说教也必然会落空。比如,一些同学只看到个人的需要,不注意对周围同学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影响别人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一种团体意识,进而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逐步升华为一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起共产义理想。第二,进行理想教育,必须重视个人需要。倘若无视个人需要或轻视个人的需要,一味强调个人服从社会,那么理想教育的要求很难为受教育者个人所接受,也最终违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2.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校园里出现宗教信仰的现象说明,在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势在必行,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够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江泽民在199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因此,有了坚定的理论基础,就能够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宗教或其它个人主义思想的危害性,从而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要改变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或者短浅的理想,还必须与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过程结合起来。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观念,不可能自动地内化为个人的意志,而是要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被建构、接受、认同和内化。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才能够直接认识到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于个体的需要和要求,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人际交往活动,也可以得到别人对自己理想的评价,并与别人的理想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吸收别人进步的方面和正确的评价,充实自己的理想。对于宗教信仰问题,也要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他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使自己的信仰得到升华。对于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不允许信仰宗教的。对于确实由于民族传统或宗教习惯而信仰宗教的个别同学,也应该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和保护他们的选择自由。但是也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必须把这些同学的宗教活动限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引导他们积极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来。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安710048)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信仰观念理想
信仰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漫画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