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的教学实践

2002-04-27 08:33徐承楠
人民教育 2002年12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培养能力思维能力

徐承楠

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无论是作为社会的个体还是群体,无不如此。所以历来教育都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目的。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到21世纪初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養”,都反映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对“能力本位”的教学目的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轨迹。作为青年物理教师的曹宝龙老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是值得称道的。

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个概念虽然有交叉,但它们还是属于能力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性的相结合会构成一幅美妙的能力发展图景。

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与人的一定括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依附于活动过程。因此,对有培养能力指向的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和实施,成为能否达到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的关键。曹宝龙老师深请此道,用科学研究中思维过程之美,激发科学思维的兴趣,形成运用科学方法的心向;运用贴近实际的材料,制造解决实际问题的话动背景,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安排训练步骤,引导能力的提高,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效法。

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应仅仅是培养能力的实践者,还应是培养能力的研究者,曹宝龙老师在这方面也作了努力。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培养能力思维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